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和平與統一」學術研討會|編輯部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時間:2016年12月8日下午14:00至17:30

地點: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上海台灣研究所、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觀察》雜誌社

協辦單位:《台海研究》雜誌、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編者按:基於兩岸統一理論本當由兩岸有志之士共同研討,本社在得知上海台灣研究所及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有意與本社作者研討和平與統一專題後,即組織了幾位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老中青三代作者,於12月7日前往上海。12月8日下午,本社7人及上海19人,共26人,共聚一堂,進行了閉門專題研討會。提交的16篇論文彙編成論文集,現場發放給與會者。經與會者授權,本刊在此依發言次序將發言內容做成摘要,以供讀者參閱。自由討論部分省略。本刊負整理之責。

 

    研討會由上海台研所倪永杰副所長、復旦大學台研中心信強主任共同主持。

倪永杰首先指出,當我們看到《觀察》第38期(2016/10),知道台灣學者已開始對國家統一理論展開研究,並提出了提綱,又陸續在雜誌發表相關文章,我就跟紀欣社長及楊開煌教授聯絡,看是否能在上海共同舉辦一場研討會。來自台灣及上海的朋友很快地有了回應,並繳交了論文,可見大家都感到這個議題值得討論。魯迅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希望這次會議是一個起點,我們還會繼續辦下去。

信強表示,這個研討會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大樓舉辦,說明了兩岸關係不僅僅是兩岸之間的問題,還涉及美國因素。復旦大學之所以會成立美研中心,主要是因前校長謝希德女士畢業於美國Smith College,與美國國會關係良好,1995年美國國會出了400萬美元,復旦大學出地,開始了一期工程,2005年美國再撥款200萬美元建立新大樓。復旦可以稱得上是大陸對美國研究的重地。2014年又在此大樓成立了台研中心,希望能借重復旦大學對於政治、傳播與國際關係等領域的長才,做好台灣研究的工作。

接著由台研所俞新天所長及觀察雜誌社紀欣社長分別致詞。

俞新天認為,「理論只有徹底,才能征服人」,但理性的討論又必須是現實的。台灣在大陸的發展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兩岸關係的緩和使得東亞小北約等機制沒能成功,大陸才有了和平發展的機會。目前全球民粹思潮盛行,有反菁英與反建制的趨勢,兩岸又出現了冷和平、冷對抗的新局勢,我們應該在此變局中,對兩岸的關係走向及終極目標多做思考。兩岸學界對於統一的模式與路徑已有不少討論,但仍需創新,應多研究推動統一的方法,特別應該善加吸收台灣近年出現的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思路。

紀欣表示,以統一為專題的研討會並不多,這或許是因為兩岸形勢變化很快,有太多值得關注的議題,加上統一沒有時間表,往往讓人感覺不到研究的急迫性。在民進黨執政後,大陸反而無需有所顧忌,除應清楚表述立場外,並應加速加強對統一理論及模式的研究,讓台灣人民對於統一後的前景有所認知,從而減少「拒統」迷思。「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希望這種研討會能夠長長久久,也能夠累積一些成果。

 

林岡(上海交通大學台研中心主任)

台灣模式「一國兩制」的頂層設計,關係到國家統一與統一後政府分權的設計。港澳模式的母法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台灣基本法則或許可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由台灣人民自訂。

統一後,兩岸可依現行法律,對內各自享有自治權,對外共享主權,台灣必須交出體現國家統一形式的主權,如外交和國防,其餘保留。統一後的中央政府是一個準聯邦政府,和現在大陸的中央政府不一樣,而是兩岸兩個政府依據對等、比例、平衡等原則,共同組成的新憲政架構。台灣對外名稱可能會與現行的不同。

統一後,兩岸還是會有政經差異,經濟差異會變小,政治差異還是頗大,需要一個融合的過程,不同的路徑會有不同的效果。在公共政策與政府評量方面的融合空間很大,依據制度論,可能會產生趨同的發展,反正,不是單一制,就會是聯邦制。在統一前,事實上存在著兩個政府,統一後,依然會存在「一國兩制兩府」,不論統一前後,「兩府兩制」都應該是地位平等的。

 

楊開煌(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台灣的統獨之爭,在我看來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將統一與統治放在一起;一是將統一與獨立對立。如果獨立代表自治的與自由的,並非不好的事;如果將統一與統治劃上等號也會引起誤解。統一與獨立兩者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對存在於事物本身的兩個元素,是相互補充的比例問題。

從「大一統」到「大統一」,是中國自古的價值觀。大一統只是一個天下秩序觀,夏商周作為共主,只管理秩序,不直接統治。春秋時期生產力大發展,原先的管理模式不夠用,才逐步發展到大統一,秦始皇統一中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措施,讓經濟文化產生高度的一致性,中央集權從此開始。

中國在近代的屈辱歷史進程中學習到國家統一的統一觀,不僅強調絕對的統治,而且要求全國一體。但事實上,在當今的時代任何國家、地區或政治實體,都不可能絕對地統一或獨立,因此統一與獨立是政治比例的問題,從此角度看,「一國兩制」是中國統一最佳的比例分配模式,也可能是全球化之下,後國家時代的模式。

 

王貞威(復旦大學台研中心博士後)

坦桑尼亞的政治體制給予桑吉巴爾島特殊地位,這個體制有聯邦制的內涵,有別於港澳模式,或許可以讓台灣在對等與尊嚴的要求下,參與國家新統一政權的重塑過程。

在此模式下,兩岸可簽署「聯合協議」,兩岸逐步形成「中華聯合共和國」,實質上是由大陸與台灣組成的聯邦,台灣可以仿照桑吉巴爾島在坦桑尼亞體制中的地位,取得副國級待遇。在運作上,兩岸是平等的,台灣有準聯邦地位,可自身改造而與共和國接軌。在此「聯合國」內有聯合事務部,管轄雙方授權的事物,尊重現實情況,不改變主權狀態,只是有新的治理模式。為保證執行效果,可設立憲法法院。經此過程與設計,兩岸關係可進入快速共同發展的進程,最終邁向統一。

 

張麟徵(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談理論必須先面對現實。我認為在兩岸統一的進程上有四個面向:統一的方法、時機、模式與統一後治理(國家建構)。坦桑尼亞的模式完全不適用兩岸,兩岸目前的情況是,國家已經有了,只是如何把台灣加進來的問題。

兩岸正面臨和平危機,應立即想出一套快速統一的辦法,才能確保真正的和平。和平統一成本低,後遺症少,但很難達成統一目標。鑑諸歷史,絕大多數的統一都是打出來的,分裂也是戰爭造成的。只有德國統一,以及捷克(Czech Republic)與斯洛維尼亞(Slovenia)的一分為二,係以和平方式達成。

在兩岸的具體案例上,和平是良善的願望,最終還是不得不依靠武力才能統一。目前台灣內部支持獨立的比例非常高,維持現狀本質上就是事實台獨,這些人加起來約有80%。同時,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越來越少,再拖下去,只怕將來會出現時不我予的無奈。再加上美國從中作梗,不願意看到兩岸統一,馬英九由統轉獨也是美國因素使然。美國目前正處於新情勢,川普又不可測,大陸要做好準備,以免統戰統到藍變綠,外交封鎖失敗,反而促成了台獨勢力高漲。

 

姜新立(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兩岸問題可分兩個層次來看:基本認識和目前的現實狀態。如果兩岸不能統一,中國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會落空。兩岸和平發展不能固化為兩岸和平共存,因為這樣發展下去,就是兩岸徹底分裂。和平與統一是兩件事,最好能同時發生,但非常困難。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和平統一的機率太低。在國民黨如今名存實亡的情況下,第三次國共合作怎麼可能會有成效?

大陸長期以來惠台讓利,結果卻換來了去中、非中、反中、仇中,這豈不是播龍種生出了跳蚤?

孔恩(T.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說,如果經驗世界經常出現「異例」,使原來的典範無能力解釋/解決這些「異例」,這時「科學革命」便會到來,「舊典範」將由「新典範」取而代之,這叫「典範轉移」。如果和平統一是解決台海問題的「舊典範」,由兩岸之間這麼多年出現的「兩國論」、「一邊一國」、「和平分立」等「異例」看來,「舊典範」似已無能為力,現在是該以「新典範」取代「舊典範」的時候了。

 

朱駿(政治評論員、政大國發所博士)

要解開「和平統一」的死結,方法大概有兩種典型:一個是新的政治戰略,一個是學亞歷山大大帝一劍砍開「Gordian結」,那便是武統。以現行狀態與發展趨勢,武統應該不難,但統一之後的治理將會是個嚴峻的問題,還是會碰到需要政治戰略的問題。

這個新的政治戰略必須對歷史與民主兩大問題,有誠實具體的回應。也就是,論述要以回歸是基本面為初步,擺事實,講道理。唯有事實才能服人,而且力道持久。其次,大陸方面應巧妙地引發台灣內部的統獨論戰,並令此論戰始終能保持一定的溫度,如此才能為反台獨論述建立良好的支點。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現代化社會最大的文德應該不外自由、民主與法治。大陸應可撥出一省或兩省,如福建或廣東,進行「政治特區」試點,對台灣有興趣從事政治活動的人開放,讓他們參與特區基本法的制定與日後的治理工作,藉此發展新的政治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