1982年美中簽署八一七公報之際,蔣經國想盡辦法,促成美國雷根總統對他做出政治承諾,減少該公報對台灣安全帶來更大傷害。美國最近公布早已無秘密的文件,這項政治操弄,不僅不會穩定兩岸局勢,反而可能助長民進黨大膽走獨,更加添台海危機的不確定因素。
台灣從1970年代的紡織品輸美自我設定限額以來,就不斷受到美國經貿霸權的壓力,現在強迫台灣開放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更是霸權的表現。瘦肉精由於會對人體產生傷害,許多國家都不允許使用,民進黨政府開放美豬進口,美國馬上公開歷史文件,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免引人好奇,也許這就是衛福部長陳時中說的「換到一個國際地位」。
民進黨想以開放豬肉進口,交換美國對台安全做具體表態,但是美中有三個聯合公報、有一中原則,對台灣僅有《台灣關係法》,它雖提及美國對台灣安全有義務,但雙方並無軍事同盟關係,原本就是憑藉台美之間的政治模糊,讓北京有所忌憚,如今美中關係不睦,台灣也跟著對大陸挑釁,美國如此明白地挺台,本來保有的迴旋空間可能就此不見了。
美公布文件操弄台海情勢
公布外交文件,同時也可以操作挺台,明確表明華府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這樣一來,就將美國強迫台灣進口有疑慮的豬肉,轉化成了兩岸危機問題,兩岸危機反而成了美國推動豬肉售台的一個籌碼。
其實,美方這次公布的外交文件,並沒有任何重要的內容與政治秘辛,因為1982年雷根給蔣經國的信函早已在台灣公開。在信中,雷根個人對蔣經國提出了承諾,這很可能是自外蒙案,甘迺迪對蔣介石提出個人承諾以來,又一次美國總統對中華民國總統的個人承諾,而這次是在兩國已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之下所做的承諾。
根據史料,1982年6月9日,蔣經國發電報給在紐約的宋美齡稱,「雷根曾在5月19日電傳函件李潔明(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請李潔明口頭轉達:本人對閣下及台灣人民之立場絕無任何變更,本人決心忠實執行《台灣關係法》,吾人對提供防衛性武器給貴國的決心,亦無任何變更。美國政府近已將價值6千萬美元之軍品零件,提請國會同意售予貴國,足以顯示我方將使貴國所需生產戰鬥機之零件,不致受到任何阻撓。此外,本人前於上年8月25日所告知閣下及本年1月11日敝國政府所宣布之軍售項目,尤以F-5E型飛機之合作生產,均將繼續,毫無任何改變。」
蔣經國密電還提到雷根說法,「中共領袖繼續要求美國停止對貴國軍售,惟本人願向閣下保證,美國將絕對不接受此種要求。」但是雷根也透過李潔明說明,「致中共領袖之三函件及發表,乃在說明美國政府將不採取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以使世人明瞭此項說明,有助於去除中共當局對美國立場的誤會及懷疑。」
雷根告訴蔣經國,「台灣問題將由中國人自行解決,美國唯一關心的是,解決應以和平方式為之。」有關美台軍售問題,雷根說「唯一的解決方案,必須是與台灣關係法規定相符的,本人及本人同僚均不同意對貴國之軍售定一個結束期限,或壓迫貴國與中共和談。」
從雷根對蔣經國的個人承諾,可以看到美國再次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採取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民進黨政府對美國這次公布的文件吹噓之餘,絕不敢重提美國的一中政策,因為這樣就會穿幫了。美國為其亞太戰略支持台灣,但仍不可能放棄一個中國,換言之,台獨無法得到美國的認同,民進黨只能維持中華民國的招牌,以為台獨的安全屏障。
八一七公報vs.六項保證
為何會有八一七公報呢?因為卡特政府與北京進行建交談判時,雙方僅談及斷交、廢約、撤軍,北京起初沒有想到美台軍售問題,等到發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時,已來不及了,但是卡特連任失敗,雷根對台灣又非常友善,大陸想辦法補救,這就是1982年八一七公報產生的背景。北京希望限制美國對台軍售,但台灣方面努力進行外交補救,才促成美方在八一七公報之外,另透過非正式管道,提出對台六項保證。
AIT公布的歷史文件中,有一份1982年7月中旬的文件,其實在台灣早已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到7月23日蔣經國以電報告訴宋美齡,「月中美方曾告我三事,一將定期與我方共同檢討軍售問題,二表明美國基本政策為不承認中共對台灣之主權,三美國為改善與中共關係,將繼續與北平商談共同聲明。」蔣經國的電報,與美方文件內容差不多,尤以美方說明對台灣主權問題,讓蔣經國有足夠信心面對上海公報、建交公報的一個中國問題,但美方的基本立場仍然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由兩岸人民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蔣經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美中談判八一七公報時,蔣經國健康發生問題,他拖著一身病體,在榮民總醫院動手術,療養近80天,仍必須應對這場外交危機。1982年2月3日,蔣左眼動手術後,休養到4月20日出院。這個出院日期在蔣經國給宋美齡的電報中留下記錄。當時基於政治情勢的敏感,蔣經國住院一事屬於機密,外界搞不清楚,連郝柏村都不知道蔣經國到底住院多久。郝柏村3月19日的日記寫蔣經國出院,根本是錯誤的訊息,其實蔣經國一個月後才出院。蔣經國住院期間每天仍辦公與會客,其他時間回醫院療養,蔣經國拖著病體大半年,眼睛看不清楚,雙腳無力走路,可以想見內外交迫的情勢,對蔣經國的精神與肉體有多大的折磨。
早在八一七公報簽署前半年,在蔣經國的指導下,台美雙方就開始積極交涉,美方同意副參謀總長葉昌桐8月18日前往華府,也就是八一七公報簽署後,台灣才可以開始與美方協商拖延許久的對台軍售。
李潔明轉達雷根給蔣經國的信函後,蔣經國在7月16日致函雷根表達我方立場,質疑美中聯合公報軍售逐漸減少,與對台軍售無終止期限,兩個立場實難相符,公報對中華民國明顯有害。當時的參謀總郝柏村在日記中表達了軍方的隱憂,軍售雖沒有時限,但他懷疑軍售的質與量必定會受到限制。美國靠不住,又惹不起。
兩岸局勢詭譎蔣經國謹慎
1982年的國際局勢非常複雜,與蔣經國私交甚篤的前中情局副局長克萊恩(Ray Cline),自行跑去香港與中共接觸,希望促成兩岸政治談判,這個舉動讓蔣經國感到疑惑,美國國務院、中情局立刻否認克萊恩的密使身分與美國有關。但早自1981年以來,蔣經國連續兩年都因眼睛問題住院開刀,當時大陸方面先有葉劍英拋出「葉九條」,對台灣展開和平攻勢,不久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之子廖承志,又透過陳香梅對宋美齡傳話,希望宋美齡回大陸探視其姊宋慶齡。1982年7月大陸又發表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公開信。葉劍英與廖承志二人的和平攻勢,讓美中台三邊關係錯綜複雜,蔣經國窮於應付。
北京一方面與美國談判限制對台軍售,另一方面積極發動對台和平攻勢,美國內部又有兩派人馬,這對蔣經國來說,真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蔣經國能夠及早因應,至少在政治方面,讓雷根對他個人提出保證對台政策不變,後來又再以口頭方式提出對台六項保證,這樣敏感的資訊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不可能成為美台雙方的正式文件。
民進黨當局差蔣經國甚遠
蔣經國沒有接納北京的和平攻勢,並不表示他反對統一,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即已表明國民黨政府仍主張國家統一,但在當時雙方社會差距仍大之下,如貿然進行政治談判,不僅風險大,也可能激化台獨運動,反造成社會動盪不安。
當年蔣經國為台灣安全所做的努力,讓台灣人現在依然能夠與美國做政治交易,一方面讓美國利用台灣製造北京麻煩,另一方面讓民進黨當局以進口有食安問題的豬肉,交換美國的政治奧援,但有誰考慮台灣民眾的健康權益?蔣經國起碼是為了台灣人民的安全福祉,民進黨當局則只關注它自身執政的政治利益,二者相差甚遠矣!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