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從幾則新聞看中國高科技的未來|張語人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中美貿易對峙已白熱化,兩國領袖都表現出自信及堅定的態度,為自己國家的未來前途打拼。由最近發生的幾個事件不難看出,兩國博弈最大的目標在於科技競爭。

 

   美國自二戰以來即在科技領域全方位的領先,除了軍事、太空穩居龍頭外,在其他商用高科技,生化,醫療及工程方面也都是佼佼者,直到冷戰後,美國外交上趨向以武力解決糾紛,經濟上著重金融服務,退出勞力密集的工商業,並疏忽了製造工業相反的,歐日等國填入空擋中國也加入競爭後來居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方面得利於中國人埋頭苦幹、分步分區分層地做長程經濟開發計畫,另一方面則是得利於國內巨大的市場及改革開放成功。

如今美國醒悟,要改變趨勢,甚至採取不為國際貿易認同的政策,用打壓的方法阻止中國繼續發展,特別是針對中國的「2025中國製造」計畫。本文由最近發生的幾個事件,來研判一下中國高科技的未來前景。

 

中興被美商務部罰款事件

 

中興是中國的國營企業、跨國電信通訊設備和系統製造公司,總部設在深圳;其營業分為三大部分,網絡(64%)、終端(26%)及通信(17%),年營業額1,088億元人民幣。2017年3月,中興因違反「伊朗禁運」被美國商務部罰款11.92億美元,並處罰高層職員。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高科技零件外銷給中興,包括芯片(如Qualcomm processor),徹底癱瘓了中興。7月11日,中興同意付出10億美元罰款,4億美元抵押金亦被扣留,並同意設立監控部門,禁售令才於兩天後取消。8月14日,川普仍然頒令禁止美國政府機關購買中興與華為的產品。

中興事件不僅對中興造成打擊,也刺激了中國製造業了解到,所謂的國際自由貿易是多麼的脆弱,隨時會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所以,要提升高科技、實現「2025中國製造」,必須要有獨立自主的高科技,不能依靠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

 

華為推出「麒麟980」

 

華為也是成立於深圳的通訊電信公司,但它是員工擁有的民營公司。於1987年創立,比中興晚兩年,但年業績為6,036億元人民幣,幾乎比中興大六倍。華為注重研發,2017年研發經費達897億元,近9萬名員工中有45%都投入研發工作。

華為今年進入Fortune 500強的第72名,在智能手機等產品上居世界龍頭地位。8月31日,華為在德國IFA 2018工商展會上,正式揭曉了新一代移動SoC處理器「麒麟980」。

麒麟980有六個世界第一:第一個7奈米工藝SoC、第一個ARM A76架構CPU、第一個雙NPU、第一個Mali-G76 GPU、第一個1.4 Gbps Cat.21基帶、第一個支持LPDDR4X-2133內存。這些專有名詞合起來說明一件事,那就是華為可以自主、獨立領導5G手機革命。在通訊電信上,華為站住了,不會被高通(Qualcomm)打壓了。

 

iPhone XS vs. Mate 20

 

另有第三個事件值得一提,蘋果9月13發布新XS智慧型手機,以及華為Mate 20系列新產品在倫敦發布後的消息。

在眾多新聞報導中,最引人注目的標題和討論是價錢(華為$925,蘋果$1,000),以及功能(華為顯像螢幕大,首供指紋辨識,三鏡頭相機等),彭博新聞稱Mate 20為新旗艦智慧型手機。另有分析報導說,買蘋果股票不要買蘋果高價手機,這當然是矛盾的話,只是反應了兩家新產品發布後,蘋果股票大跌。

華為今年第二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手機供應商。它在大陸手機市場占有比率從去年6月的21%,增加到今年6月的27%。國內外雙重的增長率,已經奠定了華為的品牌基礎。

 

彼此有競爭但不值得打仗

 

美國對華為打壓和發起貿易關稅戰,力道可能太小或太遲了。美國用關稅壓力想把零件製造和供應商從大陸移出去,自然會打亂一些中國製造的供應鏈,但願意為了短期關稅不定的冒險,放棄在大陸市場中鏈條和裙帶關係的企業不會太多,主要是因為會得不償失。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短時間束緊褲腰帶,要比脫掉褲子換條新的容易得多。從兩個經濟大國互有依賴來看,持久的貿易戰不大可能。中國不可能放棄技術提升,美國無理也無力強迫中國放棄。

由以上幾件事情可以推論, 中美貿易戰或科技競爭不會引起當今擁核大國的直接交戰,間接戰爭靠的是國民多寡和國民的鬥志、資金多少,以及工業的實力。以當今中國的人力、人才、技術和工業製造力的基礎,應付美國挑釁應該問題不大。

美國在許多方面的技術仍然領先全球,但中國技術已經不容小看,美國要盡速調整,而中國要和平崛起,這就是中美博弈的本質,彼此有競爭,但不值得真的打仗。美國跨國企業領先已久,現在要等著看「2025中國製造」計畫能創造出多少與亞馬遜、阿發百、特斯拉、波音競爭的科技企業?

 

(作者係美國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