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吳榮元:統一將是台灣的新價值|李中邦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吳榮元,台南人,1949年出生在高雄一個中油職工家庭,成長於白色恐怖年代,1972年就讀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4年級時,因「成大案」被捕且遭學校退學,一審被判死刑,更審改為無期徒刑;1975年蔣介石去逝,獲特赦減刑為15年。1986年出獄,投身台灣勞工運動至今。2017年2月23日領取到成大補發的畢業證書。

吳榮元係勞動黨創黨黨員,中國統一聯盟創盟盟員,19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勞動人權協會第二任會長。2006年參與策劃「反6108軍購大遊行」,並至陸委會抗議;2007年9月1日發起成立「反公投入聯行動聯盟」並擔任召集人,至2008年3月初進一步聯合社會各界組成「拒領公投票社會聯盟」,同時發起「我家拒領公投票」運動。2009年3月成立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籌備會,同年9月初先後赴民進黨中央黨部及台北福華飯店抗議達賴來台。 

2010年3月27日,勞動黨、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中國統一聯盟、夏潮聯合會等二十多個統派團體成立「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吳榮元與時任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的紀欣出任召集人。該論壇成立後,除經常舉辦大型研討會,並先後多次赴日本「交流協會」抗議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日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反對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赴美國在台協會抗議對台軍售,參與人人保釣萬人大遊行。

現為勞動黨主席、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

 

 

問:1972年還是在白色恐怖、戒嚴的年代,是什麼動機、背景使您涉入「成大案」?那段經歷對您後半生有何影響?

答:在1950-70年代嚴峻的反共體制下,人們聽到共產黨,都是「壞人」的形象,便可知當時台灣的教育、宣傳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及共產黨的成見多麼深,多麼負面。可是,三民主義、國父思想教科書卻又講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這不是跟所受的反共教育矛盾嗎?同一時間,歐洲有左派學生運動、反體制學生運動,美國有黑人民權運動、反越戰運動等各種思潮。而台灣社會卻充斥著壓抑和苦悶。

在時代動盪、思潮澎湃的氛圍下,我產生了以下幾點探究歷史反思的問題意識:(一)國共鬥爭、內戰的歷史脈絡為何?(二)反共反的有沒道理?為何共產黨反得民心,打敗國民黨?(三)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為什麼國民黨政府卻大行反共體制?(四)為什麼台灣所加入的西方民主陣營裡有那麼多人民參與反對運動?

我很幸運地在綠島認識了多位1950年代就坐牢的「老紅帽」,他們是國共內戰的見證人,也是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者,每個人都被長期禁錮,但仍保持清明的信念,對自己用生命走過的路無怨無悔,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比較有系統的社會主義。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林書揚先生及陳明忠先生。

 

 

問:您是政治受難者,且擔任過兩屆互助會的總會長,您怎麼看待蔡政府所推動的「轉型正義」?

答:互助會認為,「轉型正義」不能只是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必須正視、反省內戰與冷戰結構是構成白色恐怖歷史悲劇的根源。談「轉型正義」,必須先回到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定位,順應要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廣大民意。

如果政府要推動「轉型正義」,應先把歷史正義弄清楚,追究迫害人權的反共體制。今天民進黨政府沒有改國號,又是在中華民國體制下參選取得政權的,應該概括承受前國民黨政府行使戒嚴體制所造成白色恐怖的罪責。換言之,「轉型正義」不僅僅是國民黨要轉型,而是整個政府體制要轉型,我們期待的「轉型正義」是要還原歷史真相、去除白色恐怖、保障民主人權,追求社會正義、終止兩岸敵對狀態,結束兩岸政治對立。

而蔡政府的「轉型正義」,說穿了,只是其長期執政的戰略工具,旨在讓國民黨無法翻身。同時,促轉條例更有「去中國化」之嫌,連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來台,都告誡蔡政府別做得太過火。

 

 

問:兩岸政經實力此消彼長,尤其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入低潮,台灣各行各業大受打擊,您以為客觀形勢是否有利於統派在社會改革運動中發揮影響力?

答:兩岸統獨問題是台灣社會的主要矛盾,李登輝當權時用國民黨本土化、民主化及「去中國化」這些分離導向的辦法來解決這個矛盾,結果造就了先天在本土化、民主化占盡優勢的民進黨,主導了台灣社會的分離運動,並在2016取得全面執政。

好在兩岸關係整體發展的態勢,因大陸自「改革開放」後勵精圖治,成就了綜合國力大幅增長的和平崛起,且大陸市場對台灣經濟發揮了磁吸效應,形成了兩岸經貿關係的緊密連結。經濟是民生的重心,民進黨即使在島內掌握完全執政的優勢,但經濟上「去中國化」是自斷生路,民生經濟搞不好,就過不了民意這關。

民進黨全面執政恰好證明台獨是背反歷史正義,違逆民意的錯誤道路。面對台獨將把台灣帶入不可想像的危局困局,我們統派尤應積極作為,把握民心思變的契機。

我認為,統一運動的進程終將通過台獨執政的偶然,走向歷史發展的必然。所以說,兩岸關係正處在關鍵的轉捩點上。

蔡英文上台至今,幾次重要節點都堅不承認「九二共識」,錯失了恢復兩岸制度化交流的時機,看來兩岸關係將持續冷對抗的局面。這不友善的政治氛圍,看似只影響到與陸客有關的觀光旅遊產業及內需經濟,其實,從中共十九大報告涉台部分來看,大陸不僅堅持一貫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更明確地指出,「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且明示了完成上述歷史任務的時程表,這讓拖了近70年的台灣問題終於擺上國家發展的議程。套用毛主席當年分析抗日形勢所提出的「持久戰」概念,完成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現在已進入「持久戰」中的戰略進攻階段。

從兩岸關係全局的實力對比來看,大陸明顯擁有戰略主動的地位,具有「遏獨」的絕對優勢。而從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來看,2016年台獨的完全執政,已將兩岸關係推向跨階段性轉折的歷史節點。

應對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社會矛盾,必然需要一個認識過程及匯聚力量的實踐過程。例如,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從反共作為最高倫理,到反威權的民主,從光復大陸到革新保台,乃至自決、獨立,都曾是主導台灣社會一時、一階段發展的核心價值。

當前推動台獨運動的,就是由近三十年,打著民主、本土旗號,主導台灣社會變革的民進黨。不過,歷史是很弔詭的,2016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因兩岸交流的停滯、對民生巨大的衝擊,「大陸因素」反成為台灣民眾生活有感的現實因素。由於過去八年兩岸緊密的交流合作,使兩岸結成密不可分、利害與共的經貿關係,如果一年多來的停擺延續下去,必將帶來台灣經濟衰退,人民生活困頓。

因此,兩岸關係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由分離向統合轉化過渡,統一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題、台灣的新價值。

值此關鍵時刻,統派在台灣應該像一支催化劑,讓台灣民眾對統一不再感到焦慮、排斥,而且我們要深入民間,廣邀農民、勞工參與,替他們爭取對統一的發言權。我相信,一旦台灣社會形成統一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高共識,台獨執政所形成的生存危機就能迎刃而解。

 

 

問:您近年還策動多場反軍購、反日本侵占釣魚台及政要參拜靖國神社等大型抗議活動,請問您想藉此表達什麼立場?

答:1949年後,台灣國民黨政府在政治、軍事上依靠美國的支持,經濟則是依賴美國、日本的後進型資本主義發展體制,這使台灣從舊殖民地進入到新殖民地的結構內。兩岸分隔既是內戰,也是外力造成的。台灣成了美、日遏制中國的卒子。

然而,隨著中國大陸進入聯合國,1979年中美建交,1981年10月「葉九條」出台,大陸決定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這個歷史遺留的問題。而台灣雖想躲在美、日卵翼下苟延殘喘,但由於大陸崛起壯大,美、日對保衛台灣恐怕將越來越無能為力。

很遺憾,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11月訪問亞洲時,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區域」戰略,明顯是衝著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而來,而蔡英文和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竟都分別向美、日表示願意參加「印太戰略」,顯示他們到現在還執迷不悟。

 

 

問:勞動黨是主張社會主義的政黨,您認為現階段該扮演什麼角色?今年地方選舉有何打算?

答:勞動黨承襲了台灣左翼運動的傳統,主張國家統一和由社會主義指引的社會改革。這兩項綱領,長期與台灣社會主流意識相悖而不討好,但時移勢遷,如今兩岸已進入和平發展階段,台灣人民看待兩岸的角度也產生巨大轉變。不過,由於長期的反共成見,這轉變有其複雜性。

一方面,公開主張統一的民意出現了;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多年不見改善,在分配不公、貧富日益懸殊的情況下,要求社會改革的民意此起彼落,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聲音,這正是改變台灣社會、帶動變革的動力;誰能規劃好這改革的藍圖,誰就能引領新生的力量。

勞動黨作為代表中下層的政黨,必須在新的局面下重整戰列,在戰鬥中求取生存與發展。

在台灣,選舉是最直接接觸人民、得以討論相關生活議題的場域。我們必須融入人民的政治生活,把握心向兩岸和平發展的民意,透過參選,論證統一運動的必要性與理想性。

勞動黨(含前身的工黨)從1987年遠東化纖事件開始,就在新竹地區紮根服務,獲得勞工選民的肯定及支持,高偉凱當選兩屆縣議員。因此,新竹將是2018年重點戰區,而且為提高勞工的政治意識,著眼勞動黨的長遠發展,我們希望能規劃出優異的縣政藍圖,參選新竹縣縣長,並為2020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做好鋪路工程。

 

 

問:12月19日台灣再度發生以「反共國安」之名,公然逮捕王炳忠等四名新黨年輕人,您對此事件有什麼看法?

答:我除感到痛心與擔心白色恐怖復辟外,也要譴責民進黨當局不能右手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左手揮舞著砍人頭的「國安法」,嘴裡高聲呼喊人權。

1987年台灣解嚴前夕,國民黨打算另訂「國家安全法」,取代「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但不為剛剛新生的民進黨所接受,民進黨也因此發起「解除戒嚴,反對國安法」的抗爭運動。可惜,「國安法」還是在解嚴後生效實施。而最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那個曾經高喊「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的民進黨,最終卻是喚醒「國安法」的始作俑者。歷史何其諷刺!

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陳斯俊等四人這次被檢調帶走是政治問題,而非法律問題。民進黨終極目標就是台灣獨立。策略上就是要在台灣長期執政,因此階段性的策略目標就是清理戰場,消滅所有可以跟民進黨相抗衡的政黨,包括制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清算國民黨黨產等,都是為達此目標的工具。現在又把法律當成政治操作的手段,企圖打擊反獨的其他統派政黨及團體,行白色恐怖政治的復辟。

不過,互助會已發表聲明,正告民進黨當局,當被壓迫者穿起壓迫者的朝衣,人民只能起身反抗。為了不使台灣社會進一步分化、紛擾,民進黨當局必須立即停止以「反共國安」之名,行白色恐怖政治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