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經濟情勢險峻 台灣坐困愁城?|林金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二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停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只要檢視台、陸、韓的互動,就可以大略說明何以台灣坐困愁城,一籌莫展。

大陸是與台灣關係最密切的經濟體,它的持續擴大與增長,使各國越來越重視與大陸的經貿來往。唯獨離大陸最近的小型經濟體台灣,卻約有半數島民成天反對、質疑兩岸經貿。這種仇中、反中心態,當然限縮了台灣所能採行的經貿策略。更精準地說,台灣內部因為對中國大陸的態度遲遲沒有共識,內耗、內鬥的政治局面下,根本無法推出可長可久的財經政策。

反觀南韓,它是與台灣競爭最激烈的經貿對手。早年兩地的發展策略頗為神似,近來則已分道揚鑣。南韓大開大閡,已經分別跟各大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如果把已經生效者,加上其他正在談判且將簽署的FTA,南韓在全球的FTA覆蓋率將達八成以上。其中對台灣影響至鉅的,當然是中韓的FTA。

中韓兩國在今年APEC大會期間,宣布已經完成FTA實質談判,預計明年就會生效。這對台灣經濟的負面影響,是很嚴峻的。但綠營學者、政客中,說中韓FTA效果被誇大者有之;說藍營想利用它逼使《服貿》、《貨貿》過關者有之。台灣的這些反應,正中南韓下懷。台、韓對大陸經貿政策的差異,注定將會拉大兩者的經濟表現。南韓緊依大陸,水漲船高。台灣仇視祖國,自怨自艾。

遠從1980年到2004年,台灣的人均GDP都高於韓國(2000年的台灣人均GDP,約為南韓的1.33倍)。2004年之後,韓國就把台灣甩開。預估到2014年,台灣的人均GDP將只有韓國的82%。如此下去,伊於胡底,無人可知。

再看出口金額。1995年,南韓出口金額只比台灣多出134億美元。但此數字逐漸擴張至2008年的1,664億,及2013年的2,542億美元。在可見的未來,此一差距並無縮小的可能。台、韓出口額逐漸拉開,固然是兩地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競賽的結果,但何嘗不是韓國推動FTA的成效。一旦中韓FTA生效,兩岸《貨貿》、《服貿》如果繼續卡關,一來一往之間,台灣的外貿空間與成長動能,將遠遜於對手南韓。

台灣如果有心化解經濟困局與邊緣化危機,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所謂「經濟自主性」的迷思。此一迷思不除,台灣永無翻身之日。

大陸崛起之前,兩岸經濟各走各的路。當年很少聽到「台灣自主性」的字眼,儘管1960、1970年代,美、日分別是台灣依賴最深的出口、進口國。當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不下於今日對大陸的依存度。奠定台灣經濟起飛基礎的1950年代,我們的許多經濟政策甚至是和美國一起「討論」出來的。斯時也,台灣不僅甘之如飴,也沒吵過「自主性」問題。

大陸改革開放後,同文同種又僅一水之隔的兩岸,經貿整合毋寧是極其自然又合乎經濟邏輯的結果。服膺自由經貿原則者,本應支持台灣善用大陸腹地,找到兩蒙其利又可自我茁壯的發展方略才對。遺憾的是,政治的對壘,讓台灣民眾一直把對岸當(唯一)敵國。台灣的錯亂與分裂,於焉開始。政治上越來越想遠離大陸,經濟上卻越來越離不開大陸。「自主性」問題應運而生,遂成大問題。

根據經濟學理,任何兩區經貿往來,必然降低各自對經濟局勢的掌控能力。猶如兩個人結婚,既得到結婚好處,就不能不放棄婚前一些權利與自由。台灣的矛盾在於,一方面積極想參與亞太經貿整合、TPP、RCEP等,一方面又大喊「自主性」。這種兩面討好的事,不但小型經濟體如台灣做不到,連大陸、韓國也做不到。

綠營菁英不可能不知此道理,但仍以「自主性」,阻撓馬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看來他們的「自主性」只是針對大陸而來,與他國整合就無此問題。最糾葛的是,大陸經濟持續茁壯,遲早會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當各國陸續已把對美、日的依賴,轉移到對中國的依賴時,唯有台灣斤斤計較於對大陸保有「自主性」。

有些綠營人物雖然明白中韓FTA對台灣的殺傷力,但並不反省自己對《服貿》、《貨貿》的阻撓,反而把《服貿》沒過,歸咎於馬政府不虛心,沒和民眾溝通。

國民黨擁有總統大位,且是國會多數黨。在正常民主國家,該黨必大有作為,在野黨也不敢攖其鋒。反觀台灣,行政院為服貿舉辦無數次公聽會,政務官舌敝唇焦,又召開經濟國是會議,但在野黨仍以馬缺誠意為由,阻擋《服貿》,拒絕國是會議。馬既不敢揭穿「經濟自主性」之虛偽,又不敢領導執政黨達成選民付託,竟無計可施。這種「台灣奇蹟」,應足以推翻政黨政治原理吧?

台大經濟系著名獨派張教授曾說:經濟學訓練告訴我應支持《服貿》,但我對中國不放心,所以我反《服貿》。張教授的純真、坦率,令人欣賞。綠營學者如都和張教授一樣坦率,我們的討論就可以更有效、更聚焦了。

 

(作者係本刊主筆、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