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為一本超過550頁的書寫書評,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果這本書正好又是你的老師的作品,那這個書評更是難如登天!
蘇起老師這本《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光是看書名便知,這是一個有關兩岸關係,全世界最難理清頭緒的關係,20年的變化過程。蘇起老師則是因其兼俱學者與官員身分、縱理理論與實務之便,把這個經緯萬端的走勢舉重若輕地放在550頁中。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在未來一段非常長的歲月中,想要了解冷戰結束後,到台灣二度政黨輪替前,這一段時間內兩岸關係的變化,蘇起老師這本書,必然是不可或缺的經典。
這本書所用的資料非常多,僅是註解就高達600個。但引用數據非常清楚,例如台灣與鄰近亞太國家經濟發展的相關數據;而且對一些原先台灣社會中似是而非的說法提出清晰的觀點,例如,中共隔海對台部署飛彈,在陳水扁時期一直被扁政府用來證明中共對台灣人民的敵意;但從來沒有人很清楚地把部署飛彈的前因後果講清楚;本書旁徵博引,用數據很清楚地告訴讀者,是因為李登輝訪美。
其實,在李登輝訪美一事上,本書給了一個公平的評價,書中說,台灣人民「在乎的是,這是中華民國元首第一次訪問美國,李登輝為在台灣的人爭了一口氣。光憑這件事本身,李登輝就收割了幾年來台灣民主化與務實外交的豐美果實。他的光環遠遠蓋過許多其他曾在這兩大工程上犧牲奉獻的人。」這段話所要講的是,李登輝為了打破他本人對林洋港的承諾,不競選「第一個台灣人總統」,一定要一有個耗費再多資源、成本,也在所不惜的眩目光彩,才能夠打破八大老所見證的政治承諾。所以,李登輝不惜一切代價地訪美,卻種下了台灣漸次衰敗的深遠根由。
現今兩岸關係中,影響最為深遠,但卻一直未完整浮上檯面的,就是李登輝所搞出的「兩岸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就是一般所指的「兩國論」。這個從1999年7月9日被李登輝公開後,一直到現在還陰魂不散的東西;對憲法的傷害,對兩岸關係的傷害,對美國與兩岸之間關係的傷害,都是罄竹難書。本書大概是目前為止,把這段幾乎令兩岸兵戎相見、把美國拖下水的「兩國論」的來龍去脈,鈎勒得最清楚的著作了。其中包括「兩國論」的緣起、何人所草擬、包含內容、意圖與事後的發展、在外交上的配套,乃至在隨後修憲上的意圖作法,以及可能的後果評估。
其實,情況還不止於此,當時被各方否認的情況也在書中一一還原現形。其中甚至包括美國在台協會已經開始進行撤僑準備計畫。「兩國論」所引爆的嚴重後果,到現在,都還極少為外人所知。
本書在這個面向上,早已超出「紀實」的範疇,而留下了一段相對完整的史料,讓後人可以在了解兩岸關係,乃至東亞安全結構的過程時,有一份彌足珍貴的資料可依循。
在李登輝之後的陳水扁時代,兩岸關係的發展,完全受到蔡英文所主導的所謂「國家安全網」的抵制。這個大致是沿襲李登輝「兩國論」的概念,進一步發展,希望把「兩國論」全面具體落實執行,從主權論述到行動綱領都齊全;希望能夠包山包海,用政府的力量,去全面管控兩岸關係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要用官方的力量管控一切。此一作法與意圖,外界迄今可能都並不清楚,但這對台灣早早退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卻有高度的關聯性。本書對此也有清晰的解釋。
最重要的是,蘇老師在本書裡,提出一個完整的觀察架構(這個架構並非在本書裡首度提出,而是在本書的前一個版本,名為《危險邊緣》書中首先提出,但本書做了大量的修補,使其更為完善)。這個架構是用十條交錯相互影響的脈絡,來觀察陳水扁時代的兩岸關係。其中五條是「兩國論」的建議執行,另五條則是在「兩國論」的基礎上,更往前行。掌握了這樣的一個架構,可以把扁時期爭議不休、錯綜複雜,且令人眼花撩亂的兩岸關係做一個清楚的歸納;從意圖到結果。
在寫此書評的當下,貴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過去20年兩岸關係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清楚地呈現。從這個角度來看,蔡英文的確欠大家一個解釋;從過去到現在,她到底做了什麼?而就未來,她的意圖,是要把台灣帶往哪裡去?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