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專訪堅持大是大非的許歷農|紀欣、戚嘉林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許歷農將軍,1921年3月4日生於安徽貴池,陸軍上將,歷任陸軍官校校長、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1987年出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至1993年2月26日,期間走訪各地探視榮民榮眷,態度親切,真心關懷,維護榮民榮眷權益福祉不遺餘力,贏得榮民榮眷發自內心的尊敬,咸以「老爹」表達對渠之親暱與愛戴。
  許歷農將軍半生戎馬,曾參加抗日的民族保衛聖戰,戰功顯赫,允文允武,志節高超,尤其胸襟非比尋常。1990年代初,李登輝打著藍旗反藍旗,施行實質台獨路線,老爹不畏權勢,登高揭發李登輝的台獨真面目,於1993年11月宣布退出國民黨,加入才成立三個月的新黨。同時,老爹欣見1980年代大陸實行改革開放,強國富民,乃決定站在民族的歷史高度,以中國興亡為已任,毅然投入兩岸事務。1994年成立「新同盟會」,推動反獨促統大業至今。
  老爹已年屆九十五高齡,但身健爽朗,記憶超凡,仍戮力為國族統一大業奔走兩岸。本刊同仁衷心尊崇老爹,故值此創刊之際,特於8月6日專訪了很少接受採訪的許老爹,並把訪問內容如實記錄,以饗讀者。
 
問:今年是2013年,二十年前的1993年11月24日,您在記者會上宣布退出國民黨,並發表<大是大非— 我的痛苦抉擇與嶄新希望>,震撼全台灣。請教當時您是如何看清李登輝開始走台獨路線?並請您回顧一下當時的心境?
許老爹答:當時李登輝不但對民進黨的台獨主張一再縱容,甚至還相互呼應。1993年10月4日,身為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李登輝居然說:「國民黨今天已經是台灣地方化的新國民黨,這間老店,已經換裝,賣東西、服務的人都不一樣了。」形同公然否定國民黨的歷史傳承。面對當時施政向台獨傾斜、國民黨黨魂已經變質,我痛心疾首,不得不宣布脫離已有54年黨齡的國民黨。
  我的判斷完全正確,果其不然,五個月後李登輝在其與司馬遼太郎以<生為台灣人的悲哀>為題對話時稱:「就算是國民黨也是外來應政權呀。只是來統治台灣人的一個黨罷了,有必要將它變成台灣人的國民黨」「是的,已經出發了!摩西以及人民今後都有得拼的。總之,已經出發了。對!一想到犧牲許多台灣人的二二八事件,『出埃及記』就是一個結論」。「出埃及記」是舊約裡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至巴勒斯坦建國的故事,李登輝用這個故事,意寓明示他將領導台灣人民去建立一個新的國家(編著:1994年3月30日,李登輝與日本反華作家司馬遼太郎在台北總統府官邸傾心長談,前後長達六小時,全部使用日語對話,後於5月5-13日以日文刊於日本的《週刊朝日》。4月30日,台灣的《民眾日報》與《自立晚報》先行轉戴其中文譯本。此對談內容刊登之前,《週刊朝日》曾將文字稿交予李登輝本人作最後修訂。)
 
問:您在1994年5月8日創立新同盟會,是否要傳承國父孫中山先生當年創立同盟會的救國宗旨,「新同盟會」二十年來始終站在反台獨的一線戰場,近年來又積極參與兩岸事務,卓有成效。可否請您談談新同盟會目前發展的情形,以及您對該會未來的期許?
答:「新同盟會」確實想要繼承、效法同盟會的精神,但同盟會當年的目標是推動中國革命,現在時空已經不一樣了。民進黨和李登輝提出制憲的主張,其動機就是要建立台灣國,所以我們創立新同盟會,其宗旨是護憲救國,其目的就是反對台獨。
  新同盟會創立迄今已近二十年,從小到大,力求發展。目前發展尤其注重本省年輕人的參與,現在已經在台北、台中、彰化、嘉義、雲南、台南、高雄、屏東等八地成立分會。我期許新同盟會要與時俱進,多引進本省年輕人,並多給予本省年輕人訪問大陸的機會,使他們有機會能實地瞭解大陸,消除兩岸間的隔閡,增加他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
 
問:1996年您以新黨不分區第一名當選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並擔任新黨國大黨團召集人,率領新黨46席代表對抗李登輝的廢省修憲。請問您當時如何以寡擊眾,對抗國、民兩黨?
答:在第三屆第一次國民大會召開前,有新黨國大代表問我,我們在國大是要跟著國民黨走? 還是跟著民進黨走?我回答說:跟著道理走,這並非要道理站在我們這邊(那是硬坳),而是我們要站在道理那邊。當時,新黨有46席代表,如果站在國民黨陣營,國民黨就佔優勢;如果站在民進黨陣營,民進黨就佔優勢,因此我們人數不多,卻產生了關鍵性的作用,也有能力以寡擊眾,對抗國、民兩黨。
  國、民兩黨初時也對新黨有所禮讓,例如1996年所有黨團就決議公推我在第三屆國大第一次國是建言會議上334位代表第一個發言。我問李登輝:您講了一百多次不是台獨,無人相信。我從未講我不是台獨,但無人認為我是台獨,故問題是看你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當時的這個發言,獲得許多人的認同,也成為那時媒體報導的焦點。
新黨雖然站在道理這邊對抗國、民兩黨,但最後還是無法阻擋李登輝在1997年廢省、堅持走雙首長制。那是因為時任民進黨黨主席的許信良在修憲表決前,夜奔敵營,與李登輝達成協議,以凍省換雙首長制,促成國、民兩黨合流,從而壓縮了新黨的政治運作空間,但我們曾經走過、努力過,雖敗猶榮。
 
問:您一直未寫回憶錄,也婉拒他人為您立傳,除2007年紀欣所編《許歷農文稿集》,請教您未來有無計劃出版回憶錄?
答:我認為作為歷史人物,我的份量不足,所以從未有過出版回憶錄的想法。不過,2007年紀欣堅持幫我編文集,我才找出1993年至2007年間的發言稿、演講稿的手稿,以及發表過的文章剪報交給她。紀欣辛苦地把一篇篇手稿打成字,又將文稿依時間及性質分門別類,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撰文介紹文章背景。文稿集在台灣出版後,紀欣又與大陸出版社聯繫,於2009年由華藝出版社出版大陸版。當然,該文稿集出版迄今,我又有20多篇演講稿,如果《許歷農文稿集》能出增訂版的話,我希望仍請紀欣幫忙編輯。
 
問:2010年您所創辦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已經先後在台北、北京及上海舉辦過三屆,初時您登高一呼,兩岸黃埔人共聚一堂,該會亦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亮麗的平台之一。請問您創辦「黃埔論壇」的動機為何?
答:我倡議成立「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的動機,是鑒於兩岸建軍的骨幹都是黃埔人,但因諸多歷史因素,兩岸黃埔人的思想理念分裂,兄弟鬩牆,故成立這樣的一個平台,盼兩岸黃埔人及其後代,在親愛精誠及追求國家統一的黃埔精神引領下,「相逢一笑泯恩仇」,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為國家統一,為中華民族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此外,我目前正在規劃於今年10月在武漢舉辦第四屆論壇。
 
問:今年5月10日您又率領16名高階退役將領(成員包括退役上將7人、退役中將9人)赴北京訪問七天,首次展開涉及軍事行程的「和平之旅」,並與中央軍委會就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進行對話,請您談談此次「和平之旅參訪團」的成果,以及您對進一步推動兩岸軍事互信、建立安全機制等的看法?
答:今年5月10日至17日「和平之旅參訪團」訪問了北京,其目的在透過兩岸退役高階將領以座談、聯誼及研討的方式,探討推動兩岸軍事互信,建立兩岸安全機制的可行性,期喚醒台灣社會大眾對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之認知。本團在與大陸國防大學的座談會中,我提出「和平統一」為何一直停滯在「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瓶頸,未見任何突破的跡象,究其原因,就是兩岸間的互信不足。因此,我呼籲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並提出一些原則性的建議,例如兩岸領導人共同宣布不以武力解決兩岸爭端、建立兩岸軍事連繫熱線、兩岸相互通報軍事演習地點和時間、兩岸相互派員參觀各自的軍事演習等。兩岸交往,大陸大,台灣小,故大陸宜「以大事小以仁」。所謂仁,就是指孔子講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我要行的通,也要別人能行得通,以這樣的心態共同達成建立軍事安全互信的機制。
  訪問團於5月13日拜訪了國台辦,我向張志軍主任建議,簽訂「兩岸協議」時應本著相互包容,彼此接納的精神,不要斤斤計較。其次,我建議台灣政局變化快速,大陸對台政策必須立即因應、果斷明快。
  訪問團旋於14日面見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我在湖北及上海與俞主席曾多次見面,但此次會見則較為正式。我表示我贊成「一國兩制」,但問題是一國,必須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秦、漢…以降,一脈相承的中國,是兩岸同胞共有的中國,是世界華人的中國,這樣才名正言順,符合民意。另外,我建議中共的對台統戰工作,應該改以政黨的協調、不同意見的統和,以及感情的協調為主軸。
  此行我們也曾拜會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許其亮,我表示兩岸問題本質是兄弟鬩牆,故2030年前在台灣問題上不能動武,應該用巧實力,也就是美國學者奈伊(Joseph Nye)所提的軟實力。在南海問題上,則兩岸應聯手共禦外侮等。
 
問:您自1993年退休後,即全心全意投身到兩岸的交流活動中,不懈努力。二十年來,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形成前所未有的和平發展新局面。面對兩岸新局,請您談談您的反獨理念及我們應如何追求國家統一?
答:我認為台灣的出路只有三條,即台灣獨立、維持現狀與和平統一。關於台灣獨立,事涉台獨該不該與能不能。台獨該不該,應從情、理、法三個面向分析,就情而言,兩岸同胞的血統、宗教、語言、文字、習俗都相同,同文同種,都是炎黃子孫。就理而言,台灣與大陸近在咫尺,一衣帶水,地理緊密關係連結了兩岸的宿命。就法而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是體現國家統一的法條。因此,從情、理、法的角度來談,台灣都不該獨立。
  至於能不能,以往因中國大陸遭列強入侵百年,原本積弱,台灣得以苟且偷安於一時,但也無力獨立。現在,歷經六十年建設後,大陸已經大國崛起,台灣更不可能獨立;其次,關於維持兩岸現狀,如果是指維持中華民國現狀,其實質結果與台獨有何不同?而且,現狀是不可能維持不變的,兩岸關係就不斷變動。因此,台灣別無選擇,只能與大陸走向統一。
  雖說如此,統一仍面臨著許多障礙,這主要可分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國內因素是指國共內戰與冷戰所留諸多因素,例如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台灣的白色恐怖等,使台灣民眾對大陸心生反感怨懟。國際因素主要來自美國與日本。
  美國盼兩岸維持敵對的現狀,可一直利用台灣是第一島鏈的中心環結位置牽制大陸。以前因中共稱要解放台灣,所以台灣需美國協防,但中華民國在與美國交往的歷史中,我們也曾多次被拋棄,例如1949年《中美關係白皮書》(The China White Paper),1979年與台灣斷交等。既然美國拋棄我們在先,現在我們也要對美國說再見。
  至於日本,日本曾殖民統治台灣50年,總是難忘台灣,而且日本海外貿易約80%賴以生存的戰略物資需要經由巴士海峽與台灣海峽運往日本,這是它的補給線,故美日安保條約中,日本將台灣視為周邊有事的範圍,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始終不遺餘力支持台獨勢力的原因。
  關於如何追求國家統一,具體而言,我們現在面臨三個問題:(1)統一以後,「中華民國」是否還存在?(2)「中華民國總統」是否變成「台灣特首」?(3)現行制度與生活方式是否有所改變?如能解決這三個問題,就可解決統一問題。我曾在第二屆「黃埔論壇」中提出我的想法。我認為兩岸應以「九二共識」、求同存異為基礎,由兩岸領導人共同簽訂一份協定,內容包括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兩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對內國號各自表述;對外共稱中國;在此前提下,各自維持現狀;軍事、經濟相互支持;實施細節,兩岸成立委員會共同研究談判。如此一來,兩岸現況皆未改變,此協定一經宣布,可杜絕列強的覬覦分化。當然,我瞭解,簽訂這份「協定」並未實踐國家的完全統一,但至少在邁向統一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見,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