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美國海軍成為世界首強,無論在軍艦數量、總噸位數、科技或人員訓練方面,均為世界第一。構成美國海軍強大的戰力固與航空母艦有關,但航母周圍的護衛艦、驅逐艦戰力同等重要,其中伯克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的重要兵力。
開發背景及性能諸元
為有效建立航母戰鬥群的防空戰力,第一艘「伯克級」驅逐艦於1991年正式服役。美國海軍傳統上以航母作為組成中心,周圍依序由驅逐艦、巡洋艦、核子潛艦所構成,因老舊的「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無法勝任海上日益複雜的作戰環境,美國海軍認為有必開發一款專門在海上防空作戰的驅逐艦,「伯克級」驅逐艦就是在該背景下誕生了。
伯克級驅逐艦的艦長約為153.77公尺-155.448公尺,寬約20.4公尺-20.239公尺,吃水約在9.3公尺。最快速度約為30節,成員包括軍官與士官,員額在347人-370人之間,依照不同時期的型號,早期的伯克級神盾艦Flight 1/2因沒有直升機甲板,故無法停靠直升機,後期的Flight 2A因能搭兩架反潛直升機,故反潛作戰能力較強。
發射系統為Mk41「垂直發射系統」(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武裝以標準系列防空飛彈為主,按照不同型號的伯克級,其彈藥數量約在90-96枚之間,兩具20mm方陣快砲,6枚Mk系列的魚雷;除攜帶防空飛彈與反艦飛彈外,戰斧巡弋飛彈也在攜帶清單中,伯克級驅逐艦不但能執行一般的防空、反艦、反潛作戰外,對於打擊陸地目標同樣能夠勝任,在歷次波灣戰爭中更是美軍主要的先發者。
批次/型號及衍生型號
伯克級驅逐艦從1991年首艘服役後,陸續推出多種衍生型號,包括:Flight I構型、Flight II構型、Flight IIA構型與Flight III構型,排水量也從8,315噸提升到9,800噸,美軍現役的數量有68艘,後續的Flight III構型的開工進度仍得視國防預算而定,但伯克級是美軍未來1-20年內主力戰艦的事實則不會改變。
因伯克級神盾艦在波灣戰爭、阿富汗戰役中表現卓著,因此有許多親美國家及美國盟國採購,或根據伯克級戰艦上的神盾雷達進行改造。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金剛級」護衛艦、「愛宕級」護衛艦、「摩耶級」護衛艦等均採用神盾雷達系統,雖然整艘船的外型與美軍伯克級神盾艦有些許差異,但整體作戰效能與偵蒐能力不相上下。南韓海軍為強化自身的海上實力,一方面要不受北韓導彈干擾,二方面要與日本競爭,南韓海軍也開發出屬於自己的神盾軍艦,「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就是一個顯著案例。
其他國家,諸如西班牙海軍的「阿爾瓦羅·巴贊級」巡防艦F100亦採用神盾作戰系統,挪威海軍的「南森級」巡防艦也採用該系統的作戰艦艇,澳洲的「荷巴特級」驅逐艦與加拿大未來的水面作戰艦,同樣都採用神盾雷達系統。
有獨特的防空雷達
伯克級驅逐艦最引以為傲的在於艦上防空雷達,也就是神盾戰鬥系統,該系統為全球第一種數位化的艦載戰鬥系統,也是美軍現今最為重要整合作戰系統,主要是應付對手大量的飽和攻擊。
神盾系統最為重要的在於,顯眼的「AN/SPY-1被動電子相位陣列雷達」,對目標的最遠探測距離大於325公里,最新的神盾雷達型號為「AN/SPY-6主動電子相位陣列雷達」,最大偵測距離超過400公里。後期的神盾雷達更具備掃描、偵測、與追蹤彈道飛彈、衛星的實力,晚近的標準3、4、6型飛彈更是攔截主力之一。
整套神盾雷達總共有4片,呈現6角形,能同時處理多個目標物,從目標發現到攻擊最快約15秒,因同時能追蹤超過200個目標,艦上的標準2型防空飛彈便成為防空主角,無論是對付前蘇聯大量的反艦飛彈,或維持美軍的海上力量,神盾系統為美軍最重要的防空雷達,更是各國海軍爭鋒效法的雷達型號。
反艦、防空與巡弋飛彈
美軍的伯克級神盾艦基本上攜帶八枚反艦飛彈,具體型號為RGM-84魚叉反艦飛彈,射程約在130公里上下,RIM-67標準二型防空飛彈的射程約在120-185公里,對來犯敵機或飛彈皆有攔截打擊的能力。戰斧巡弋飛彈的射程約在2,200公里,因具備地貌飛行能力,因此飛行高度低,不易遭到敵軍雷達偵測,是美軍歷次波灣戰爭中的先發者。
為執行艦上的「點防空」作戰,伯克級神盾艦會安裝兩座方陣快砲系統,主要功用在於當艦上的長程防空飛彈無法攔截敵軍殘餘飛彈時,除了艦艏的艦砲會執行砲擊外,方陣快砲透過攜帶的20mm的砲彈會攔截敵軍飛彈,這是艦上最後一道的反制作為。
結語
美軍伯克級神盾艦為世界最優異的艦種之一,許多國家皆有意仿效,中國大陸已按照美軍神盾艦的雷達規格進行仿製、開發,因效果不錯,正式成為大陸海軍現階段與未來的艦上雷達系統之一,著名的O52C、052D與055型驅逐艦即為代表,對未來的海上防衛更有實質把握。
(作者係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