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蔡英文在過時的對抗思維中自囚|陳建仲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蔡英文正在走李登輝後段和扁朝時期的兩岸對抗路線,問題是,蔡英文除了姿態比李、扁高之外,能力和籌碼恐怕不如遠甚,而這正是台灣最大的危機所在。

 

    從給黨員的公開信、美國《華盛頓郵報》和日媒《讀賣新聞》專訪、國慶演說,蔡英文一連串「告白」,不僅完全無法打開對岸緊閉的對話窗口,反而引來更尖銳的批判,甚至出現「武統」已經定出時間表的網路熱議;不論蔡英文是否真心尋求化解兩岸目前的僵局,如果蔡英文不改變建立在傳統綠營對抗中國的過時意識形態,她將迎來從冷和轉向對抗的兩岸關係。

對比三位先後對北京採取對抗策略的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蔡英文現在面對的是台灣籌碼盡失而大陸國力突飛猛進、兩岸軍力懸殊落差越來越大。當年握有龐大政經實力的李登輝,尚且在就任初期擺低姿態,力求穩定政局,即使面對1995、1996飛彈危機,李仍隱忍直到1999年才提出「兩國論」,並且為避免大陸反彈過大,之後又自我放棄該論調。而陳水扁就任時,大陸正經歷改革開放的陣痛期,亟需台灣資金和技術的挹注,而且為緩和兩岸軍機在台海中線的危險接觸,陳水扁以「四不一沒有」,爭取到北京對他「聽其言、觀其行」的緩衝期,陳水扁才能在朝小野大的政局中逐步站起來。

 

回顧李扁兩岸政策的轉折

 

回顧李登輝和陳水扁的言論,李登輝甫繼位時,反覆強調他是蔣經國的接班人,不但言必稱中華民國、也以捍衛中華民國憲法力抗民進黨的制憲主張;並且制定國統綱領、成立國統會、推動兩岸兩會機制,開啟辜汪會談的兩岸關係高峰期;可以說,沒有早期以藍營正統自居的李登輝,絕對不可能和對岸打開高層對話的窗口,沒有「九二共識」,也絕對無法上演「辜汪會談」、建立起兩岸兩會的協商機制。

李登輝從「經營大中原」到「台灣人悲情」的轉換,從制定國統綱領到提出「兩國論」,都是建立在對「民選政治」的假設。李登輝認為他是民選的總統,民主、民意壓倒一切,他可以挾台灣的民意對抗北京,北京必須回應台灣的民意;如果不回應,北京就必須犧牲現有兩岸交流的成果;如果願意調整,就能換來兩岸三通的新局勢。於是,李登輝在兩岸同屬一中的大原則中,決定一賭,跨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一步,結果,北京中止了兩會協商互訪,李登輝自己靠向綠營,讓國民黨失去兩岸政策論述的正當性後,藍橘互鬥、2000年拱出了陳水扁。

仔細看陳水扁的兩岸政策,始終是搖擺不定、充滿妥協性,但都在緊要關頭被綠營拉了回來。阿扁提過「兩岸統合論」、也提過採取「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而放棄李登輝時期的「戒急用忍」,2002年5月剛在金門「大膽談話」倡議綠紅高層互訪,8月就丟出「一邊一國論」;2004年大選期間,阿扁大吹制憲號角、兩岸政策更趨極端,但選後,2005年3月,在對歐洲議會的視訊會議中,卻突然強調在他的任期之內,要他把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他做不到;李登輝12年總統任期內也沒有做到,縱使今天總統給李登輝做,他也做不到。

 

拼台獨只是選舉操作

 

從這段真情的告白可以看出,陳水扁非常清楚,改國號、制憲、搞法理台獨,他和李登輝都做不到,但為何要推動烽火外交、推動法理台獨、制憲、「公投綁大選」執意和北京對抗?因為陳水扁和李登輝一樣,認為有民主牌可打,而且還有美、日可以依靠;只是陳水扁後來把美國小布希總統從「守護天使」變成罵他髒話、憤怒的牛仔。

當然是選舉操作,民進黨習慣把兩岸關係當成大選的宣傳利器,煽動反中、仇中情緒,再從中獲利。謝長廷2008年的選戰策略明顯的就是訴諸中國恐懼,煽動反統一情緒,但終究不敵扁家弊案而慘敗。

現在蔡英文帶著民進黨重返執政,和李登輝相比,台灣現在的政府經濟實力大不如前,當年南韓和東南亞國家遭受亞洲金融風暴席捲而滿目瘡痍,國民黨黨營事業和國營企業撐起了李登輝的「元首外交」,又用「國安秘帳」直接收買外國政要;如今這些向北京鬥法的法寶已不復存在。

再看支持陳水扁搞烽火外交的「金錢外交」,不但後繼無力,和對岸更加龐大的金援實力對比,台灣完全是小巫見大巫。陳水扁8年拆散國營事業、公營行庫,國家資產淪入扁家及資本家的口袋,如今政府財政困窘,蔡英文就算想推動「新南向」,不但她自己無法像當年的李登輝在大商人的簇擁下私訪東南亞國家,連推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芳出任新加坡代表都遭到回絕。情勢很清楚,李登輝有的籌碼,蔡英文沒有。而且相對於陳水扁貧農出身、幾十年在綠營耕耘深厚的群眾基礎,蔡英文富家女的身段,讓她隨時可能遭到綠營自家人的檢驗。

 

台灣的處境大不如前

 

再看兩岸統合形勢,台灣現有邦交國,不論是非洲四小國或拉丁美洲各島嶼國家,幾乎都曾傳出要求和北京建交的警訊,今年國慶友邦出席冷颼颼,360個外賓,日本占了240人;連美國都只有一位州議員參加,巴拿馬、教廷之外,早就傳出可能和大陸建交的聖多美普林西比根本沒派代表參加。

再說國際空間,今年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會中,共有布吉納法索、聖多美普林西比、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拿馬及聖露西亞等8個友邦,未公開發言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台北接連被國際民航組織(ICAO)拒於門外,也無法以NGO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及周邊會議。馬政府時代爭取到的參與聯合國功能性機構的空間得而復失。另外,3月間歐巴馬曾簽署參眾兩院的聯合提案,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但大會眼看11月就要在印尼召開,美國實際上無能為力。情勢很清楚,一旦兩岸對抗升高,台灣外交困境必將是空前嚴苛。

最後,真正改變台海均勢的是兩岸軍力對比懸殊。大陸解放軍2016年國防支出人民幣9,543.54億元(約合1,469億美元),增幅7.6%。以目前匯率估算,約合台幣4.7兆,為台灣今年國防預算3,098億元的15倍之多。從1999年起,中國軍費都保持12%到20%的增幅,不斷拉開和台灣軍力的差距。蔡英文主張從2016到2020年鎖定發展航太、造艦、資安三大方向,雖然提出要自造潛艦、國艦國造,先別說技術是否跟得上大陸當前的先進戰機和艦艇水準,至少要等十年後才能看到成果,而十年後兩岸軍力的差距將更懸殊。

如今,蔡英文執政不滿半年,兩岸關係先因民進黨拒絕接受「九二共識」而生變,繼之民進黨立委推動各類敏感、增添「台獨路線復活」的法案,導致大陸對民進黨敵意上升;蔡英文在民進黨30周年黨慶時給黨員的公開信說「要力抗中國的壓力」,被大陸解釋成是「對抗中國」的宣告;對華郵和讀賣的訪問,更被大陸官媒點名強烈批判。國台辦直批蔡英文的國慶談話是:「否定九二共識,煽動兩岸對抗,切割兩岸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繫,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北京對蔡英文520就職演說的定調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現在等於對蔡英文說:「鈴聲響、收卷、不必再答」。

 

蔡英文還能補考嗎?

 

現在,蔡英文若要努力營造補考的機會,讓兩岸關係不至於真的轉向對抗其中的關鍵在於蔡英文面對南海爭議所採取的立場,和是否在沖之鳥礁爭議上,用默認沖之鳥礁是島嶼,和日本交換所謂的漁權。但以目前蔡英文面對北京壓力的高姿態來看,恐怕非常不樂觀。

誠如蔡英文所說的,她不能在泛綠陣營面前對北京示弱,同樣的,北京也不可能在龐大7億多網民的憤怒聲中對民進黨示弱,蔡英文正在走李登輝後段和扁朝時期的兩岸對抗路線,問題是蔡英文除了姿態比李、扁高之外,能力和籌碼恐怕不如遠甚,而這正是台灣最大的危機所在。

 

(作者係台灣大陸地區高校學生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