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藍綠對決四大公投|曲兆祥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立法委員台中市第二選區的罷免案才剛落幕,緊接著四個公民投票案的政治攻防戰又接著開打,這顯示台灣的政治競爭仍處在高峰期。

 

競爭過度會影響社會穩定

頻繁的政治競爭甚至政治鬥爭,對政治工作者來說是很過癮的事,因為一波波的政治攻防,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的喜好,同時還可積累政治鬥爭經驗,這當然是件令人興奮的好事,可是對整體社會來說,卻未必是好處多多,因為過於頻繁的政治和社會動員,難免會搞得兵疲馬困,更糟糕的是,會浪費太多的社會資源在動員事務上,如果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社會撕裂,這對社會的整體意識會造成負面影響。

從民主理論來說,每一次的投票行為都是一次民意主體意識的表達,所以越多的政治投票行為越有利於社會溝通。但事實卻未必如此。民主較為成熟的國家,政治投票的頻率大都落在四成左右,而且如果頻率突然提高,就表示政治呈現不穩定,這就是從經驗上顯示,政治競爭活動要盡量維持定期,以避免政治競爭過度影響到社會的穩定。

台灣社會對立日趨嚴重

台灣自從民主化之後,原本受到限制的社會力,一旦噴發,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再加上2003年制定公投法,緊接著又修改選舉罷免法,將各項門檻朝寬鬆的方向修定。這種發展趨勢當然更有利於社會力的釋放,從正面來說是有利於民主化;但從負面來說當然會影響社會穩定。有關這一點,大家只要稍加比較一下現在台灣社會內部的矛盾對立情形即可理解。所以,美國政治學大師杭亭頓(S. P. Huntington)在討論民主和社會穩定之間的關係上遭到不少抨擊,指摘他的說法缺乏論據,沒有說服力。

就嚴格的學術標準來說,對杭亭頓的批評是站得住腳的,因為杭氏的確只指出了幾個案例,特別是中南美發展中國家的個案,欠缺完整數據的邏輯因果關係論證,所以杭亭頓也未做太多的辯解。可是之後的幾十年,我們觀察所謂的民主新興國家的發展,發現的確有這種趨勢,台灣就是例證之一。

表面上看,台灣的民主化十分成功,社會力獲得充分釋放、人民權力得到保障、直接民權更得到發展的空間。如果再加上傳播科技快速發展的因素,直接民主的進步速度更是驚人。但同時社會內部對立益形嚴重,不但貧富對立,連世代對立也明顯可見,更別提原本就存在的統獨對立這些政治意識形態的對立了。

公投成了國民兩黨對決

回到年底四項公投的話題,其實原本的政治對立性並不算太高,原因是從去年以來的新冠疫情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大多數人對政治話題興趣缺缺,更何況還要群聚投票,那更沒人有興趣參與。這就是這四項公投延滯到1218號才投票的原因。但決定延期後,疫情逐漸緩和,而且10月底又辦了一場罷免立委的投票,人民的政治意識快速恢復,這就給四項公投先熱了個場。接著,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很有默契地加強四項公投的對立意識,這就更給公投案添加了柴火。

國民黨方面,因為朱立倫方才上任黨主席就打了一場小勝仗,拉下台中立委陳柏惟。或許朱希望趁勝追擊,所以提出四個案都投同意的立場,同時還把公投結果與對蘇貞昌的信任綁在一塊,意思就是國民兩黨對決。這個突如其來的政治宣示,不能不說是重大宣示,可是很快黨內就出現異議,尤其核四重啟案更造成各個諸侯的不同看法。因此朱立倫的立場又轉趨低調。

而民進黨方面,眼見國民黨的高調不但沒閃避,反而打蛇隨棍上,也擺出強力防守姿態,全面動員行政院正面迎戰。這兩個巴掌拍在一塊,那當然就是將整體情勢帶進高潮。

公投結果不代表政策立場

本來這四項公投是公共政策爭論的性質大於政治性質,但現正卻搞成政治對決的態勢。選民不僅無法完全依照自己原先對爭議政策的選擇投票,還有可能為了維護支持的政黨而放棄自己的政策偏好,或者乾脆放棄投票,這種奇怪的發展可能是各政黨在發動政治作為前所無法想見的。

因此,截至現在距離公投日只剩下半個多月的時間點,看起來選民的熱情並未被燃燒起來,而現行公投法規定公投案通過的標準是同意票必須超過不同意票,同時還要達到上一次(2020年)總統大選公民總數的四分之一才算通過。

綜合以上看來,這四個公投案的挑戰不小,當然每個案的情況並不相同,有些案過關的機會還是存在的,但整體來說,目前的情況是,各次民調的結果可能與真實的投票結果會有不小的落差。會出現這種情形,主要是因為接受民調者是就個人的政策立場回答,而不完全是投票當日的行為選擇,所以這四項公投的結果還在快速變化中,目前還不能下斷言。

 

(作者係師範大學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