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各方對決下國民黨的出路|朱駿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台灣內外的形勢都是激烈對決,這給國民黨創造了一個客觀存在的良機,既可以輕易拆穿民進黨的幻想與欺騙性,又可以重新奪回兩岸的主導權。但客觀的良機,要有主觀的能力承接發展,國民黨卻存在眼界與路線的大問題。

 

從大(國際)、中(兩岸)、小(兩岸各自內部)的格局來看,在大格局,中美激烈對抗的強度已達到建交以來的歷史高峰;兩岸之間,政府當局的交鋒已無轉圜餘地;在台灣內部,民進黨對反獨的勢力極盡圍剿打擊之能事,必欲除之而後快;三種都是對決的形勢。主角是中美與民進黨,國民黨是受災戶與旁觀者,似乎已被排擠到歷史主流之外。其實,國民黨不在對決之列,反倒是一個有利的位置。不過,要國民黨人看得到,懂得利用,才有實惠。

蔡英文已騎虎難下

1010蔡英文的講話,已與一年多前的衝「第一波」有些不同,再度重申,「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指出「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同時提出,「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表面上緩和了許多。

然而,這個表態是在大談「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不畏戰,不求戰」、「價值同盟」等脈絡下論說的。這是台獨「聯美抗中」、「以武拒統」路線的另一種包裝方式,本質上,依然是希望各方激化的形式能維持住,乃至加強,以利於自己的操弄。

台獨之路在兩蔣時期已經被封死,形勢與時間對台獨不利,美國也不支持,蔡英文兩任完全執政任期,鐵定無法完成台獨建國,應該可說明台獨的虛幻性與欺騙性。台獨已走到死路,只能追求短期利益,應該及早掉頭,以免成為笑柄,但民進黨咬牙「擊鼓傳花」往下走,根本是騎虎難下之勢。

台灣不具以武拒統承載力

台獨要成功,最大的保證就是可持續強大的武力,自始迄今,台灣不具備這個條件。如果因台獨造次引發戰爭,台灣在軍事上已經落居下風,而台灣社會也不具備承載戰爭的能力。

105日《ETtoday新聞雲》公布的民調顯示,願意「自己或自己家人上戰場」者只占44.9%,不願意者有41.9%18-19歲受訪者中願意者竟然高達96.3%。然而,在「徵兵制支持度」上,18-19歲受訪者不支持者高達87%,嚴重相互矛盾。不排除前述44.9% 願意者中,有不少只是民調中的虛擬勇者。

在最有能力與機會被徵調上戰場的20-29歲與30-39歲兩組人中,分別只有26.1%37.8%的願意者。此民調反映出,台灣人民根本沒有一戰的決心與勇氣,甚至對戰爭本質的認識嚴重不足,這樣一種集體心理素質,根本無法承受伴隨戰爭而來的嚴酷打擊。就軍事條件與社會承載力而言,台獨都是虛幻的不響炮。

同時,這對國民黨而言,是一個大好機會。

各方對決國民黨反有空間

美國曾經在兩岸力量極為弱勢的時代,操弄「台灣地位未定論」並不成功,在今天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人更沒有理由與誘因破壞《中美建交公報》中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既為歷史發展迄今的事實,也是國際自1949年以來遵守的現實。川普說了,台灣是筆尖,中國大陸是桌子,反映了美國一般人對兩岸比重的看法,將來無論誰當總統,必然無心也無力以片面手段改變此事實。否則,美國將會「公親變事主」,直接面對與中國大陸對決的壓力,將失去以極低成本玩弄台灣棋子的機會,肯定不上算。是故,「聯美抗中」、「以武拒統」都是不切實的幻想,形勢越激化,越能看出其中的荒謬與欺騙性。

再者,兩岸若發生戰事,大陸也必受國際經濟制裁,影響至鉅,後續變數難控。所以,和平發展以達統一才是實惠之路。和平的鑰匙在兩岸之間,不在中美之間。兩岸要和平必須放棄台獨,走上政治對話之路,這是民進黨做不到的,美國人也不可能代勞,只有國民黨還有客觀機會。不過,有客觀機會,不見得有主觀能力與意願抓住它。

本土化是國民黨的迷思

國民黨自李登輝以來,把本土化喊得響徹雲霄,近20年每逢選舉失利,便有本土派藉此大作文章,以為因本土化不夠,帶有中國象徵,會被輕易抹紅,所以失利。使得一些國民黨人誤認為,國民黨若能徹底本土化,走民進黨的路線,「去中國化」,便能在選戰中打敗民進黨。

國民黨地方派系全都是土生土長,這些人難道不夠本土化?他們越來越像藩鎮,割據於各縣市,不少有黑金背景,不也是輸多贏少,甚至是被民眾詬病的重要弊端之一嗎?

此外,不當黨產、政商勾結與腐敗無能,才是國民黨近6年失利的重要原因,就連被輕易抹紅也是自身難脫兩岸買辦文化的腐敗使然。是自己行不正,坐不直,給了民進黨抹紅的機會。

或許有人會說,因為黨中央不夠本土化,拖累了地方,但南投人吳敦義當主席一樣有2020的大敗。其次,如果國民黨走民進黨的路線,豈不成了冗餘政黨,如何與民進黨競爭?修憲主張廢除考、監兩院,提出「說服美國協防台灣抵抗中共」、「促台美恢復邦交」兩決議案,都是跟從民進黨的腳步,不是引起內部無謂的紛擾,就是鬧了大笑話,將來在選戰中,是能打敗民進黨,還是幫民進黨助選的機率大?

本土化掏空了黨魂與形象,六神無主,便有人出了「跟隨主流民意」的餿主意,這只會令國民黨走上盲目的低級民粹,東搖西晃,結果必然是悲劇。

本土化路線已經鬧了笑話

國民黨原先是在全中國格局與共產黨爭正統,如今卻淪落到在台灣內部與民進黨爭主流,黨內不時有放棄「中國」二字的聲音。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的兩項舔美決議案,以為能將軍民進黨,結果反被利用,全案無異議通過,國民黨幾乎把自己鎖定在民進黨跟隨者的路徑上。

對這等智商,連民進黨都大感意外。對此,美國籍國際趨勢專家方恩格(Ross Darrell Feingold)直言,「國民黨葫蘆裡賣什麼藥?民進黨會怎麼做?美國方面也看不懂,也不知道該怎麼因應。」國民黨從大格局的分庭抗禮者,淪落到現在的小格局跟隨者,令人不勝唏噓!

中國是國民黨的重大資產

國民黨要有出路,當然要在選戰中打敗民進黨,要打敗民進黨,就必須要有可以與民進黨鮮明區隔的旗幟與路線,跟著民進黨走本土化台獨、一邊倒的親美路線,只會幫民進黨抬轎子,不可能取而代之。

其次,不能跟著群眾走,而是該走在群眾的前頭,喚醒、說服、領導群眾。這必須靠穿透人心的論述,要有這種論述就必須先掌握事實向量力,從事實中凝結出堅定精準的價值理念。國民黨最寶貴的事實與價值理念,必然存在於黨過去的光輝歷史中,必須精心挑選、重新精準詮釋,賦予新時代的意義。

國民黨要卸除被抹紅的風險,首先要能根據事實,徹底揭露民進黨的幻想與欺騙性。其次,提出符合政治對話需求的新論述,教育群眾,爭取在政治對話中催生兩岸情勢的化學變化。再者,要嚴格禁絕黨內兩岸買辦文化,並不時對大陸當局的作為做出有理、有利、有節的分析,自然能爭取到民眾的認同,民進黨就難以抹紅,國民黨就能具備打綠的實力。根據事實與現實,搞好兩岸論述與操作,必能高屋建瓴,產生外溢效果。「中國」二字應該是國民黨的重大資產。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