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處理,雖然無法令其安樂死,但盡力讓它少出聲,安靜活。此外,她想拉攏勞工與原住民,以培養壯大內造力量,爭取外援對抗大陸。
蔡英文上台的三個月真是多事之秋。兩岸官方溝通渠道中斷、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處理不當黨產、桃機淹水、雄三誤射、華航罷工、「一例一休」、年金改革會議、一銀盜領8千萬、台鐵爆炸案、南海仲裁、火燒車疑雲重重、蔡英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等等,都引起大小不同的負面風波。
從蔡對事情的處理態度及方向,不難看出,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經營台灣自主的內造力量以為己用。在這些努力中,不外乎兩個大方向,一方面是拉攏有力的外在力量,盡量隔絕大陸對台灣的干擾;另一方面是在台灣內部拉攏最大選民區塊的勞工,以及代表最本土的群體原住民。
淡化靜化兩岸互動
許多人習以既定觀點,理解與評論蔡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的作為,固然會得出一般的負面看法,但不好解釋。如果從蔡英文對陸客快速減量似乎並不著急、視「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如無物、一心一意發展新南向、不急於任命海基會董事長、「雄三事件」快速落幕、南海問題盡力與大陸切割、黨全代會的致詞與決議不提兩岸、對火燒車24條大陸人命漠不關心等現象來看,她內心其實倒希望大陸當局少來煩她,盡量排除或減少與大陸需要互動的觸因,在默默中淡化兩岸關係,減少兩岸關係在她施政的份量,學習李登輝當年「只能做,不能說」的故技,讓「兩岸關係」雖不至於安樂死,但少出聲,安靜活。
發生這麼多兩岸不愉快的事件,肯定不是蔡英文所預見或樂見的,因為這會使兩岸互動增加。但事情既然發生了,又不能視而不見,不加以處理,否則會引發更多問題,造成兩岸之間的互動不斷地在台灣百姓面前上演,令其失分的可能性居大,這正是蔡要努力避免的場景。因此,面對這些不得不處理之涉及兩岸的事件,她採取了快速、安靜、盡可能減少接觸為原則的方式處裡,以淡化兩岸互動與利益糾葛。陸客來台減量似乎恰恰正中她的下懷,滿足其政治需求,阻止養殖業者赴陸爭取虱目魚契作,台民被肯亞移送大陸,陸委會表達了基本態度,就不再多作聲,皆為此邏輯的產物。如果真碰上躲不掉的事,她也會打蛇隨棍上,加以利用,以安靜的行動表達她淡化兩岸的意圖,同時凸顯大陸「鴨霸」的一面,巧妙加深台灣內部對大陸的負面印象。
大陸越是要她趕快「答卷」,承認「九二共識」,她越不當回事,有意令大陸下不了台,也讓台灣民眾觀看一場她作為代表台灣被欺負、但能硬挺的「蔡式默劇」,藉以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並且爭取中間選民的同情與認同。她大概相信,只要能夠不斷地爭取到越來越多的中間選民,她與民進黨的權力基礎就會越來越穩固,剩下的就是美國撐腰與否的問題了。
蔡淡定的兩種可能心態
她之所以能在兩岸關係上表現得如此淡定,大概不外兩種心態,一種是沒底但告誡自己不可慌張,另一種是有恃無恐的主觀篤定。如果是前一種,大家不得不佩服她的心理建設及素養;如果是後一種,她可能有一種盤算,如果能將前述的戰略構想落實到相當的程度,美國人才會勇於出手相助。由美國涉兩岸的學者與前官員有意袒護她的發言,以及薄瑞光高調打著辜汪的旗號以「九二諒解」代替「九二共識」的發言來看,可能她與美方已達成一種諒解,而這諒解的「暈輪效應」在她心裡不斷擴大,令她敢於從容演出「蔡式默劇」。
只是前述這些內心的盤算是不可以明說的,以免違背了自己訂下的「不挑釁」承諾。這種內心盤算很容易在自己心裡與幕僚圈中,變成一種封閉式、不斷自我強化的「心理迴路」。久而久之,會脫離現實而誤判情勢,太平島被國際仲裁裁決為礁岩,就是最好的明證。連同黨的郭正亮都慨嘆蔡英文政府親美到了自我作賤的程度,可見其脫離實際的一斑。
拉攏勞工與本土象徵
蔡英文認為直接搞好內政,就可以有足夠的條件對外,因此,要拉住更多的支持者,台灣勞工有9百多萬,真正高薪者的比例不高,如果能拉住絕大多數勞工的心,她與民進黨就能在往後的選戰中無往不利,高枕無憂。
6月24日蔡英文搭乘華航班機出訪,在登機前發表談話指出:「若非忍無可忍,哪有空服員會走到罷工。」在飛機上又對機組人員說「這條路上會與各位一起渡過」、「不會讓你們感到孤單」。台灣第一次華航罷工,蔡英文站在員工的一邊,象徵與實質意義和影響所及皆大不可言。
7月28日接見全國工業總會全體理監事,蔡英文當場給大老闆們上了一課:「作為國家領導人,我的工作不是輪流討好誰。…在我們眼前,這個國家最重要、最優先的目標,就是經濟結構的改造。」她兩度提到要改善「勞動條件」,四次提到「勞基法」,告訴大老闆們:「勞基法的基本規定,我們都會嚴格來執行。勞動條件的改善是趨勢。」這明顯告誡資方大老,要改變思維與作法,善待勞工,這是國民黨執政時想都不敢想的表態動作。不論其勞工政策成敗,蔡都可以永贏不輸。成功的話,可以是一枚耀眼傲人的勳章,不成功也可聲言阻力太大,轉嫁給他人,要求勞工給予更大的支持。
蔡英文為了民進黨長期執政,徹底擊垮國民黨,令其永不能再翻身振起,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國民黨的歷史正當性從根拔除。要做到這一步,除了扭曲、編造假史,誤導人民的認知之外,就是利用原住民,賦予各方面的社會正義與正當性,一旦發揮效力,不僅可以拔除國民黨的正當性,連漢人及中國人在台灣的歷史正當性也都可以一刀斬淨。所以,她不惜代表「400年」、「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卻對殺虐原住民先人的殖民者日本曲意隱諱迴護,透露出其真正目的其實想從根本上「去中脫中」。
迴避兩岸關係難從她願
從蔡英文7月17日在民進黨全代會上的致詞,以及會上通過的〈面對挑戰 共創繁榮〉宣言內容不提「兩岸」與對外發展、專注內政,不難看出,以蔡為中心的全黨上下以為內政搞好,對外就不是問題。但以台灣的特殊處境,被兩岸關係捲入的深度與速度不斷增加,經濟依賴外貿甚深,沒有合理的兩岸關係互動與務實的對外布局,蔡政府想要讓內政百廢興舉,恐怕只是一場空想的良好願望。
蔡的戰略構想有「安內以攘外」的味道,心想安內到一定程度之後,既可攘拒所對之敵,又可獲得所欲之援,這好像偷學蔣介石當年抗日的思路。可惜,台灣沒有當年中國的戰略縱深,出席WHA一事就已搞得灰頭土臉,新南向舉步維艱,一心嚮往的TPP連在美國內部都出現舉國反對的聲浪,勞工也抱怨蔡政府勞工政策一變再變,其餘不利情勢與條件不勝枚舉。依筆者見,化解的必經之路都集於兩岸關係的關卡,如「想想」偏偏不想過關。此外,假造歷史者必將被歷史巨大的反作用力所傷,不可能有真正的正義。恐怕「想想」一直在「心理迴路」中陀螺打轉,胡思亂想,不務實際,他日如何,不卜已知。
(作者係獨立評論人、政大國發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