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對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的觀察|楊開煌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自從政協主席俞正聲在今(2013)年中央對台工作會議上,倡議「鼓勵兩岸學術界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以來,兩岸政治問題對話就成為兩岸關係中熱門的話題。

  10月11日在上海東郊賓館,由全國台灣研究會、台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等14家兩岸民間團體和學術機構共同舉辦的首屆「兩岸和平論壇」,開啟了智庫合作、探討兩岸政治議題的起點。

  從討論過程看,各方人士除公平的時間限制之外,發言的內容和和次數並無限制,從觀點而論是一場百家爭鳴,暢所欲言的大會。從討論會的氣氛來看,氣氛熱烈,過程理性,並未見到1992年北京香山會議時的唇槍舌劍的激烈爭辯,應該是一場和平地、認真地探究癥結,貢獻智慧與方法的討論會。

  從討論會的內容來看,論壇議題設計了四大議題:包括「兩岸政治關係」、「兩岸涉外事務」、「兩岸安全互信」及「兩岸和平架構」,沒有一個是容易解決的,然而,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在12日閉幕,並發表《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紀要》。

  首先是大家都知道兩岸的政治難題,是處理兩岸「深水區」關係中最難的部份,一般評估總是必多次協商,來來回回才有可能得到某些「積極成果」,並寫成文本,將成果加以確定;而這次是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短短兩天就得出乙份《紀要》,我們可以合理地設想,兩岸的主辦單位及主要協辦單位在事前必有知悉,不過此一複雜的議題,能在簡短的協商之後,有所成就,依然不能不令人欽佩,令人驚訝。相較之下,《紀要》的產生,才是北京聚焦的重點,其他的作為與努力都是以此為中心。

  其次,此次會議主協辦單位廣邀國、民、共三方學者,按經驗法則思考,在兩岸,或在台灣,任何一項議題均不容易、更不可能在有限的、立場宣示式的討論中得到結果,而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的主、協單位,卻能使三方的學者共同簽署,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其三,從內容來看,《紀要》內容包括三大部份:導言、對論壇研討若干問題的認知,以及對兩岸關係若干癥結問題,仍需繼續務實深入研討,雖用語十分審慎,但是形同於導言、共識及未來努力三大部份。

  在「導言」處理的是定性、定向、立場和構想。導言一開始就明示「以交流促進理解、以互信化解敵意」的目的,而當前兩岸的趨勢是「開放、交流、改革、進步已是兩岸共同趨勢」,而立場部份,「進入二十一世紀,儘管經歷周折,兩岸關係以協商取代對抗、以合作創造雙贏已是兩岸各界共同願望。

  2008年6月初,兩岸兩會就『九二共識』致函後恢復協商。」這前段是不點名批判了封閉,鎖國的政策,後段點出了「九二共識」 是2008年之後,雙方協商「取得成果」的基礎,也獲得「兩岸主流民意認同」,這些是「導言」中比較重要的表述,從用語習慣來推測,應該是北京方面所草擬。

  在問題的認知部份共計十項,包括:

  ●兩岸應繼續共同商議。這點出商議的必要性。

  ●兩岸應基於各自現行規定,尋求雙方可接受的框架,處理政治爭議,促進和平發展。這是為了強化兩岸法理「一中」的原則。

  ●兩岸妥善處理兩岸公務機關人員互動之相關問題。這是兩岸關係在政治上,「合情合理」安排後的具體表現。

  ●兩岸逐步建立涉外事務溝通協調機制。妥善處理兩岸民間團體或個人同時參與或出席國際非政府組織及國際民間場合之活動。這是承認了台北的國際空間,經由兩岸協商安排的必要性。

  ●兩岸加強涉外經濟事務的協調與合作,兩岸經濟合作早己啟動,以後則進一步邁向合作,但這不是深水區的問題,書寫在《紀要》中,似有使台灣經濟在區域整合中,不被邊緣化的努力。

  ●兩岸因應海洋問題的共同挑戰。兩岸應以前瞻性思維,超越政治分歧,盡早探究維護權益之合作途徑。顯然是為尋找雙方合作的起點。

  ●在軍事議題上,雙方可先從人道救援、災害應對處理等合作出發,探討洽簽海事安全相關協議,並為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創造條件。

  ●兩岸領導人會晤的實現,這是中共從「江八點」以來,都在努力的目標。

  ●兩岸促進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推動史觀的相互瞭解尊重與共構。

  ●最後是針對有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議題,雙方應各自展開相關作為,為兩岸和平的制度化預作準備。這就是為兩岸和平協議作努力的另一種說法。

  從文本詮釋的角度來看,縱觀這十項認知,可以簡單地依序化約為兩岸政治協商,本諸法理「一中」原則,尋找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共商台灣適當的國際空間,進一步經濟合作,共同因應海洋危機,建立軍事安全互信,促成領導人會晤,推動文化合作,簽訂和平協議。此政治議程的思考符合北京的兩岸關係政治邏輯,而北京同意使用台北所能接受的方式來表達,可以說為以後的政治協商提供某種示範的意義。

  大會發表《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紀要》是兩岸和平發展的一大勝利。這第一分由藍、綠、紅精英共同簽署的《紀要》具有民間先行,鞏固戰果的效能,具有營造氛圍,以民促官的壓力,也代表了北京具有磨合藍、綠意見,擴大統戰效果的自信。

(作者係銘傳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