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川劇經典《白蛇傳》來台演出|陳淑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成立於1960年的四川川劇院,曾於1993年和1999年來台演出,獲得熱烈迴響。暌違20年後,川劇院終於訂467日第三度來台,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全本《白蛇傳》及六齣經典折子戲。

 

四川川劇理論研究會會長杜建華指出,「川劇版《白蛇傳》將青蛇設定為可隨著情節發展,轉換性別的雙性角色,是其他劇種所沒有的。」

四川省川劇院創院一甲子,創作及演出現代優秀劇目逾200齣,其中以《變臉》、《易膽大》、《巴山秀才》等劇,獲得多個中國國家級優秀劇目獎項。此次來台獻藝,除了《白蛇傳》,另精選〈六月雪〉、〈跪門〉、〈殺狗驚妻〉、〈包公賠情〉、〈情探〉和〈老背少〉等6齣折戲,舉辦《川劇傳統經典折戲專場》。演出團隊由梅花獎得主崔光麗、劉誼,以及國家一級演員熊憲剛、夏昌榮,與一批90後青年演員,共65人組成,堅強陣容史無前例。

 

川劇「五腔並存」

 

杜建華解釋,川劇是四川戲劇中最具代表性的劇種。歷經300多年的發展,融匯了多種戲曲聲腔的元素,結合四川語音、語言的特點,發展成為高腔、昆腔、胡琴、彈戲、燈戲「五腔並存」的演唱形式。

川劇演出時,會視劇情需要,由另外一名演員在幕後,為台前演員唱出沒說出口的心聲,像是替觀眾描述當下的景色或補充旁白、或替角色強化性格,亦即「幫打唱」,此種台前演員、台後的幫打唱演員和樂師三方合作,是川劇獨一無二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別於粵劇、京劇等才子佳人的溫婉,直接讓觀眾感受戲劇的悲喜情緒。

 

《白蛇傳》有三大看點

 

根據杜建華介紹,《白蛇傳》是川劇經典劇碼,有三大看點。一是一般劇種的《白蛇傳》是從「遊湖」開始,川劇《白蛇傳》是從白蛇和一群蝦兵蟹將等水族生物從天而降,開啟和許仙的故事。

二是人物分配上,青蛇角色由男青蛇和女青蛇共同扮演。如在日常生活裡的〈船舟借傘〉、〈端陽驚變〉等場次,青蛇是陪伴白蛇的女兒身,由旦角扮演,但遇危難又變為男兒身守護白蛇,如〈扯符吊打〉和〈水漫金山〉等重武打的場景,便換由武生扮演。

三是表演中融入大量高難度的絕技表演,包括變臉、踢慧眼、牽眼線、吊打、托舉等,比如在經典的〈水漫金山寺〉段落中,白蛇以「滾禪杖」,表現青龍禪杖的法力高強,而風火二神則以「吐火」施展法力,加上靈杵韋馱精準無誤的「踢慧眼」,以及紫金鐃鈸奉命要收伏妖孽,觀眾可以看到飾演紫金鐃鈸這個角色的演員,展現變臉,表現兇狠、狡詐等模樣。

杜建華表示,「《白蛇傳》劇情活潑俏皮,打鬥時又很火爆,很能表現四川人的性格特點。期望以川劇傳統表演藝術的精湛演技,推介經典藝術,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交流。」

 

白蛇是花旦也是武旦

 

主演白蛇的是川劇院當家花旦劉誼,她扮相清麗嫻雅,唱腔細膩婉轉,深受觀眾喜愛。她表示,「川劇裡的白蛇外柔內剛,為愛奮不顧身,演出時需要使用花旦、閨門旦與武旦不同的行當,從文戲到武戲都必須精通,角色堅毅。」

譬如白蛇飲下雄黃酒,被逼原形現身。劉誼將在舞台上展現白娘子煎熬的心情和蛻出一身蛇形的身段。又如在「遊湖」中巧遇許仙,劉誼的身段必須柔軟,眼神要慢慢地收攝傳情,截然不同於〈水漫金山寺〉的武旦生手。

劉誼外型姣好,曾於2005年在大陸導演李玉執導的電影作品《紅顏》裡擔任主演。該片曾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榮獲歐洲藝術大獎。劉誼很有機會走上大螢幕,但她幾經思考後,決定放棄電影,回到戲曲天地。

她說,「我自幼學小提琴,但因為不想唸音樂院,16歲轉考川劇學校,剛入學時身體柔軟度不佳,是老師們一人按住我的頭,一人按住我的腳,讓我習慣下腰動作,那時眼球充血,紅的像兔子眼。經過這樣苦練一個月,我才能做好基本功。」

 

川劇不是只有「變臉」

 

因此,對戲曲產生一定程度情感的劉誼堅定地說,「在戲曲的世界裡,我可以做我喜歡的表演、傳承工作。」此次她還會演出折子戲〈六月雪〉,「雖然整段表演才20分鐘,但十分走心,演完很累,其中要甩動2公尺長水袖的橋段,表現故事女主角竇娥含冤的心境。」

劉誼的頸椎因長期練功而受傷,已被醫生警告,別再演需要大幅度甩動頸椎的作品了,「但我還是很喜歡〈六月雪〉,很享受甩水袖的感覺。」劉誼說,希望透過演出,讓台灣的觀眾更加瞭解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戲曲藝術,改變川劇只有「變臉」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