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大選後國、民兩黨會有何變化?|許川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距離台灣大選投票越來越近,民進黨勝選的選情基本穩定,如果依照這種態勢發展下去,1月16日蔡英文當選幾乎大致底定。這對台灣政黨政治及兩岸關係會有何影響,值得我們注意。

 

國民黨可能的改變或調整

 

(一)是否會面臨再次分裂?國民黨敗選的責任將由誰來承擔,馬英九?朱立倫?或是王金平?想必各派都會相互推諉,拒不認賬。在這樣的情勢下,國民黨的團結勢必將會再遭重創。馬王本就不合,王金平可能有意進攻黨主席選舉,但馬英九一定會採取辦法竭力阻止。朱立倫退守新北市,派系尚未成型,基本上可以不涉黨爭,但如他不沾鍋,是否意味著任由馬王再戰?所以,基本上,如果這次國民黨選輸了,「台灣國民黨」有可能再次抬頭,借民進黨的上位強力攻擊國民黨當權派。倘若二者持續鬧僵,即便沒形成分裂,也勢必元氣大傷。

(二)是否會檢討兩岸政策?馬政府施政績效評價差,給人留下「重外輕內」、「無能」的觀感。多數台灣民眾看來,民進黨的上台並不意味著台灣就會走向戰爭。因此,「兩岸牌」在選舉過程中的功效不若以往。儘管,11月7日的「馬習會」對穩定兩岸關係有著莫大助益,台灣民眾也基本上肯定,只是,這種默認並未轉化為對民進黨大陸政策的不信任或不支持。假若此次國民黨倒台,「兩岸牌」的功能和地位勢必會遭到質疑。

(三)是否會效仿對手作法?對台灣民眾而言,蔡英文所提的維持現狀,比馬當局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維持現狀,似乎更符合民眾的需要和期待,因為她同時強調民眾有自主權、選擇權。在以選舉為導向的台灣政治社會,國民黨還能否繼續生存,以及如何生存等等,上述問題必將在選後浮上檯面。路線之爭、派系之戰勢所難免。如果本土派得勢,國、民兩黨的實質性差別或許就會被逐漸稀釋,甚至化為烏有。

 

民進黨可能的改變或調整

 

(一)是否會重提「凍結台獨黨綱」?民進黨不可能貿然推行台獨政策,也不可能全盤拋棄前任遺產。而對於穩固政權的最好辦法,則是如何接續兩岸既有的交往管道、模式及內容。但切忌妄想民進黨會照單全收,尤其,幾乎可以肯定,民進黨不會承認「九二共識」,但它一定會試圖尋找解套的辦法,例如,重提「凍獨」。假如民進黨再提「凍獨」,大陸應該如何應對?是否可以據此開啟兩黨交流?對此問題,大陸學者王英津在《凍結「台獨黨綱」能否開啟民共兩黨互動與對話?》一文中指出,「凍獨」不可能成為民共對話的基礎,原因在於「凍獨」不等於承認「一個中國」。因此,各界應高度關注民進黨「凍獨」的動作與戲法,切勿掉進民進黨所設的陷阱。

(二)是否會重啟「澳門模式」?如果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既有的「兩岸兩會制度」、「國台辦與陸委會協商制度」及「兩岸領導人會面制度」都有可能中斷。長此以往,這對民進黨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在這樣的困境下,民進黨是否會要求重啟兩岸談判的「澳門模式」,值得注意。

「澳門模式」係指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民進黨不願處理一中原則,但兩岸事務又必須推進的現實情況下,兩岸在當時發展出的一套「行業對行業」、「團體對團體」在澳門商談的新模式。「澳門模式」是否屬於蔡英文「維持現狀說」的一部分不得而知,不過,時空環境改變,兩岸關係發展也不大一樣,大陸應該不會同意重啟「澳門模式」。

(三)是否會重拾「以硬碰硬」?民進黨不太可能不惜代價與大陸展開零和博弈,但各界也不得不做好兩手準備。民進黨向來提倡增加國防開支、購買武器、擴大防衛;也一向主張拓展國際參與,親美友日,孤立大陸。民進黨又喜歡打「悲情牌」、「恐嚇牌」及「鄉土牌」,「以硬碰硬」縱使是危險之舉、下下之策,但可能會產生三種效益:一是繼續誇大、醜化大陸打壓台灣的事實,贏得民眾對民進黨的同情及支持;二是繼續增強、加深對美日在安全、軍事上的依賴,鞏固「美日台同盟」;三是繼續操弄主流民意,將國民黨置於萬丈深淵,為長期執政打基礎。這樣一來,儘管兩岸關係可能退步,但民進黨卻可以穩坐江山,甚至讓「一黨獨大」提前到來。

綜上所述,大陸應該繼續堅持既有步調,不能因為國民黨的兵敗山倒,或民進黨的如日中天,就自亂陣腳。發展兩岸關係須堅持三大方針:第一,堅持兩岸同屬一中;第二,兩岸交流可慢、不可斷;第三,堅持和平發展的主線,避免再走回頭路。

 

(作者係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兼職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