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認為,民進黨推行挑釁兩岸安全關係的大陸政策,原因之一是誤判當前世界大國關係格局演變的趨勢。由於民進黨無力改變大陸是主導兩岸關係重大因素這一格局,民進黨的對抗立場,只會殃及自身。
引言
2017年兩岸一方面存在「冷對抗」,機制停擺,交往與交流出現收縮。另一方面,大陸仍是兩岸關係的主導因素。整體上,兩岸關係基本可控,經貿關係保持常態,順利舉辦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兩岸文化創意發展論壇」等大型活動。此外,在涉及兩岸民生方面,大陸加強了惠台政策的推進。
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可從兩個層次進行觀察。一方面,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及一個中國原則,破壞了兩岸原有的政治基礎。但在兩岸最為敏感的主權爭議、統獨公投和修改憲法方面,保持暫不攤牌。以跟大陸堅持強調的,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的立場,形成對抗。
民進黨台獨政策的另一方面,是通過挑釁兩岸安全,以強化台灣安全。最突出的例證如圍繞M503航線,民進黨拒絕大陸增加春運飛台班機,聲稱對福建與台灣之間的小三通將提供軍機護航。春節前,在花蓮地震救援政策執行方面,民進黨拒絕大陸願提供援助的提議,卻接受日本提供的援助。
本文提出,民進黨挑釁性的大陸政策警示我們,過去兩岸關係中迴避討論兩岸安全議題的情況,到了應該改變的時候。釐清兩岸關係發展與兩岸安全的關係,十分必要。這有助於說明,2017年以來,西方國際社會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聲浪不斷增高,美日聯手加大對台海事務介入等,是短暫的現象。大陸對台政策才是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長期力量。目前兩岸關係出現的對峙呈螺旋式上升的態勢,將加劇民進黨內部的分化。減少對抗性,調整大陸政策,回到一個中國立場,應成為民進黨的選擇。
民進黨挑釁兩岸安全
兩岸之間並未結束內戰以來的敵對狀態,因此,兩岸存在安全關係。國民黨執政時期,國共合作及兩岸準備進行政治談判,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兩岸安全之間,保持了平衡。
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受到挑釁。目前國民黨與民進黨都出現分裂現象。國民黨在堅持一個中國,組織對民進黨台獨路線的反攻方面,成效甚微。在參與2018年縣市長選舉,為重返執政進行戰略布局方面,仍不看好。
民進黨除了加緊對國民黨的政治與經濟追殺外,其政績主要是利用在立法院的優勢,通過「促轉條例」和「公投法」,並降低公投門檻。這些舉措增加了民進黨在兩岸關係方面,借公投打擦邊球,觸及兩岸底線的風險。
此外,由於國民黨潰不成軍,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調整為在兩岸安全關係上發難,試圖增強美台安全關係。但民進黨對兩岸敏感的主權爭議、統獨公投和修改憲法議題,策略上迴避攤牌,保持「隱而不發」,隨時可「發起進攻」的姿態。在此情勢下,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從「軟性台獨」向「法理台獨」循序漸進,隨時準備挑戰兩岸歷史聯繫,對兩岸政治與社會「進行切割」。
民進黨對兩岸安全態勢的挑釁主要體現為:
一是突出所謂「台灣正當性」與「台獨合法性」。2016年520以來,蔡英文當局除了不承認「九二共識」,堅持「反中」立場外,其大陸政策主要是以所謂「台灣正當性」為旗號,對大陸融合發展的對台工作方針進行抵制。二是在兩岸安全上興風作浪,製造兩岸關係緊張。除了泡製共諜案,推行國艦國造之外,主要方式是挑戰兩岸安全,配合美日,鼓譟「中國將武統台灣」。這條挑釁路線在2018年春節前後,以M503航線為中心展開,達到高峰。幾乎突破蔡英文自己承諾的維持現狀底線。
營造兩岸安全緊張態勢的主要原因,一是民進黨決策層認為,這種政治氛圍有利於綠營在中期選舉中造勢,有利於綠營長期執政。二是以為將兩岸對峙升級的作法可以喧賓奪主,顯示民進黨未來大陸政策的走向,有可能成為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因素。這是一廂情願。
台灣愈加成為美國籌碼
上述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取向,起到了配合美日,對中國邊疆和海疆加強干擾這一戰略意圖的作用。但美國對台政策的實質,仍然是把台灣作為籌碼,通過對民進黨加持,在中美關係裡增強美國討價還價的地位。民進黨把台灣安全寄託於美日的干涉,不僅是空想,而且會加大台灣被作為籌碼進行交易的危險性。這也是台獨政策天生具有的局限性,民進黨無力擺脫。
2015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前訪美,美國一名國家安全部門的官員曾公開說:我們與蔡英文進行了建設性對話。其目的是釋放「美國支援民進黨」的信號。蔡英文當選後,隨即發生川普利用未就職的身分進行「川蔡通話」。2016到2017年間,美國對台政策涉及兩岸安全關係的特徵,更加突出。如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突出美國與中國的競爭關係,還單獨列章討論大陸軍事現代化進程及對海峽局勢的影響,散布「台海軍事壓力論」。又如美國國會通過美國軍艦停靠台灣港口的提案,參議院外委會和眾議院通過《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等。
美台關係互動加強,給極端台獨勢力鼓吹「中國威脅」提供契機。2017年7月,前美聯社記者溫逸德(Peter Enav)在台獨大佬辜寬敏主辦的台灣和平基金會旗下的Taiwan Sentinel網站上,發表題為「槍口下的台灣,緊急呼籲救援行動!」(Taiwan Under the Gun:An Urgent Call to Action)文章,宣稱「武統台灣條件已日趨完善」,「預估大陸2018年下半年可完成武統的部署」,渲染「兩岸必然產生軍事衝突」。顯然,美國對台灣的加持,目的在於「使兩岸之間的緊張氣氛繼續發酵」。民進黨也積極進行配合,推動所謂「美台在軍事上的互動和合作」。
日本方面,日本鼓吹「中日對抗,不可避免」。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安倍親自就台灣加入TPP問題致信蔡英文。民進黨則強調台灣社會「在感情上更加趨向日本」。
民進黨不惜加劇兩岸緊張局勢,試圖通過強化美日因素對兩岸安全關係的影響,為民進黨的執政狀態加分。其悖論是:民進黨進一步喪失其在兩岸關係中的地位。此外,增加了台灣成為美國籌碼的危險性。
在兩岸關係上更加被動
最近,美國對中美關係釋放進行調整的信號,美國在地區安全和台灣問題上投機的本質,一覽無遺。這裡主要強調,大陸對任何台獨分裂勢力進行堅決打擊的政策,是一以貫之的。在大陸不放棄選擇武力統一的前提下,兩岸關係處於衝突狀態,只會加劇民進黨自己的執政危機。
近期大陸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打擊,可分為兩個階段,從兩個方面進行觀察。其一,去年12月8日,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在華盛頓解讀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時,針對《國防授權法案》,要求國防部評估美國軍艦到台灣訪問的可能性的挑釁行為,用清晰、果斷的語言表示,美國軍艦抵達台灣高雄之日,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李克新還指出,「感謝」美國國會,給了我們使用《反分裂國家法》的機會。
其二,今年2月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針對《台灣旅行法》,美國國會無視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挑釁作法提出嚴正交涉時,強調該法案並沒有法律約束力。點出了鼓譟一時的所謂「美台互動關係的提升」,並沒有增加美日在兩岸關係中「動武的合法性」。
美國的反應,是通過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在國會作證,宣稱「美台無官方關係」。日本的反應,是由安倍本人親自出面,主張加強中日關係。在中國大陸綜合實力大幅上升,以朝核問題複雜化為標誌的,東亞地區安全格局起伏不定的背景下,美國的立場是從美國利益出發,考慮如何將民進黨治理下的台灣,作為一籃子交易的籌碼,美國絕不會簡單地為民進黨的台獨立場加碼。從川普商人的特質來看,「增加變數」有可能成為美國對台政策的新特徵。民進黨看不到美國對台政策這種趨勢,只會在兩岸關係中進一步失去地位。
結語
民進黨挑釁兩岸安全之所以錯誤,是因為中美勢均力敵的格局,決定了雙方的矛盾不會出現根本性激化。川普政府對台政策的「加持」,時間與效果必然有限。此外,民進黨雖然勝選,但不能主導兩岸關係,說明自身的台獨政策也有局限性。這種情況下,兩岸對峙繼續升溫,有可能進一步加劇民進黨內部的分化。因此,民進黨的根本問題,是如何解決自身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沒有地位。遺憾的是,民進黨至今不能認清這種形勢。
落筆之時,傳來美國國會「台灣聯線」將率團訪台的資訊,而蔡英文藉春節講話向「對岸朋友問好」。筆者以為,挑釁兩岸安全,必然殃及自身,調整大陸政策,回到「九二共識」,才是明智的選擇。
(作者係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