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楊振寧為中國情懷付出代價|江才健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楊振寧宣布放棄美國國籍之事,最近引起華人社會廣泛討論。他因獲諾貝爾奬成為社會典範人物,但也因此背負過甚的期許,造成他在大政治環境的依違抉擇,以及他對於中國與西方價值論斷中的毀譽衝擊。

  

  楊振寧是最早得到諾貝爾獎的兩位中國人之一,1950年代以降就一直是中國人社會裡的一個典範人物,這背後有出於近代中國對於科學的一種崇拜,對於中國在近世歷史中所受到屈辱的挫折心理,以及對於如諾貝爾獎之類西方價值標準的高度評價。這種諾貝爾獎症候群,造成社會對於獲獎者有一種過高的期待和要求,十多年前楊振寧在喪偶後與一位年歲相差甚大的女士結婚,在一些人的心中,他完美的形象似乎因而破滅。

 

物理學成就非凡

 

楊振寧1945年公費留學美國,他自進入芝加哥大學研究所時,就被公認是理論物理和相關數學理論方面的天才。他的物理視野,在與大物理學家費米等的學研過程中飛躍突進,事實上,他12年之後與李政道合作得到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工作,並非他在科學歷史上最有貢獻的工作,在那之前發表的「楊─密爾斯規範理論」,早已經被公認為二戰後最重要的理論發展。簡單來說,如果和「楊─密爾斯規範理論」(Yang-Mills Gauge Theory)相比較,宇稱不守恆在物理科學的探索深度,以及在科學歷史上的重要性,都相去甚遠。

俄國出名的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朗道,除在理論物理有許多重要的成就,還留下一個衡量科學家的「朗道尺度」(Landau Scale)。根據該尺度,牛頓、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和愛因斯坦是第零級的跨世紀偉大物理學家,第一級的世紀大物理學家就是如費米(Enrico Fermi)和楊振寧等,第二級則是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位居如此重要科學家的道理,主要是因「楊─密爾斯規範理論」。

1994年楊振寧因「楊─密爾斯規範理論」獲得美國地位崇隆的鮑爾獎(Bower Award),給獎頌辭說「楊─密理論」的重要,可以與馬克士威及愛因斯坦的工作相提並論」,他半個世紀物理工作展現的深邃精簡與美妙風格,也讓他在國際物理學界獲得普遍推崇。

 

1971年首次返回大陸

 

楊振寧早在冷戰熾烈的1971年就率先回到中國大陸。

楊振寧1945年離開大陸到美國留學,不幾年國共內戰造成政權易手,出國時持中華民國護照的留學生,一些人在1949年後回到大陸,但有更多的留學生留在美國,靜觀其變。韓戰隨即爆發,中美成為冷戰交戰的敵對國家,台灣則成為冷戰籌碼,兩岸對峙決定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冷戰期間,莫說是在美國的中國人不能到大陸,就是一般美國人也禁止前去,楊振寧除了一個大弟也在美做物理教授,父母與弟妹四人都在大陸。他的父親楊武之早歲留學美國,獲得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後來在清華、西南聯大與上海復旦大學教書。楊振寧1957年得諾貝爾獎之後,父親得到大陸政府特許到日內瓦與楊振寧見過幾次面。他與兒子談到新中國的進步,引起楊振寧好奇,楊武之應大陸官方要求,也勸楊振寧回大陸看看,但他知道楊振寧追求學術更上層樓,應該留在美國,因此並沒有要兒子回到大陸工作。

楊振寧於1957、1960、1962年與父母三次在日內瓦見面,感觸良多,1964年他與父母在香港見面,才頭一回見到睽違近20年的三弟和小妹。1966年受文革影響通信中斷,楊振寧看到的,只有日內瓦存摺上父親取錢留下的剛勁字跡。1970年楊振寧因要到香港講學,希望父母和弟妹再來重溫1964年的美好相聚,但父親有糖尿病,加上文革時辦手續困難重重而病倒,結果只有三弟陪母親來港相聚,妹妹留在上海照顧父親。

楊振寧當時並未想到自己第二年居然能回到中國。1971年楊振寧先在報端注意到,美國公開取消了對於公民到包括中國在內幾個共黨國家的旅行禁令,加上當時的「乒乓外交」,楊振寧覺得去大陸的門已經打開,但越戰還未結束,他怕這個門不久又會關上,因此積極進行準備。

楊振寧雖然在學術界,但他研究物理科學中的核物理,確與原子彈武器密切相關,他特別有意避免這方面的研究,也絕不去美國製造核武器的洛斯阿拉摩斯實驗室,連IBM公司的顧問都辭掉,以免影響他去中國。

1971年7月,楊振寧幾經波折,解決了許多困難,成為最早公開訪問中國的在美著名華人科學家。他在大陸停留近一個月時間,除與家人會面,探望已臥病醫院的父親,也到好些地方訪問,他見到舊識好友,看到26年來家國的變化感懷深重,甚有一些無可忍抑的涕泣場景。

 

中國情懷遭質疑

 

當時世界各國對大陸文化革命十分好奇,尤其1968年法國發生學生運動,美國反越戰風潮也如火如荼,去過大陸的楊振寧因此受邀到多處演講。有人批評他盛讚新中國建設有著過於熱烈的情懷,多年後他也承認自己是一個蹩腳的新聞記者。最近仔細再看當時他在任教石溪紐約大學的講稿及問答,認為他對事情的觀察其實相當客觀而謹慎。

1971年中美還是冷戰的交戰國,第二年才有尼克森訪中的破冰之旅,楊振寧的中國行並非沒有風險,回美後就有聯邦調查局探員來訪,楊振寧拒絕他們去家裡,在辦公室見面時,一位調查員語帶威脅,楊振寧還特別要求秘書進來記錄下他們的對話。

 

1985年首次來台

 

楊振寧出國與獲諾貝爾獎時都持中華民國護照,他獲獎次年就獲選中央研究院第二屆院士,但在1985年以前沒有來過台灣。

他與太太杜致禮結婚時,岳父杜聿明被俘軟禁在北京,杜致禮之母曹秀清和弟弟妹妹則隨國民政府到了台灣,有點人質味道。1957年楊振寧得到諾貝爾獎,蔣介石特別約見曹秀清,還給她一本護照,讓她去美國看女兒女婿,也希望她勸楊振寧回台灣看看。第二年曹秀清果然去了美國,在楊振寧家裡住了幾年,1963年去了大陸與杜聿明會合。

那段時期,楊振寧曾經與吳健雄等幾位著名物理學家,致電當時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對於有合作關係的物理學家黃克孫的岳父母,以及《自由中國》創辦人雷震被捕之事,表示強烈的反對意見。

1971年楊振寧的大陸行,引起台灣政壇震撼,美國一些親國民黨的留學生在黨辦雜誌上抨擊楊振寧,說他「朝拜紅色王朝」,其實楊振寧去國多年,父母弟妹都在大陸,如此批評他大陸行,真可謂妄忠黨國、乖違人倫。

楊振寧1972與1973年又赴大陸訪問,以後更多次訪問大陸。1984年楊振寧的老師吳大猷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次年他便頭次訪問台灣,以後多次到台灣開會講學,最近一次是2015年來台接受台大的榮譽博士學位。

 

反對建大加速器遭怨

 

19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伊始,物理學界有建造大加速器迎頭趕上歐美之議,楊振寧做的雖不是實驗物理,但其理論工作有一部分與加速器實驗相關,不過,他不僅未因此倡議支持,反倒幾乎是獨自一人地公開反對此議,引起一些物理同儕不快。

楊振寧不願支持大陸建造大加速器,除了認為此一研究在物理科學的完滿理論追求上並非關鍵因素,更主要是因中國當時改革起步,百廢待舉,蓋大加速器非當務之急,他曾與許多物理學家辯論此事,留下「楊振寧舌戰群儒」的記錄。後來北京蓋了高能加速器,楊振寧的意見對於其規模與發展方向產生了一定作用。

1990年代,楊振寧在北京清華大學設立一個高等研究院,並親自出面向外募款,但因太太重病多年,他一直到2003年太太去世後才搬回北京清華長住。

楊振寧除40年前曾反對造大加速器,幾十年來他一貫反對中國搞大學術計畫,甚至不鼓勵追求諾貝爾獎,認為民生經濟更加重要。去年丘成桐寫文章提出質疑,他才首次公開為文說明反對中國建造超大加速器,除基於科學價值的評斷,也因他深知中國還有大量貧困人口,而且他在美國多年,深知美國那一套制度與體系的問題。當然,他這些看法引起不少學術圈自視高人一等的知識中人不滿。

 

老夫少妻引來不滿

 

大陸近年來對楊振寧的不滿氛圍,主要因為他於2004年與差距54歲的翁帆結婚。他們兩人面對批評,言行坦然,但由於人們對於權勢懷有既惡又好的矛盾心態,對於真誠人性也有過多的算計懷疑,加上網路散播許多莫虛有的虛構傳言,一再妖魔化楊振寧的社會形象。

楊振寧在60歲出版的《論文選集與評註》裡,曾經自述1964年申請入美國籍時幾經掙扎的心路,他雖然沒有親口告訴父親,但自揣父親或許心底一角會怪他「拋鄉棄國」。多年來他訪問中國各地,特別體會中國底層社會的困境,高度評價中國農民的誠樸可貴,他雖身在象牙之塔,卻從不覺得只有學術是「清高事業」,他曾說大陸的大學教育對中國的貢獻,不比美國大學對美國的貢獻來得少,引起一些嚮往美國模式學界人士的不滿,批評楊振寧是「歌功誦德」。

最近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有人究竟他的動機,甚有傳聞回國是為享受部長級待遇,也有說他一年得了多少收入。其實如果要追究利益,楊振寧在北京清華大學設立的基金已募到1200萬美元,其中包括楊振寧賣掉美國房子捐出的120萬美金,這些都有帳可查。

其實他早在2015年就已放棄美國籍,只是美國政府最近才清查完他在美的財產及稅務,在此之前他已是香港的居民。

 

豐富的一生將被流傳

 

愛因斯坦晚年對於量子力學的不滿,使得主流科學界對他頗有微辭,楊振寧雖無愛因斯坦的地位,但他確實是當前世界公認理論物理的頂尖人物,他對近代理論物理發展的評價,在他2015年新加坡「楊─密爾斯規範理論60年會議」上發表的〈物理學的未來 重新檢討〉說得最清楚。

楊振寧日前回信給一些學界朋友說,許多人因他反對大科學計畫而憎恨他,他認為要評價楊振寧,最好等他身後再說。

備受崇仰的知名物理學家戴森(Freeman Dyson),在楊振寧退休紀念會的晚宴上,推崇楊振寧的物理境界及民族情懷。他說,「對楊振寧來說,他個人離開父親,以及政治上離開中國,是同一個悲劇的兩個部分。」

楊振寧中國情懷與學術視野面對的衝擊,反映出我人社會積重未去「輕忽自我,欣羨外洋」的文化面向。


(作者係科學文化工作者、《楊振寧傳》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