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有人願意為台灣(共和)國犧牲嗎?|俞劍鴻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在台灣,沒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房地產被一場尚未結束的內戰所摧毀,也不願意自己的財產受到戰爭餘波導致的惡性通貨膨脹所吞噬。尤其,如Elizabeth Freund Larus最近在IPP Review上撰文指出,如果蔡英文政府不能處理好軍人的退休金改革,許多軍人會覺得被政府出賣,甚至改而效忠對岸。

回顧歷史,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有不少統一的模式出現,例如(1)北平談判模式:始於1948年12月,基本上是和平解決;(2)上海模式:1949年5月12日擁有42萬部隊的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只進攻寶山區,並保持其他地區完整,經過16天的戰鬥上海解放了,全市沒有停電和停水;(3)海南島或全面進攻模式: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橫渡瓊州海峽,成功地攻克中國第二大島。

最近我訪問上海期間,一位政治觀察家張克文兩次跟我談到:北京只需把解放軍海軍部署在台灣水域,要求任何想離開台灣的人必須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要求在台灣註冊的船隻必須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旗幟,才能航行到其他國家和地方,就可以解決台灣問題。

對於蔡英文政府,當前唯一明智的作法則是儘早和北京政府展開談判,簽署雙邊和平協議,從而一勞永逸地結束內戰。

談判當然意味著雙方都必須妥協。I.William Zartman和Maureen R. Berman在1987年主編的《50%的解決方案》,至今仍有參考價值。我15年前發表在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的文章中,建議由中華民國海軍巡邏至大陸沿海的領海,乃至基點基的整個台灣海峽,作為與中共簽署和平協議的交換條件。今天我依然以為,北京應按照「九二共識」,同意中華民國海軍巡邏整個台灣海峽,但兩岸的空軍仍應維持台灣海峽中間線。須要記住的是,當年處理港、澳與涉台事務的錢其琛,在李登輝擔任總統前後都稱,兩岸的軍隊為友軍。

2017年5月,首次看到大陸官方報導承認,1976年12月中共海軍東海艦隊潛艇22支隊252艇,從浙江寧波大榭島出發,「首次秘密遠航30晝夜,突破了第一島鏈,開創了中國海軍潛艇進入太平洋進行戰備的先例。」2016年12月,遼寧號航母及其由護衛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小型艦隊,首次穿過台灣和日本沖繩之間,進入太平洋公海進行演習和訓練。2017年4月,解放軍自行研究與發展的航母下水,並可能在將來穿越台灣的東部海域,顯示解放軍有保衛國家主權的實力。

我們絕對不能忘記美國南北內戰的結果,亦即美國北部和西部變得更富裕,而曾經富裕的南部不僅有26萬軍人陣亡,而且戰後有一個世紀相當貧窮。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僅有兩次南方人打敗北方人。美國內戰歷史學家E. Merton Coulter曾指出,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失敗的原因是,「人民沒有足夠的意願努力和足夠的持久去贏得勝利。」這個決定性問題也適用於台灣的分離主義者嗎?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係金門大學一點理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