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兩岸交流30年下的政治關係|楊開煌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交流30年來,發展出歷史上任何國家在分裂的情況下最頻繁的交流。然而,因兩岸相互政治定位未明,使得政治關係一直不正常。兩岸必須透過政治談判,確定政治關係,台灣社會的集體焦慮才能得以化解。

 

 

開放探親的政治意涵

 

   30年前蔣經國總統終於開放兩岸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這是一個以「人道」為名的政治決定,以當時的國共關係,個人有理由相信,這是蔣經國,一方面為保衛中華民國的台澎金馬,另一方面呼應鄧小平的和平統一訴求,所做出的合理回應,兩岸從此開展了共同締造國家「和平統一」的政治新工程。和鄧小平設想不同的是,蔣經國從民間交流開始。在蔣看來,兩岸的民間社會融合了,兩岸當局自然必須順應民心,和談統一,此一路徑是以穩健的兩岸社會的「合」,去推動政治的「和」。

可惜天不假年,蔣經國驟然撒手之後,兩岸關係的走向變成大陸追求和平統一,台灣追求和平狀態。之後的兩岸政治關係,是圍繞在和平統一與和平狀態之間的鬥爭,而30年來,兩岸的政治關係就是,台灣不論藍、綠領導人都在偏離統一的情況下經營和平,而北京不斷地將兩岸關係拉回「和平統一」的主旋律。

 

兩岸圍繞「和平」的鬥爭

 

自1980年代起,對於作為手段的「和平」,北京方面曾經試過「和談」、「交流」,如今是「融合」,

「和談」最大的困難有二,一是相互如何定位;二是兩岸的互信和誠意;此一問題在1980年代僅僅是試探和思考,到了1990年代不得不談了,才委託中介團體代表公權力談判,不過雙方發生過三次原則性的爭議:1992年的「一個中國」、1995年的「海峽中線」、1999年的「兩國論」。

1992年的那次談判後,因雙方透過傳真,取得共識而得以復談,後二次可以說是台灣惡意攪局,談判無疾而終。當年最嚴峻的事件,是美國批准李登輝以私人身分訪美,致使兩岸達到瀕戰邊緣。因此,1990年代的兩岸「談判」對兩岸政治關係而言,基本上只是開啟了兩岸的正式接觸,在協議方面,基本上一事無成。

新世紀之初,台灣的政黨輪替,這是兩岸之間前所未有的變化,陌生加上敵意,兩岸關係進入相當脆弱的階段,頓失所有的共識,政治關係嚴重倒退,全面陷入逆境,所幸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挺身而出,開啟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破冰會面,成功地緩和情勢,打開僵局,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陳水扁從此無法搖撼和平的大局。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在2005年既有的互信基礎上,兩岸的談判十分順利,也交出了積極的成績單,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比較順利,結果外則引起美國的干擾,內則遭遇台獨政黨的污蔑,其後,縱使北京開放陸委會與國台辦首長直接談判,兩岸領導人會面等重大的政治突破,依然無法改變兩岸關係減速的事實。

蔡英文掌權之後,再度否定「九二共識」,兩岸各級談判不得不停止,兩岸官方談判作為維持兩岸和平統一的手段,完全受阻了,短期間也沒有恢復的可能。不過,北京方面開始對政黨輪替採淡然態度,以不變應台北的亂變,收回兩岸互動,轉為北京主導,使得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無處著力。

 

民間交流出現若干問題

 

「交流」則是兩岸自1987年11月以來,由官方開啟,兩岸民間,尤其是台灣的民間大力推進,特別是兩岸的經濟交流,儼然形成了中華市場,利益糾葛已經難以分開。兩岸的交流確實讓台海之間呈現出和平的曙光,而且兩岸民間交流的不斷增量,也是兩岸30年來和平的重要憑藉和保證。然而,也出現若干根本性的問題:

一是兩岸之「異」被大大地凸顯,兩岸之「同」反而不被珍惜,加上島內台獨政客、媒體和學者的惡意渲染、擴大、扭曲和利用的操作下,於是兩岸交流社會互信,明顯下降。因此,「交流」的結果是朝著兩岸分裂現狀的固化發展,此一趨勢在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後更加明顯,而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兩岸人民相互不滿,更威脅到兩岸和平。

二是自李登輝以來,台灣的高、中、小教育不斷地進行「去中國化」,之後歷經陳水扁的強化,馬英九的忽視,到蔡英文全面深化台獨教育,當代台灣從各家的民調結果,都顯示台灣民眾對中國陌生、無感。這使得中國的崛起、強大,變成「外國」,與台灣無關。換言之,交流一方面是兩岸和平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存在和積累破壞和平統一,威脅兩岸和平的因素,在兩岸交流中,特別是青年的交流,應增加較多的未來元素,透過未來喚醒台灣青年當代的疏離,則在中國崛起的大趨勢下,才有可能創造和重塑未來新的兩岸政治關係。

 

推動融合發展應注意事項

 

「融合」是習近平於2014年在廈門提出的,其後逐漸形成一套有論述力的新策略,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融合」發展是習近平在對台工作上,為收台灣民心所提出的策略方向,確實也可補救前兩者的不足。「融合」是以統一為目的,有意義的交流手段。至於如何「融合」,北京提出了「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構想,再加上之前提出的所謂「準國民待遇」的作法,以及提供台灣青年赴大陸創業、就業、生活的種種優惠和便利辦法。之後可能再從文化、思想方面推進兩岸的融合發展,甚至也有報導指出:「在未來若條件成熟,或許也可考慮讓長期居住在大陸的台胞,享有適度的政治參與空間。」

綜合來看,由於台獨政權無力引領台灣的未來,北京的「融合」發展策略,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發展,肯定對台灣人民,特別是台灣青年,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參考當前的情勢,也令人有以下的憂慮之處:

第一、北京方面的政策一定要有唯物辯證的分析。沒有具體、到位、細緻的分析,不可能有切中人心的政策,用通俗的說法,有想法更要有作法,有原則更要重細節,融合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嚐試,必須由兩岸的有識之士、有心之人,長期、定期共議,有謀有策,逐步調整,積累成果,才能見效。

第二、北京當前的作法基本上是提供便利和利益,其實以往的對台工作並非完全沒有,但關鍵在於,如果台灣的人民和青年不去大陸,則此一策略,必然無從收效,因此,如何使在大陸得到融合發展的效益外溢和擴散,讓不去的人願意去,或必須去、不得不去,這才是融合發展成敗的關鍵。

第三、台灣青年若對中國大陸疏離、不喜歡,甚至討厭,就算被迫登陸去賺錢,去中國只是工作,台青登陸只是發展自己,而不是去被中國「融合」,造成登陸的台灣青年在心理上會有極高的抗拒意識,甚至在中國大陸工作、生活,但依然無法融合,因此大陸必須進一步研究、認識這些年台商政治面貌的變化,才能真正做好兩岸融合發展的工作。

總之,當前的兩岸情勢為「政治對抗、經濟融合」,在台灣已經塑造完成新的民族主義之際,「融合」可以發展理性的「利益層面」,但動搖台灣民族主義的、感性的「認同層面」是有難度的,只有在兩岸政治格局確定之下,才有可能轉換。

 

結語

 

兩岸交流30年來,兩岸之間開啟過各個層級的談判,甚至兩岸領導人的會面;兩岸之間,發展出史上任何國家在分裂情況下,最頻繁、最密切的交流,然而在兩岸相互政治定位未明的情況下,政治關係一直不能正常,反而時時威脅兩岸和平,淡化兩岸交流的紅利,打折兩岸融合的進程。

未來的30年,兩岸勢必透過政治談判,確定兩岸的政治關係,台灣的不確定性才有歸宿,台灣社會的集體焦慮才能得以化解。更重要的,兩岸政治協議才是兩岸融合發展,邁向和平統一的有力保證。

 

(作者係本刊主筆、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