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擴大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合作空間|李彬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14年台灣太陽花學運已經過了一年,年輕人從一群政治冷漠的群體走向政治舞台,對兩岸關係產生一定的衝擊,也引起兩岸重新思考台灣年輕世代的訴求。

台灣年輕世代不應該因太陽花學運被污名化或貼上「反中」的政治標籤,要看到青年在回歸現實生活後,對大陸態度的變化和發展。兩岸應該以務實、寬容與理性的方式,回應台灣青年對兩岸和平紅利的公平、合理分配的訴求。

 大陸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年交流」。3月29日適逢台灣青年節,TVBS「中國進行式」第200集節目公布「台灣青年西進大陸就業民調」結果:台灣20至49歲青壯年,有過半數認為,在大陸就業的薪水與發展較台灣好;三分之一的青年想西進大陸發展。該數據顯示,後太陽花時代,台灣青年對大陸觀感度的好轉,對兩岸就業創業領域合作的利益訴求,主要緣於以下兩點:

大陸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3月13日會見國民黨青工總會大陸參訪團一行時表示,「為台灣青年人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提供更多舞台和機會,為他們來大陸就業創業營造寬鬆的環境」,表明大陸對台灣青年利益訴求的重視與回應。而大陸企業界更是積極作為,無論是去年12月,馬雲在「兩岸企業家台北峰會」上「向台灣企業家呼籲,要將機會交給年輕人」、「計畫成立一個基金,來幫助台灣年輕人前進大陸」的表態,還是今年3月再度赴台,帶豐厚「伴手禮」 投百億新台幣挺台灣青年創業。總之,大陸在政策、資金、人才、輿論等方面營造的良好環境,充分展現了大陸願意與台灣青年分享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

台灣現實環境迫使青年人須向外尋找機遇。受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衝擊,以及台灣自身融入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步伐緩慢等因素,台灣經濟發展愈加困難。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失業率高居不下、青年的薪資長期處於22k的狀態,人才外流現象明顯,台灣年輕人用「鬼島」表達對現狀的不滿。後太陽花時代,台灣年輕人的就業問題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而這樣的環境顯然削弱他們就業創業的積極性,迫使他們轉向更好的就業與創業條件的環境和機遇,大陸自然成為有吸引力的就業創業目的地。

總之,後太陽花時代,大陸官、民、企等各方面都在以包容的態度、務實的方式,積極回應台灣年輕世代對合理、公平分配兩岸和平發展成果的訴求。只有將台灣青年的就業創業發展利益納入兩岸利益共同體中,不斷拓展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合作空間,才能增進兩岸青年之間的心靈契合,拉近彼此的距離,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碩士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