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上海京劇院、國光劇團尬好戲|劉祥伶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1月是個選舉月;但對喜愛京劇的戲迷來說,卻是個看戲的大好時節,上海京劇院與台灣國光劇團即將接力尬戲。先登場的上京院演出海派藝術代表作《狸貓換太子》(上、下本)、改編雨果《巴黎聖母院》的創新京劇《情殤鐘樓》,及經典老戲《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國光則集結京劇首席老生唐文華與崑曲藝術家溫宇航,推出清宮大戲《康熙與鰲拜》。聽厭選戰話題的民眾,不妨進劇場看表演藝術家如何用戲曲詮釋歷史故事。

上京院《狸貓換太子》曾在1990年代來台演出。台灣大學戲劇系教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表示當時就曾看過。她回憶,那時全套演來長達十幾本,「劇情曲折離奇、過癮至極」,不過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難免拖沓」。

時隔20年,上京院深知當代觀眾喜歡情節緊湊,已將十幾本的《狸貓換太子》精修為上、下兩本演出。王安祈認為,新編劇本更精鍊、好看,人性刻畫更深刻,眼看壞人就要遭到報應了,劇情卻突然大逆轉,難怪可以成為海派代表作,傳唱不歇。

 

用京劇演《鐘樓怪人》

 

雨果《巴黎聖母院》曾被改編成音樂劇《鐘樓怪人》,上京院則創新改成京劇版《情殤鐘樓》。著名旦角史依弘在《狸貓換太子》裡飾演寇珠,到了《情殤鐘樓》,搖身一變為「異國的歌唱精靈」。

王安祈說,史依弘原本攻刀馬旦,以武戲《火鳳凰》走紅,因身手矯健、敏捷,有「彩色旋風」封號。她說:《情殤鐘樓》裡的史依弘「不是安靜的青衣」,戲裡不只有京劇的唱念與身段,還融合了民族舞蹈,轉起圈來,真是名不虛傳的「彩色旋風」。

王安祈表示,看過音樂劇《鐘樓怪人》的觀眾,可在《情殤鐘樓》看到不同於西方,取材無顧忌的海派風格。「海派藝術的特點在於勇於追求創新,劇情高潮迭起,演員表演生動,情感淋漓,不管是老戲迷或是年輕觀眾,都能得到不同的看戲樂趣。」王安祈說,相較於北京的京朝派規範嚴謹,講究「不食人間煙火氣」的意境及演員的氣度;海派藝術更接近現代的戲劇觀,一定能滿足戲迷的聽覺及視覺。

 

康熙、鰲拜人物立體化

 

國光大戲《康熙與鰲拜》,則一改國光過去幽微細膩的女性主題,展現豪強的雄性風格。王安祈特選原由大陸編劇家毛鵬所創作的清裝時事京劇《康熙出政》作為原創藍本,但是交由劇團助理研究員林建華,進行大幅度的重新修編。

一般史書記述康熙與鰲拜的故事,多描寫少年天子康熙親政後,與權臣鰲拜展開的君臣之爭。這兩位歷史人物在史書記載下各有形象。康熙,曾被譽為史上四位「千古一帝」之一;而鰲拜有說是「老臣謀國」,迫於形勢逼人而謀篡;也有說鰲拜就是傳統形象中結黨營私的跋扈之輩。不過,林建華認為,若以這種角度詮釋此兩位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太過平板化、窠臼化了。」

林建華指出,才14歲的康熙,面對老臣鰲拜有意謀反,政局陷入驚濤駭浪,堪稱「沉著以對」,在心機方面屬「天縱英明」型。康熙吸收鰲拜安排的「間諜」虎爾哈,一路操弄臥底、反臥底於掌中;並假遊戲之名組織「布庫戲」、暗中備武,均出自其心機算計,最終得以如願扳倒權臣鰲拜。

女人的心機常用在感情控制,男人的心機多用在爭取外在權勢。」林建華觀察表示,男人耍心機最常用的兩招,一招是如香港黑幫電影《無間道》,深入刻畫了臥底及反臥底;另一招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他以康熙、鰲拜為例,「兩人都想扳倒對方,表面客客氣氣,甚至互相請罪,就像馬王一樣。」

 

「朕知道了」添趣味性

 

導演李小平強調,鰲拜不是一開始就想謀朝篡位,而是在周遭眾人慫恿下,才踰越君臣界線。因而特別要求林建華為鰲拜加寫一段勇士歌」,呈現其戰功彪炳、被封為「滿洲第一巴圖魯(勇士)」,身為三朝元老、最終英雄末路的悲劇感。

王安祈也表示,林建華除寫透男人心機,也深度體現出歷史人物的心路歷程,例如描寫鰲拜奪權的出發點,其實心存穩住滿人的政局,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處,跳脫傳統奸臣「壞到底」的一貫窠臼。

康熙、鰲拜分別由小生溫宇航、當家老生唐文華詮釋。唐文華在表演上揉合老生與花臉行當的特色,呈現出更為立體的角色情感。溫宇航為戲瘦身,以求內外在皆能表現少年有志的天子。

康熙與鰲拜相鬥故事,曾被金庸改寫為小說《鹿鼎記》,後更改編為電影。林建華除加深鰲拜的戲分與心理變化層次,還特地增加一名小太監「小桂子」角色,讓丑角上場插科打,連電視劇經典台詞「朕知道了」都將在戲中出現,沖淡全劇的嚴肅感、悲劇性。 

 

(作者係文化工作者)

 

 

上海京劇院《狸貓換太子》(上、下本)、《情殤鐘樓》、《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

11月3日至7日(台北國家劇院)

 

國光劇團《康熙與鰲拜》:

11月28日至30日(台北城市舞台)

104年1月3日(台中市中山堂)

104年1月10日(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