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美不當兩岸調人卻處處影響兩岸|高靖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美中關係正常化邁入第40年個年頭。40年間,北京的政經實力提高,威脅到美國的領導優勢。台灣也從追求國家統一逐漸朝向分離大陸。唯一不變的是,美國對兩岸的影響始終巨大,雖說不當調人,卻影響著兩岸未來的發展。

 

 

上海公報為三邊關係基礎

 

尼克森總統與北京在1972年簽訂了《上海公報》,這份重要的外交文件影響了往後數十年的美中台三方關係,其中的「一個中國」,許多人爭論美方究竟是「認知」或是「承認」,以探求詮釋美國的立場,從而為論述美中台三邊關係,但無論如何,美國不反對「一個中國」才是最關鍵的。

美國國務院檔案顯示,1977年2月8日,剛剛上任的卡特總統第一次見了當時中共派駐美國的聯絡處主任黃鎮,寒暄幾句話後,馬上就對黃鎮說,《上海公報》是中美關係的基礎。

卡特短短的一句話,就把美中關係發展初期階段的重要奠基給勾勒了出來,《上海公報》最核心的就是「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至於這個中國的定義,在季辛吉與周恩來等人談判時,似有意含混地提出。北京自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其「一個中國」,但美國並未明確表達這個意思。可以確定的是,自尼克森、福特以來,到卡特,歷任三位總統,美國信守《上海公報》,持續與北京擴大發展關係。

 

台海問題是中國的內政

 

聽完卡特的話,黃鎮也明白地對卡特說明北京的立場,如何解放台灣,採取武力或其他方式,那是我們的內部事務,外國勢力無權干涉,一如我們不會干預他國的內部事務,如果能夠和平解決那很好,但如果台灣有一群反革命份子,則除了動武外別無他途,但何時進行很難說。

在這場會面中,黃鎮也提到中方堅持關係正常化的三項前提:美國必須與台灣斷交、撤軍、廢約。卡特回答黃鎮,美國知道中國的立場,這些已經多次向美國表達。我們相信台灣問題必須由兩岸人民解決,沒有什麼比看到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更讓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了解這是個內部事務,但我們長久以來希望與期待這個問題可以和平解決。

美國雖積極與北京發展關係,但內部同情台灣的聲音一直沒有少過,主要是關心台灣的生存發展,這在季辛吉主導美中關係開展時,大概就已經把對台灣的根本立場框好了,即使在美中關係正常化下,也不表示台灣自動地被北京控制。

 

美堅持兩岸問題和平解決

 

根據國務院的解密檔案,1973年10月3日,國務卿季辛吉與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會談。根據會談紀錄,季辛吉請馬康衛向蔣經國與其他人轉達他的問候,他對台灣的人民非常景仰,他很遺憾在台灣的中國人受到某些打擊,他對於美國必須採取的行動,也感到心中淌血般的難過。季辛吉說,假如我們不這樣做,美國就會分裂。我們在1971年必須採取行動。

季辛吉表示,我們沒有背棄台灣,這個態度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但是,我們將完全承認北京,在1980年之前可以完成,或許在1975年會開始某些作為,我們不會把台灣逼到牆角。如果台灣希望如此,我們的作為包括確保有強制力的法律,以維持台灣保持持續的分離地位。

馬康衛說,這當然要假設台灣沒有挑釁的舉動,例如宣布台灣的分離地位。季辛吉答說,的確是如此,不可以有挑釁。可是,現實上,他們可以保持分離的地位,假如我們採取行動,會確保台灣不會自動地淪入大陸的控制。例如,我們可以安排美國與台灣的防禦條約不會失效,或是失效後,在某些情況下防禦條約可以自動回復有效。

季辛吉也不忘批評日本對台灣的算計,日本不想負擔成本,只想平白享受成果,日本曾在1972年建議,日本可在北京代表美國利益,美國可在台灣代表日本利益。馬康衛說,希望北京不會決意對台灣進行經濟壓縮。季辛吉表示,這不太可能,他懷疑北京會全面窒息台灣的貿易,假如有這樣的舉動,讓台灣無法生存下去,日本會採取行動,我們也會。

從國務院的記錄可以發現,原本季辛吉不想見馬康衛,因為季辛吉知道馬康衛肯定是來幫蔣經國向美國傳話。但是國務院幕僚建議季辛吉,最好還是與馬康衛談談,穩固馬康衛在蔣經國面前的地位,免得蔣經國自己尋求台灣更獨立的外交政策。

 

美利用對台軍售維持關係

 

從1969年開始,季辛吉基於美國的戰略利益,不得不捨棄台灣,遷就中共,開始撤出台灣的駐軍與核武。從他對馬康衛的說法看來,美方對發展與北京的關係時,必定會犧牲台灣的外交利益,可是在安全問題方面,美方多少想要補償台灣的損失。這在後來就演變成了如何確保美台軍售在雙方斷交後持續進行。

1977年7月30日,卡特把國防部長布朗、國務卿范錫找來開會,軍售台灣問題在這場會談當中成了關鍵。范錫說,美中關係正常化後持續對台灣軍售,從來沒有對中方提出過,似乎不應該不提。

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郝爾布魯克說,中方到目前為止,只提到關係正常化的三個條件,假如中方也反對軍售,那就是增加了第四個條件。我們希望中方更關注象徵意義,他們願意容忍美國持續與台灣的安全關係,換取實質上美國肯定它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季辛吉與周恩來談判時,周恩來曾對美國提供台灣F-5戰機生產技術,以及美售台戰機的攻擊能力多所關切,季辛吉一一澄清,台灣只有組裝,沒有生產戰機,F-5航程有限,不足以威脅大陸。周恩來當時可能希望雙方在政治上有具體進展,才沒有花太多時間在軍事議題方面,但是這個問題到了卡特總統時期已不能不處理了。

卡特政府時期的國務院否決了五角大廈的意見,拒絕對台供售幽靈式戰機與魚叉飛彈,改以F-5戰機搭配小牛飛彈,在與台斷交前後,台灣提出要求美國供售F-16F-18的要求,美國也斷然拒絕,因為擔心造成台海軍事失衡。

北京在鄧小平主導的外交談判上,其決策走向顯然正是美方所研判的,北京較重視與美國關係正常化,讓美國承認北京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蔣經國爭取外交迴旋空間

 

美國切斷與台外交關係的同時,也不想讓台灣脫離掌控。美國始終對曾在蘇聯生活過的蔣經國充滿疑慮,也懷疑蔣經國有意打蘇聯牌,最後還是由外交部長周書楷親自向美方澄清疑慮。

在某種意義上,蔣經國不無刻意藉機操作蘇聯牌的可能,以吸引美國關注。當美方向蔣經國提出撤出美方儲放在台南基地的核武設施時,蔣經國非常平靜地表達配合的態度,根據美國解密檔案,蔣經國告訴美方,美國在台部署核武,事前並沒有與台灣方面有任何協議,所以現在移走,那是美方自己的事情。蔣經國一方面與美國合作,一方面又讓美方擔心他會倒向蘇聯,在這種創造出來的模糊下,設法為台灣找尋機會。

美台安全關係的延續,始終是美中關係正常化後最棘手的問題,中國大陸第一任駐美大使柴澤民與卡特會談時,卡特以美國可藉此控制台灣為軍售辯解,希望北京能理解與接受。在相當程度上,台灣因此受制於美國,不僅不能自己發展核武,也要等到1990年代才取得F-16戰機。

 

台灣當局應知道如何自處

 

美中在軍售問題上的角力,最終導出了雷根政府的「八一七公報」,可是,台灣當局也在蔣經國的運籌帷幄下,爭取到了口頭六項保證,而這六項保證當中,美國表明不當兩岸調人,不會對台促談,都是重要的政治承諾。也就是說,兩岸問題應由兩岸自己解決,美國不願介入。於今40年過去,台灣在往台獨方向前進時,似乎不願意面對美中關係的根本基礎「一個中國」的事實,美國有可能毀棄這個幾十年來穩定的基礎,只為了解決與北京的貿易摩擦嗎?

這個問題現在沒有答案,但台灣總不能以為美國不促談,就可以藉著否定「九二共識」,無限期地推延兩岸談判。中方從未放棄武統立場,若美中矛盾衝突越來越高,難保北京會不顧台灣的主觀意願,一次解決。對美中台三方,這都是一場豪賭,美國若讓北京屈服其領導,是否台灣就可以獨立了呢?如北京與美國雙方達成妥協,那麼台灣是否可能在這過程中失去屏障?

未來不可知,但台灣持續拒絕與北京發展關係,同時一面倒向華府,這肯定是危險的發展。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