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3月28日的一篇文章中將川普的崛起歸咎於媒體人,尤其是電視新聞的同仁:他們把話筒遞給川普之前,沒有進行充分的事實核查或嚴格的背景調查。據3月30日的媒體報導,歐巴馬對於美國媒體在未經事實查證與分析之前,大幅度報導川普的一言一行表示強烈不滿。紀思道說,儘管有不少媒體人都嘲笑川普,但事實通常是他把媒體玩弄於鼓掌之上。媒體人本來應該是看門狗,卻成了哈巴狗。
當然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即使記者質疑川普那些不實的言論,情況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他的支持者會跳出來挑這些問題的毛病,而不會認為川普那些錯誤百出或站不住腳的講話有什麼問題。川普能夠吸引到比其他候選人更多的群眾,是因為他的語言辛辣、粗俗,訴諸直覺,一般民眾卻認為他能接地氣、通人心。他聳動的言論固然為人所詬病,但也有很多人認為他敢說出普通人內心的焦慮及他們對當局的不滿。川普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反精英」、「反建制」的參選人,因此,當他受到精英及主流媒體的批評時,選民都不會太在意。他恣意張狂,但民眾感覺到爽,因此愈張狂愈有人氣。川普民粹式的崛起可說是美國大眾和精英階層之間差距日漸擴大的結果。
媒體利用川普吸金
在共和黨首場電視辯論後,媒體尤其是電視頻道發現川普是高收視率的保證,吸睛也吸金,他已成為電視的金母雞。川普登上選戰舞台之際,恰好是媒體極度擔心自身財務前景之時,川普現象的出現,讓它們轉危為安。在辯論之夜,CNN 30秒的廣告居然要價20萬美元,是平常的40倍,這是足球超級杯過去5年廣告費的總和,其黃金時段的收視率上升了170%。CBS的總裁不無得意地說,川普「可能對美國不好,但對CBS卻太好了。」媒體需要川普,就像吸食毒品上癮的人需要來上一劑一樣。歷來是候選人依賴媒體,媒體依賴某一個候選人的現象可謂史無前例。
川普曾經是電視真人秀的明星,他擁有高超的媒體手腕,把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三大電視台弄得隨他團團轉。川普知道無論他說什麼,都會受到上述傾民主黨媒體的抹黑和攻擊,索性不時拋出驚人言論或製造新聞。結果是,川普在各種新聞中出現的頻率遠超過任何人,連幾個抗議者在川普的集會中被驅逐都能成為國家級新聞,這等於主流媒體替川普做免費廣告。川普只花了一千萬元打廣告,在所有的候選人裡是最低的,但各種新聞評論、政論節目,以及網路社群媒體的討論與散播,讓川普享有大量免費的曝光。據統計,迄今為止,川普大概獲得近20億美元的免費曝光,不僅在這次選戰中傲視群雄,可能也是有史以來獲得最多免費曝光的候選人。
從2015年6月16日川普宣布參選到9月,CNN就對他進行了2,159次的報導,他在FOX也被討論了1,540次,MSNBC電視台也發布了1426次有關他的消息。2016年3月8日,川普贏得三個州的初選,4月19日在紐約州大贏,開票之後,CNN、FOX和MSNBC全程轉播川普的記者會,時間長達45分鐘。左、中、右媒體一致給一個候選人這麼大的舞台,真是前所未有。
川普與媒體相互依賴
川普與媒體存在一種奇特的相互依賴,因此,即使他對媒體不假辭色,有時甚至惡言相向,但媒體卻不敢封殺他的言論。不可預測、不按牌理出牌是他的競選策略,挑起爭議是他文宣的核心手段。每當他需要引起注意,就會在造勢場合或社群媒體上發表一些奇談怪論,透過支持者爆量附和及分享,新聞網站與電視新聞深怕漏掉新聞必定跟進報導,即使有媒體表達譴責的立場,這些負面輿論引起川普陣營支持者的反擊,反而凝聚了支持群眾的士氣。
川普看準當前媒體產業環境艱難,尤其是收視族群不斷萎縮的電視新聞,亟需一劑強心針,而每當他發表辛辣言論就能刺激收視率,這樣互蒙其利的共生關係讓電視台不敢不大幅報導。至於新聞網站,也能從報導川普中賺取點閱,以及由此帶來的廣告流量。正因為如此,川普曾得意地說,不知何故,只要他在推特一發文,不到幾秒就有新聞媒體爭相引述。
此外,他還擁有700萬追蹤者的推特帳號,川普透過社群媒體呼風喚雨的能力,自然是新聞媒體不得不配合的關鍵。社群媒體時代的候選人不必再靠舉止風度,而是要有能吸引點閱擴散的線民語言,這樣就算各家媒體不報導,候選人的音量仍會在社群媒體上放大,直到大到媒體不得不報導。這時媒體只有被牽著鼻子走的份,畢竟媒體擔不起失去流量的風險。
川普四面樹敵,但由於與新聞媒體存在著共生共榮的關係,他並沒有處處碰壁,加上他又是社群媒體的玩家,因此,形成勢不可擋的川普現象 。當川普宣布參選時,人們並沒有把他當一回事,但隨著新聞媒體的哄抬,他變成了選戰的焦點,媒體與美國政治的基本關係也從而改變。
(作者係美國紐約和統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