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兩岸特色理論體系建構芻議|朱松嶺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關係發展是一個實踐和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2008年,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的良性軌道,形成了解決兩岸問題的新局面,也使得兩岸特色理論體系逐漸成形。這一理論體系將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逐步深化、細化,成為具有兩岸特色的國家統一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中國轉型工作的繼續

自鴉片戰爭西方國家用槍炮打開中國大門,中國的命運就與世界格局的變化密不可分。能夠影響中國命運的所有決策幾乎都與列強有關,兩岸關係也不例外。1949年,由於國共內戰而造成的「政府繼承未完成」狀態延續至今,與超級大國插手緊密相連。回顧大陸對台政策不難看出,國家統一戰略一直是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服務於整個國家在大國博弈中的總體考量,服務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全盤戰略,服務於中共從革命黨到執政黨角色轉變的戰略規畫,服務於以中華民族復興為階段性戰略目標的價值觀體系。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科學論的提出、發展、完善與具有兩岸特色的國家統一理論,更服務於國家發展統一戰略,是具有全局性特色的局部性問題,也是具有階段性特色的終局性問題。兩岸特色理論體系的架構,恰是涉及台海問題的重要理論體系,是整個國家發展理論系統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

中國大陸解決國家統一的指導思想是「一國兩制」,這是1979年以來大陸對台工作的主線。所有對台思想、政策均立足於此點。「一國兩制」台灣模式不同於港澳模式。港澳模式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而台灣模式的「一國兩制」,「一個國家」則定位於民族主義基礎之上的一個中國法律框架,「兩種制度」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並存。這種統一方式是誰也不吃掉誰的統一,其精髓是「求同存異」。兩岸整合的目的是在「一個中國」框架基礎上,政治、經濟相對獨立的合作與融合,即用「一個中國、兩種制度」的方式,解決兩岸的政治對立的有機組成部分。

民族主義重在「求同」。自晚清以來,民族主義就已經成為中國思想界和思潮的重心之一,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更是高舉民族主義的大旗,並將其列為三民主義之一。辛亥革命之後,現代中國民族主義已經在中國生根;抗日戰爭中,民族主義成為中國不亡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力量。中山先生將「民族建構」(nation building)與「國家建構」(state building)二大工程同時並舉,把「集體自由」與「個體自由」相結合,這正是中國百年來所追求的現代性的卓越表現。兩岸雖因國共內戰導致政治對立六十多年,但中山先生所宣導民主的民族主義,依然在兩岸具有巨大號召力。而且,在兩岸尤其是台灣的法律框架內,三民主義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大陸以民族主義作為統一的訴求,恪守「一個中國」框架,具有非常強大的理論號召力和責任倫理。正因如此,台獨分子才催生和發展出「台灣民族主義」,妄圖以此對抗中華民族主義及「一個中國」框架。因此化解「台灣民族主義」和獨立意識,是未來進一步落實「一個中國」框架的必要步驟。

兩種制度重在「存異」。兩種制度並存是大陸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與台灣的資本主義制度並存,並不因為兩岸消除政治對立、實現統一,而改變兩岸民眾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國家統一要解決的只是雙方的政治對立。但因台灣在憲改後,逐漸用直接民主方式實現「中華民國在地化」,政治對立的解決必須考慮到台灣現行制度規定及民眾意志。

解決「似國非國」問題

「整合」是兩岸特色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兩岸關係問題的外因是美國干涉,內因是兩岸自身的統一欲求。在當前外因制約作用依然強大的情況下,欲整合兩岸力量,突破內因是國家統一的重要工作。因而,整合成為整個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兩岸特色的組成部分。

兩岸特色,有正面表述和負面表述兩種方式。負面表述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李鵬教授的闡述,他重在說明涉外事務中「兩岸特色」的實踐特徵:一是兩岸的外交機構均不處理涉及兩岸之間的事務;二是兩岸在建立外交或邦交關係時均不接受「雙重承認」;三是台灣不能參與聯合國或其他需要主權國家身分的國際組織;四是台灣可以適當身分參與國際經濟文化或其他領域活動;五是兩岸都要考慮到兩岸與對外關係的協調平衡發展。這一闡述清晰地指出兩岸在處理主權對外最高權問題上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正面表述有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的闡述。他指出,兩岸在和平發展階段的互動,充分體現出兩岸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事務,在不斷變革中共同發展的特徵,這就是「兩岸特色」。劉震濤進一步闡述「兩岸特色」的內涵為:第一,指兩岸事務是一種特殊的國內事務;第二,是用務實靈活的方式超越政治對立,謀求共同發展;第三,兩岸關係是兩岸同胞大家庭內部的兄弟關係,凡事不要斤斤計較,而要互諒互讓,換位思考;第四,是面對兩岸差異存在而形成的複雜、甚至是尖銳矛盾的局面,為推動和平發展,我們採取科學、理性和實事求是態度的策略性做法;第五,是在兩岸和平發展中把促進和平統一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繫起來,在和平發展中追求和平統一。當然,還有諸多先進學者對兩岸特色理論作了各方面的探討。

筆者認為,所謂兩岸特色,應該就是兩岸關係的「似國非國」。「似國」是說,只從表象上看,兩岸各自分別具有「國家」的某些特徵;「非國」是說,深入研究兩岸關係的法理關聯、實際問題,兩岸實質上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國家內的政府繼承未完成狀態。只是這個狀態持續的時間太久了而已。

整合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資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方位交流、融通,達到互諒互讓,維持一國架構,並解決「似國非國」問題,最終實現國家統一。

理論體系正在發展中

基於和平發展的兩岸特色理論體系正在生長過程中,它還包括兩岸特色理論方法論、人民主權論、認同論、程式論、兩岸平台論、涉外事務論、司法制度論等諸多組成部分。這些都是兩岸政治關係向縱深發展,在事務中逐步延伸出來的理論,是對實踐的總結和提升,是對未來的展望和建構。

由於思路的轉換,大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改換為建構主義,也就是以談判代替對抗,以交流增進理解,以利益化為融合。兩岸在認同方面將日益趨同,這將對於雙方的權力與利益等問題的建構會有正面的影響,因而也可以促進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目標。
(作者係本刊主筆、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