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峰,1953年生於台南縣東山鄉。1980年取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在政大擔任講師、副教授。1986年獲國民黨提名當選增額立委。1989年,與郁慕明、趙少康等立委成立新國民黨連線,標榜淨化選風、革新參政。1992年12月退出立委選舉,任新國民黨連線秘書長。
1993年8月,與郁慕明、王建煊、趙少康、陳癸淼、周荃、李慶華等人退出國民黨,另組新黨。同年底代表新黨,參選台北縣長,雖以20多萬票高票落選,卻帶上五位新黨議員進入議會,開拓組黨後第一個灘頭堡。後任新黨秘書長、政治評論員,2016年起擔任新黨副主席。
問:您身為道地的台南人,是在怎麼樣的環境下成長,讓您有中國意識,自認是中國人呢?
答:我從小在台南縣的東山鄉長大,祖籍是福建漳州平和的五寨鄉,大約在乾隆年間來到台灣。我的父親曾被抓去當日軍的軍伕,後來透過各種方式輾轉回到台灣,在家鄉擔任保正。
我念小學的時候,有一位屏東師範畢業的詹丁旺老師,他上課時會將歷史與民間故事相結合。他認同中國歷史,言談間也常提到日本人對台灣人的不平等待遇。例如台灣人念書只能念公學校,連升學都有配額限制,讓我知道日本的殖民統治,如何不把台灣人當國民看待,在這樣的薰陶下,培養出我的中華民族意識。
此外,在那個「剁給豬吃,也不要嫁給外省人」的年代,我的姊姊嫁給外省人,我的父母並沒有阻擋或反對。而姊夫對我們家人都很好,我和兄弟都曾受過他的照顧,因此,民進黨所挑撥的省籍對立,在我們家庭並不存在。
不過,我了解大多數台灣人為什麼反對國民黨,例如林獻堂、吳新榮、巫永福、吳濁流等抗日志士,在台灣光復後所受的身心創傷,對比日據時代依附日本人的權貴受國府重用,加上二二八事件,1949年撤退來台以反共戒嚴之名,不少本省菁英被害,更因時代更替無法貢獻所學的苦悶,他們當然會排斥國民黨,而國民黨始終未抓到問題的癥結,無法解開老一輩台灣人的心結。
問:請問1986年國民黨為什麼會提名您參選立委?您當年對國民黨的選舉策略做了哪些改革建議?
答:很多人以為我踏入政治圈,是因為曾在讀研究所時擔任《疾風》雜誌總編輯,其實不是,我在該雜誌只做了一年多。
我之所以會被國民黨提名參選立法委員,是因為我自1977年就開始研究台灣歷屆地方選舉。透過研究,我發現國民黨的失敗就是從來不記取教訓,每一次的失敗幾乎都在重複相同的軌跡。另外,我發現許多青年選擇黨外,是因為可以參選、有政治前途,而國民黨內的優秀青年卻沒有什麼發展的機會。時任省黨部四組的總幹事陳癸淼及省黨部主委宋時選,對我的意見大表支持,邀請我到省黨部授課。我因此結合了一批國民黨青年,平時帶他們做地方選舉研究,選舉時讓他們到各個地方輔選候選人。
1985年縣市長選舉結束後,關中先生鼓勵我參選立法委員。當時我和一些人被稱為「關派」,關派的特色一是年輕、二是善戰。國民黨候選人在選舉時總是走組織動員的老路,我參選時則主要靠宣傳和演講。新國民黨連線以改革派自居,主打的訴求就是「淨化選風,革新參政」,我也從此踏入了政壇。
問:不論是您個人或新黨,都曾經為捍衛中華民國做了大量努力,為什麼您近來表示不願意再做中華民國的孤臣孽子?
答:台灣很多人說要大陸先「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才能解決兩岸的問題。所謂中華民國的存在,最符合史實的意涵是「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正視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至今仍在中國領土上的台灣」。這段以史實為基礎的論述,彰顯出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同時點出了兩岸之間以台灣海峽為界的分離現狀尚未解決。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可是馬上就會碰到幾個狀況。一是你要大陸正視中華民國,是要他正視兩個中國的現狀嗎?如果不是兩個中國,就是內戰尚未結束。那就只有兩種選擇,要嘛打到底,打出一個結果來,不然就是透過和談,結束內戰狀態。但是提議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朋友,想好了要與大陸和談,解決兩岸困局了嗎?做好和談的準備了嗎?不以和談為前提,「正視中華民國存在」,是經不起考驗的。
要談判就又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跟哪個中華民國來談?今天在台灣談中華民國,首先得問你說的是哪一個中華民國?是1912年辛亥革命創建的中華民國?還是1949年國府遷台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又或是1996年總統直選後的「中華民國是台灣」?
今天的中華民國已被李登輝與台獨推演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一個沒有辛亥、沒有孫中山、沒有台灣光復的中華民國,這個國還成國嗎?一個不成國的中華民國,我們還堅持要做它的孤臣孽子,有意義嗎?
問:依據您多年對兩岸關係及國際形勢的觀察,您認為台灣應該往何處去?誰能帶領中華民族走上復興之路?
答:回首中國近代史,國共兩黨,分別主張以三民主義、共產主義拯救中國於危難,並強調要振興中華民族。兩黨歷經數十年的競爭、合作、分裂、鬥爭及戰爭,國民黨顯然敗得很慘。不過,退守台灣之後,卻也是國民黨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爭氣、最有成就的年代。儘管國民黨只能統治小小的台灣島,卻驕傲地說「中華民族的希望在台灣」、「中華民族發展的楷模在台灣」「誰說中國人不能迎頭趕上西潮,創造成功?」
在1970年代初期,我們被迫退出聯合國,當時正逢保釣愛國運動在海內外興起,中共趁勢發起「回歸認同」運動,並強調:「社會主義祖國強大,加入聯合國,有原子彈、有人造衛星、有洲際飛彈等」。但這些話對當時的台灣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吸引力。
大陸改革開放之初,台灣仍以自身的成就為榮,很自信地說:「政治學台北,經濟學台灣」,更豪氣地說,要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要追求一個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國。不論當時那些主張是否可以實現,至少代表一種「治理中國捨我其誰」的氣魄。
如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了,台灣也歷經了近20多年政治折騰,我們已沒有底氣說「政治學台北」,也沒有條件要大陸「經濟學台灣」了。因為我們不但被比下去了,而且被拋得很遠。
坦言之,今天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在北京,台灣若不能好好思考自身的角色和參與的方式,很可能會被摒除在中華民族復興的行列之外,屆時我們真的會成為無法再起的失敗者。
問:您於去年出任新黨副主席,請問您認為新黨未來應該在哪些方面努力,為台灣人民指出方向,帶來希望?
答:我一再強調,今天必須正確地認識中國,明天才有能力做正確的選擇。首先,新黨要帶領台灣社會面中、談統、論獨,權衡統獨的利弊得失,做出正確選擇。其次,面統、論統,才有能力促統。一個未曾面統、論統的台灣,不可能產生促統的土壤,新黨就是要作台灣民意的領航員。
此外,台灣大多數人主張維持現狀。依我看,維持現狀有兩種意涵,第一種是分離式的維持現狀,就像現在,大陸、台灣在分離狀況下維持現狀,但這種方式是撐不久的。第二種是統合式的維持現狀,這種維持現狀必須建立在兩岸統合的前提下,而台灣也因此得以維持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以下我提出「三個主張」,供大家審慎思考。
第一,民主不台獨。唯有當台灣人不以民主之名,推動公投或修憲搞台獨,台灣才有機會爭取到在聯邦,或邦聯,或比香港有更高自治權的「一國兩制」下,維持最大範圍的現狀。民主是台灣的價值,台獨是某些人的夢想,我們應該實踐多數人的價值,而不是滿足少數人的夢想。
第二,認同不否認。要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也不要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當台灣人不否認自己是中國人時,中國大陸就不會打中國人,還要協助中國人。不否認自己是中國人,既不妨礙自己對台灣的認同,更可保全台灣的利益。所有「去中」或強烈否認自己是中國人者,不是在凸顯台灣的主體,而是讓中國大陸毫無懸念地採取任何手段對付台灣,因為如果他們面對的不是中國人,當然無需顧忌。台灣不能只為少數人的極端台獨意識,傷害到整體台灣人民的安危。
第三,合作不對立。合作利台、對立害台,這簡單易懂的道理需要全面宣導。在合作不對立的環境下,我們可避免意外的干擾,可全心全力致力於兩岸和平發展。這樣才有機會保障台灣的最大利益。
總言之,我認為一個愈進步發達、愈安定富裕的台灣,愈會受到大陸的尊重、珍惜,在未來兩岸的談判中,愈有討價還價的籌碼。反之則毫無談判的本錢。這才是台灣最好的出路,也是新黨要帶領台灣人所走的路。
問:您和郁慕明主席都說,新黨不會再禮讓國民黨,2018及2020年會推出自己的候選人,請問您們有何計畫?
答:除了不當中華民國的孤臣孽子之外,未來新黨也不再在乎國民黨的興衰勝敗,新黨在未來的縣市長,甚至總統大選都不會缺席。或許有人會說這將破壞藍營的團結,可是過去新黨多次配合國民黨,配合了半天,國民黨還是垮,因此新黨未來要走自己的路。
況且,一個與中華民族發展脫鉤的中華民國,還有生存的價值與意義嗎?一個與中華民族發展脫鉤的中國國民黨,還有生存的價值與意義嗎?新黨未來要透過選舉好好說「統」論「獨」,帶動台灣社會思考統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