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衍樑當年約花了23億美元買入南山人壽,可說是蛇吞象的壯舉,但也讓資金被卡住,若要解套只有找金控合併才能把股權轉成股票自由買賣,筆者因此猜測尹真正的企圖是想逼中信金併南山紓解資金壓力。
傳聞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企圖入主中信金案,原本在這幾個月搶占不少版面,卻受到兩件事影響以致「鋒頭」弱了些:其一,兆豐銀行紐約分行因涉洗錢遭美國重罰一事引起社會喧騰;其二,兆豐金前董事長蔡友才在兆豐案被轉為被告,也讓購併案失焦。
中信金控董事長辜仲諒、尹衍樑或蔡友才在購併案中,本來就是各有盤算且目的不同,只不過讓彼此失算的事件來得如此突然─這種有如老天爺在開玩笑的悲喜劇,在這一場商業戰的勾心鬥角裡,讓原本覺得布局完美的人有種被命運捉弄之憾。
首先,試問尹衍樑真的想併中信金?其實,尹的政商關係(王金平是他老師,蔡英文的哥哥是他生意夥伴),讓人覺得不管是藍或綠的時代,尹都是一個非常吃得開的人,說他是當今之呂不韋亦不為過。2011年他以不到23億美元吃下南山人壽算是一件蛇吞象的壯舉。他為這件買賣花了不少錢,若是投資,那當然可以長期擁有,若只是投機,就要在最賺錢的時候脫手。
精算錢景 趁好價賣南山
有人問,「南山人壽很賺錢,尹衍樑幹嘛賣掉這隻金雞?」這話講得有道理也沒道理。過去有很多企業都很賺錢,但如今那些賺錢的企業個個都安在嗎?南山人壽賺錢是現狀,但如果台灣的金融業不能登陸,未來的發展空間有限,講現實一點就是「錢途無亮」。台灣的服務業應該是台灣在大陸發展中最有機會的一群,然而服貿、貨貿一直拖下去,就是困死在台灣之局。設若尹衍樑想賣南山人壽且趁帳上好看的時侯賣,絕對是聰明之舉,也是他對兩岸關係和產業錢景的正確評估。
既然連那麼賺錢的南山人壽都不想要,請問他購併中信金幹什麼?尹衍樑是一個聰明的商人,而且眼光精到,買中信金要花多少錢?
以投資追逐獲利的角度來看,如果現在中信金經營不善,那麼尹逢低買進或有道理,畢竟未來有賺錢的空間,但尹衍樑並不是處在低進中信金的狀態,那麼他為何要買中信金?怎麼看這都是一個幌子。既然如此,就不妨來個大膽假設吧:也許有人要購併中信金,但那個人不是尹衍樑,與其說尹衍樑要買中信金,不如說他要中信金買下南山人壽。
改朝換代 或有機會脫困
辜仲諒,或者說中信金,目前是處在一個多事之秋的狀態中。辜仲諒官司纏身,只要在網路上GOOGLE一下便知道他背負的新舊案─紅火案、涉嫌挪用公款等。本以為兆豐事件後,中信金可以躲過媒體的目光,很不幸的,眼前又出現了一個樂陞案,而負責樂陞股票股務代理業務的中信銀又被扯進去,讓人覺得辜仲諒似乎有一點禍不單行。當然市場上有另外一種講法,就是有人在算計辜仲諒,至於怎麼算計則人云亦云。
尹衍樑卡在南山人壽的資金超過700億元,他當年又對金管會承諾10年不賣股權,也許心裡有意賣掉金雞,但除非讓金控公司購併,否則想脫手沒那麼容易。據悉尹曾找時任兆豐金董事長的蔡友才幫忙,但涉及官股會被稀釋,尹持有兆豐股權比官股還多這種事當然不能發生。
在馬英九時代,尹沒有做成他想做的事。改朝換代之後,他似乎有了更大的機會可以做成這件事,所以從5月開始購併中信金的事似乎就一直在進行中。明眼人很清楚尹的目的應該是,要中信金將南山人壽買下來,而且尹似乎也不怎麼擔心,因為蔡瀛陽一直是浩鼎的大股東,和尹衍樑是麻吉,對辜仲諒來說那是一種存在於心裡的壓力。如果不是傳聞尹出價太高(傳說是50億美元),讓辜仲諒實在吃不下去(試想,如果以50億美元買下來,讓尹賺27億美元,還會有利潤嗎?)否則辜仲諒可能早就願意花錢消災了。
尹衍樑的運氣有點差。蔡友才在兆豐案中轉列被告,而蔡瀛陽在巴拿馬文件裡亦是關鍵人物之一,這些原本是尹衍樑倚之為助攻的人,如今麻煩一堆,當然也就沒有可能去幫尹,所以明明在改朝換代後的一盤好棋,卻在命運的捉弄下暫且玩不下去了。
(作者係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