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改革」不要變成飲鴆止渴|林明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2020大選落幕,奇蹟沒有發生,韓國瑜和國民黨大敗。嚴格說來,這不是國民黨選得太爛,而是蔡英文選得太好。民進黨的勝利是因為抓到「芒果乾」作為訴求,獲得大多數選民認同。而國民黨敗選後的檢討卻讓人感覺自亂陣腳、荒腔走板。

 

誰是藍營的一級戰犯?

國民黨選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代罪羔羊,由於黨主席吳敦義已在先前請辭,因此主要的砲火放在軍系立委吳斯懷身上,要吳辭職負責。問題是,吳斯懷真的是戰犯嗎?如果他被攻擊導致敗戰,那上遍各大節目的藍營名嘴們,難道不該負「護航不力」的責任,先下架自己,以謝國民黨人嗎?

各家分析一致認為,民進黨的勝選關鍵在於「芒果乾」,以及成功操作「討厭韓國瑜」的情緒。韓國瑜為何令人討厭?因為他是個「落跑市長」,光這一個沒有誠信的形象就很難翻身,因此韓當然是敗選戰犯之一,這一點韓無法逃避。但只是韓國瑜自己有爭取大位的私慾,尚難成事吧。那些在韓周邊逢迎拍馬、推波助瀾,想蹭「韓流」餘威,助長自己選舉聲勢的藍營政客們,該負的責任難道會比韓小嗎?結果這些人如今反倒一副「改革者」的模樣,投機現實的嘴臉,讓人不齒。

最重要的還是,為何韓國瑜可以參加初選?韓剛當選高雄市長時,聲勢如日中天,想爭取初選提名,黨內肯定無人能攖其鋒。但有遠見者都可預見,韓一旦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肯定是災難一場,不但總統無望,連好不容易打下的高雄都可能丟失,但在面對無理韓粉的綁架下,沒有人敢出面阻攔韓參選。

這時責任就落到了黨領導人吳敦義的頭上,當時倘若吳敦義直接宣布,剛當選者不得參與2020大選,吳雖會遭到韓粉圍剿,但等於替韓國瑜,也替國民黨解決了難題。吳不做此想,反倒拱了郭台銘出來,把局面搞得更為混亂。結果不但沒擋下韓,還使黨內裂痕加劇,郭台銘出走,反韓的藍軍也出走,這仗要不敗已不可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國民黨真正的敗選,就敗在吳敦義沒有當機立斷,選後難看下台,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拋棄反共意識才有出路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國民黨倘若痛定思痛好好改革,未嘗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只是沒想到國民黨自己就是歧路亡羊,除了把改革當作內鬥的藉口,還病急亂投醫,亂改一通。

在一堆「改革」的建言中,最詭異的就是,國民黨應該「重拾反共」路線。這個建議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因為「改革者們」說,國民黨要與時俱進,就必須拋棄過時的「九二共識」。但「與時俱進」的同時,卻要倒退回冷戰時代「重拾反共」,兩者既矛盾又可笑,但「改革者們」卻振振有詞,一點都沒察覺兩者之間的荒謬性。

國民黨之所以會被扣上「親中」大帽,是因為選擇了兩岸交流的路線,只要不停止交流,就摘不掉「親中賣台」的形象。國民黨不要「九二共識」、要「重拾反共」,那還要不要跟大陸交流?答案如果是要,那你不是「又要作婊子,又要立牌坊」,面子、裡子好處全要,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這樣的「改革」會成功,根本是天方夜譚。

藍營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冷戰陰霾,拋棄過時的反共意識,才有向前走的可能。因為不反共,所以可以用對話代替對抗,兩岸正常交流;因為不反共,兩岸都是中國人,攜手追求統一,共創中華民族復興天經地義。一念之間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從此面對「親中」問題不再左支右絀,可以振振有詞,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沒有民族,何來民主?

有倡言改革者說,國民黨應該「推動大陸民主化」,甚至說「國民黨創黨之初,是為了反抗滿清的專制,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才吸引了大批的青年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地投入了民主革命的行列」。這些話看了讓人感覺莫名其妙,先不問你都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還管什麼大陸民主化問題,今天的國民黨人到底是不懂孫中山?還是刻意曲解孫中山?

孫中山為了推翻滿清,陸續成立了幾個革命組織,最早的興中會誓詞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等到成立同盟會時,誓詞改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從這兩個組織的誓詞都有一句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可以看出孫中山號召革命,真正的訴求是民族主義,也就是漢人排滿的民族感情,因為只有民族感情,才能激勵人民投身革命。

今天民進黨也是一樣,表面上打著自由、民主的幌子,骨子裡的訴求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台灣民族主義」。國民黨不懂運用中國人的民族主義,反過來與台灣民族主義對打,當然一敗塗地。國民黨如果到現在還看不懂綠營是在搞革命,還以為在玩民主選舉的遊戲,那再怎麼改革,也只是飲鴆止渴,最後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