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東京大學與早稻田大學一遊|古蒙仁 在 Facebook 上分享!

5月下旬,我曾有一趟短暫的東京自由行。最大的收穫便是走訪了日本兩所頂尖的學府,那就是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我雖無緣就讀,卻衷心嚮往,此次偶然入內參訪,也算了卻我一番心願。

 

 

東大在日本首屈一指

 

東京大學共有5個校區,校本部位於東京都文京區本鄉,故又稱為本鄉校區。前身是幕末時期創辦的「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學校」。明治10(1877)二校合併,成為文部省管轄的官立東京大學。初期僅設法、理、文、醫四學部及預備門。改制大學後開始使用現名,之後曾更名為「帝國大學」及「東京帝國大學」,簡稱「東京帝大」或「東帝大」。

昭和22(1947),二戰結束後再度更名為東京大學,二年後改制為新制國立大學,是日本第一所以現代學制成立的綜合大學。創校140年以來,一直執日本學術界牛耳地位,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學府,在世界大學的排名榜上也名列前20大。因此,日本學生都以考上東京大學為奮鬥的目標,也以能出身「赤門」為無上的榮耀。

所謂赤門,是東京大學本鄉通側的一個大門,建於文政10(1827),原為加賀藩的御守殿門,因御守殿門皆漆為朱紅色,「赤門」即為御守殿門的俗稱。依日本習俗,御守殿門一旦受災損毀,便不能重建。東大的赤門是唯一留存的御守殿門,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曾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因此赤門也成為東京大學的象徵。

進了赤門,沿著林蔭大道前行,便可看到文學院、醫學院、圖書總館、人文社會學院、安田講堂等典雅的建築。步行穿梭其間,使我感受到學術殿堂的恢宏氣息,也見證了過去我經由閱讀而熟悉的這些建築;其中又以「安田講堂」最為著名。

它是「安田財團」創辦人安田善次郎所捐贈,由建築名家內田祥三設計,於大正14(1925)完工。1970年代爆發學運時曾被學生占領,史稱「東大安田講堂事件」。事件發生後長期荒廢,直到1994年修復完成後才再度啟用,二年後被日本政府登錄為有形文化財,與赤門同為東大的象徵。

東大還有一個私房景點「三四郎池」,取自夏目漱石著名的小說《三四郎》,是校園中一處幽僻靜謐的水池,學生課餘喜歡來此悠遊散步,享受大自然的野趣。此外,東京大學以銀杏作為校徽,秋天時銀杏大道滿遍黃葉,已成了校園內最著名的風景。

140多年來,東大為日本培養出最優秀的學者、作家乃至首相和大臣,包括16位總理大臣、9位諾貝爾獎得主,如川端康成、佐藤榮作、大江健三郎等人,成就廣受世人注目,也維繫了它在日本學術界崇高的地位。

 

早稻田是日本私校龍頭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最著名的私立大學,與東京大學同樣蜚聲國際,校址位於東京都新宿區,二校相去不遠,只要換乘二趟地鐵就可到達。出了東大校門,我當然要順道前往一遊。

早大的創始人,是明治維新時期的開國元老、前內閣總理大臣大隈重信。他因發動政變而下台,與小野梓、矢野文雄等政界人士共同組成立憲改進黨,為了推動黨務,亟需培養領導人才,乃於明治15(1882)在東京府下早稻田,創立東京專門學校。由於校務發展迅速,於明治35(1902)經政府認可,升格改名為早稻田大學。

大正2(1913),大隈先生宣布「早稻田大學教旨」,以追求學術獨立、學術靈活應用、造就模範國民為建校的宗旨。之後15年,學校重大的建設次第展開,先後完成了大隈講堂、大隈庭園、坪內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而於昭和24(1949)成為新制大學,奠定了百年發展的基業,在學術上取得私校龍頭的地位。

早大培養了眾多文學、藝術、政治、經濟領域的人才,小說家村上春樹、世界花式滑冰冠軍羽生結弦、演員藤木直人等等,都是早大畢業的。校友組織「稻門會」更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校友會。包括福田康夫及野田佳彥等7名日本首相,都是早大的畢業生。此外,民國初年的中國留學生宋教仁、張善與、廖仲愷、陳獨秀、李大釗等人,也都是畢業於早大的校友。

大隈講堂矗立於早大正門口,以早大創校者大隈重信命名。尖塔的設計十分醒目,也使得大隈講堂成為早大的地標。大隈庭園位於講堂旁步,占地遼闊,綠蔭垂覆,除了學生社團會在此活動,也是遊客賞楓、賞櫻和野餐的好地方。

校舍巍峨,莘莘學子在課堂間川流不息,臉上流露著自信與青春的光輝,我悠遊其間,處處是書香味,百年精華盡在其中,當然令我流連忘返了。

 

(作者係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