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觀賞中國國家京據院來台公演有感|李思特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中國國家京劇院,再次帶著名副其實的鑽石陣容來台公演。這個被我和妹妹尊為「天下第一團」所演的戲,我們一場也不願錯過。於是從7月底到8月初,我們姊妹倆又一連看了六天九齣的連台好戲。
  舞台上,是個全心投入的世界。演員們從來不被觀眾突如其來的掌聲或笑聲影響,簡直像聽而不聞,完全投身於劇中營造出來的場景、時代、氛圍裡。許多複雜的人物內心世界,經由演員細膩的舉止流露出來。旁觀者若沒靜下心、一同鑽進人物的心境,便難以察覺,更別說去讚賞了。
  經過數次的現場看戲經驗,我已學會在台上的情節與觀眾的思維之間游離。我能品味出我們最景仰的團體正在如何堆疊著一個個的藝術情境,也能猜到台下的觀眾在為自己解讀出的哪些膚淺畫面而騷動。每次看戲,我都很想專注於台上,不被觀眾的情緒牽動,怎奈台灣觀眾的反應常與台上的氣氛衝突,突兀得令人難以忽略。我不禁再次思索台灣人和大陸人的文化差異。
  看中京院的戲,不管我們關注的是主角或配角,都不會後悔,因為每個人都能恰如其分地對我們訴說一套完整的故事。即便是龍套(實際上,好些跑龍套的演員在大陸都算得上能夠挑樑擔綱的主角),我也很喜歡;他們是襯托主角的功臣。在岳飛麾下的兵士,一個個慷慨、奮勇;到了另一齣戲裡,又搖身一變為猛將張飛帶領下虎虎生風的精兵、沾著「三將軍」威風而氣勢逼人的一群。台上的每位,都是活人物。
  分析了很多這個劇團所演的戲,我慢慢找出他們之所以「特別」的關鍵原因。簡言之,就是:這些演員把戲當生命來演。演員如同一面鏡子,會反映社會的現實。在他們眼裡,京劇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他們對藝術的要求,即來自於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負責。於是透過他們的演繹,京劇成了與時俱進、永不過時的文化精粹。而我們由大陸演員的氣質也可感覺到,雖然同樣是現代人,但實際上,他們更是千古不變地繼續傳承著文化血脈的中國人。
  但是觀眾席裡能理解戲中涵意的知音,寥寥無幾,而且多為年邁的老先生。他們或已無暇顧及大陸演員和台灣觀眾間的程度落差,兀自沈醉在「賞心悅目」的高水平京劇饗宴中。當多數觀眾在古怪的節骨眼上亢奮鼓譟時,這些老先生總是一語不發、直盯舞台,似乎想將自己隔絕在這樣的觀眾席之外。不知他們有無察覺,大陸演員和台灣觀眾間的交流困難,除了因為台灣人對京劇不熟悉,可還有何弦外之音?
  台灣一般觀眾看戲,不管是悲劇、喜劇、新戲、老戲,笑聲頻率跟看綜藝節目一樣,令人不敢恭維。那些反應最「熱烈」的觀眾品味不高,只看「熱鬧」,完全看不到「門道」。他們不知道,京劇最可貴之處不是其戲劇手法,而是整個藝術所傳遞的中國美。中國的美,很低調,它不會主動來找你,而是等著你有能力去欣賞了,再慢慢發覺它的典雅。京劇,乍看之下只是演戲,其實背後有著古今中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甚至是中國式的風趣。不仔細用心咀嚼、品味眼睛所看到的東西,無法體會到這一層。但普遍自作聰明、賣力自我表現的觀眾,只會拚命在花招上鼓掌,或在某些字幕打出來時哄堂大笑。多虧這種觀眾的「鼓勵」,久而久之,為他們演戲的演員定會心灰意冷,轉而改用一個個不具深度的小技巧來討好觀眾!久而久之,劣幣終會驅逐良幣!
  記得這次《滿江紅》的演出,開場便是岳家軍激戰番邦的武打場面。當演員把混戰的緊張感逐步推向高潮時,用了個很有氣氛的效果:武場寂然無聲,讓觀眾自然而然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打得不可開交的四人身上。演員一招一式來來往往,有條不紊,默契絕佳,沒有絲毫破綻。打得正絕,怪事發生了,觀眾按捺已久的笑聲竟然潰堤,和台上那咬著牙、拚著命的英雄頓成格格不入之局!當下我為台灣觀眾的反應羞得臉頰發燙。這竟是我們對劇中抵禦外侮、捍衛民族尊嚴的態度!
  觀眾看戲的心態,反映出台灣的社會風氣──顯然,誠懇是個問題。
  去年該團的一齣《趙氏孤兒》,更讓我不禁懷疑,真正的中國精神其實只還生意盎然地存活於大陸人身上,而不在台灣人身上。那天的戲,氣氛肅穆,演員態度鄭重;後來才知,他們正透過演出,敬悼剛剛過世的老師。經由他們道地而適切的表現手法和飽含中國人文精神的詮釋,一個個國之忠臣義士活現在眼前。台上一覽無遺的,同時也是演員本身的人格--誠意、正心、忠於自己的信念,這些我們平常嗤之以鼻的老古董,竟是他們做人處世奉行的圭臬!沒有價值內化,斷不能達成如此誠摯的說服力!這下我才明白,大陸的戲所以好看,在於演員是用他們擅長的「語言」--戲--發揚著中國精神;而正也是這個核心價值讓演員不斷精進,使其戲非常經看。看到傳統價值活在大陸人的血液中,並左右他們的一舉一動,令我無比震撼,並深深反省以往對這傳統價值的片面解讀,以及誠意不足的「實踐」。
  相反地,台灣人不願承認傳統思維的價值。尤其,在社會中將會愈來愈具影響力的年輕人,更是急於丟開我國傳統文化,去追隨美、日之糟粕。而如此沒有文化底子的年輕人無法去咀嚼京劇藝術背後的高明之處,培養出此種年輕人的台灣社會自然得負很大的責任。
  台灣社會若再不改變、不認同中國價值,傳統經典中的精神必將越來越不符合我們的口味,中國文化滋養出來的藝術美感也將慢慢從台灣這塊土地上絕跡。那時,再要見識道地的中國文化瑰寶,恐怕便只能往它的原生地尋求了。
(作者係在家教育高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