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北韓問題不可能用軍事解決|趙國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朝鮮半島問題很容易被看作是川普和金正恩之間的交鋒,但事實要複雜得多:有南韓因素、日本因素,以及南韓、日本與美國、中國、俄國的關係,還有更為廣泛的戰略考量。

 

   北韓在9月3日宣稱氫彈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另在8月29日及9月15日發射飛越日本上空的導彈。這些表明,平壤有意堅持一貫的危險邊緣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平壤並沒有兌現向美國屬地關島射導彈的威脅。

北韓走到了氫彈這一步,世界該問:如果不能阻止北韓的核計畫、如果平壤最終有了能打擊美國本土的核武器,怎麼辦?

現在全世界共有五個核大國:英國、法國、美國、中國、俄國。這些國家大多都是在二戰之後開發出核武器的。中國是在1960年代中期成為核武國家。自那以後,國際社會努力控制核擴散,取得顯著成果。

1968年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要求有核武器國削減、最終取消核武器,其他國家承諾永不開發核武器;有核武器國之間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有核武器國保證不對無核武器國使用核武器等等。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三個未曾簽署條約,最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那麼,如果北韓加入這三國的行列,會怎樣呢?從實際意義來看,北韓已是核武國家,被質疑的只在它是否擁有用核武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

 

美國無法與北韓和平共處

 

冷戰期間,核威懾反而實現了世界和平,但很難看到華盛頓和平壤之間能達成那樣的共識。

北韓第六次核試驗傳達出一個明確的政治信號:儘管華府一再威脅、國際社會一致譴責,迄今為止,所有的壓力,包括制裁、孤立、軍事威嚇,都沒有使平壤讓步。可見平壤是「吃了秤鐵了心」,並不打算停止或克制其核武研發。

不過,平壤發展核武真的是國際危機嗎?平壤發展核武進展很快,但仍然沒有完全達到目的。因為試射、試爆和投入實戰,還是有相當一段距離。金正恩豈會以不甚實在的核武,去招惹最強的核武大國?

 

軍事行動不是美國首選

 

美國壓制北韓的「軍事選項」有三種:(一)優化抑制手段。(二)外科手術式打擊,(三)全面入侵北韓。無論採取哪一種,都是高成本和極具風險的,美國要衡量能否承擔其後果。

不過,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朱妮‧德雷爾(June Dreyer)近日為文,提出五項美國不會打北韓的理由:首先,如美國對北韓軍事打擊,北韓將立即對首爾進行打擊,造成平民百姓的巨大損失。其次,華府不確定北京會對美國採取軍事行動如何反應,儘管金正恩顯示對習近平並不服從,但中國不會忘記「唇亡齒寒」。其三,動員中東和阿富汗的美軍打擊北韓,將導致該地區的災難性的後果。其四,對北韓發動戰爭將給美國帶來嚴重的財政消耗。其五,對北韓軍事行動會導致美國在國際舞台上聲譽受損,人們將把它視為「美國警長」對那些不同意其政策的國家開槍。

 

朝鮮問題必須和平解決

 

川普在與習近平通電話後改口說,軍事行動不是美國首選,但又三度強調,將視情況進展而定。可見中國的態度至為關鍵。北京當局不希望看到平壤政權垮台引發大難民潮,也擔心一旦金氏政權崩潰,將為中國東北地區帶來極大不穩。因此,北京和華府對於戰爭的擔憂相同,只是在程度上輕重不一。

俄國普丁批評平壤試射導彈具挑釁性,但他警告川普勿有「軍事上的歇斯底里」,指出平壤寧願在制裁下「吃草」,也不會放棄其武器計畫;北韓核武的目標並非要炸任何人,而是制衡南韓和美國;平壤知道,華府利用平壤核武加強與東京的軍事勾結,更加牢牢地掌控首爾,以長久維持亞洲戰略乃至稱霸世界的戰略;而詭計多端的日本也依仗美國,狐假虎威,達到正常國家的戰略目的。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也認為,外交是克服朝鮮半島緊張的唯一途徑,軍事行動充滿了不可預測的後果。他重申,美國不尋求北韓政權改變或瓦解、不尋求加速朝鮮半島統一、不尋求為美軍跨過「38線」找藉口。美國正企圖說服北韓,美國不是北韓的敵人,但北韓如對美國造成無法承受的威脅,那美國必須回應。

前白宮首席策士巴農(Steve Bannon)離任前說「別想了,北韓問題根本沒有軍事解決方案」,將美國底牌掀開會讓金正恩更肆無忌憚試射飛彈及核試驗。美國必須從試圖遏制平壤核武計畫,到與擁有核武的平壤和平共處,兩者中做個抉擇。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在這場危機中,如何運用其影響力。且讓我們靜觀其變。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