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初修訂《逃犯條例》抗爭至10月4日訂定《禁止蒙面規例》(簡稱「禁蒙面法」),香港陷入混亂,由於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消費、投資活動趨向保守,在貿易戰及示威抗爭效應的雙重衝擊下,經濟恐陷入衰退。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公布,8月香港銀行存款,大幅減少近1,111億港幣,創下2018年5月以來最大跌幅,另外,香港8月外匯存底也比7月減少156億美元,創31年來最差紀錄。高盛集團發現,今年6月到8月,香港有高達40億美元的資金大舉轉到新加坡,但只占香港本地美元存款結餘規模不到1%,幅度輕微,「禁蒙面法」後是否增加仍有待觀察。
其實,資金喜歡到香港的原因就是資本進出完全自由;因此,若未來管制資本進出,則資金大量逃亡的後果不堪設想。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若抗爭活動走上不歸路,經濟還撐得住?
恒生指數跌逾2000點
恆生指數在去(2018)年1月29日盤中曾創下33,484.08點歷史高峰;但反送中抗爭至今,已跌逾2,000點。10月4日「禁蒙面法」宣布後,恆生指數曾一度重挫500點。據報導,以港鐵為例,單計客運業務及車站零售設施收入,封閉所有車站一天便會損失約7,250萬港元。自港鐵出現「721」元朗站衝突事件、經常封站及成為示威者攻擊目標後,股價自前波高點下跌至今,累計跌幅已達22%,足見其影響之大。若抗爭愈演愈烈,外資失去信心撤資,是否會再跌個二成至三成呢?值得再觀察。
聯繫匯率制度備受考驗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自1983年10月17日開始實施的固定匯率制度,港元以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與美元掛勾,也是全球中極為特殊的一種匯率制度。香港曾歷經大風大浪,1997年10月,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成功狙擊泰銖後,又將目標轉向港幣,但在香港特區政府的力抗下,三次進攻均未能摧毀港幣,聯匯制度仍然未受影響。近幾年,即使歷經全球金融海嘯、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和美元升值、升息等負面衝擊,港幣均能守著釘住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平安度過一波波的國際財經動盪。
反送中後,受股市及資金流動較大影響,港幣異常動盪;但香港金管局強調,香港銀行體系十分穩健,流動資金充裕,資產質素良好,有能力應對不同衝擊,維持香港貨幣及金融穩定,似乎已確認聯繫匯率制度不受動搖,也讓聯繫匯率制度將走入歷史的傳言不攻自破;此外,香港財政司司長強調,香港不會實施外匯管制,但其考驗將接踵而來。
房地產價格鬆動
香港長期以來的高房價,讓不少民眾望屋興嘆,一股怨氣也反映在「反送中」的抗爭中;但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動盪不安,必然會衝擊房地產市場行情。
據聞,有許多香港買家開始在多倫多、溫哥華及倫敦等地尋找房地產;香港房價在6月下跌0.3%、7月下跌0.10%後,於8月更下跌1.37%,不僅高出前兩個月,也創2018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9月的房價可能會看到約2%的跌幅。若未來局勢難控制,房地產跌幅恐再擴大。
經濟成長衰退隱憂浮現
受貿易戰及反送中抗爭影響,消費及投資大幅減少,進出口及貿易增長明顯衰退,陸客訪港人數亦跌逾四成;香港的總零售額成長率自今年2月開始呈現逐月衰退,甫公布的8月份數據顯示,香港當月零售業績年減23%,創史上最大單月跌幅;第1季零售總額年減1.1%,第2季年減4.2%,「禁蒙面法」更激化港府與民間衝突,預料香港零售、旅遊、交通行業將繼續承受壓力;第3季可能大幅減少。繼2019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跌落0.6%後,2019年第2季僅微增長0.5%;第3季及第4季可能出現負成長。
香港政府對2019年香港GDP實質增長的預測,由5月的2%至3%下調至0%至1%。星展銀行、國際信評公司「惠譽」及香港大學均預估,香港今年度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為零;遠低於前(2017)年的3.8%及去(2018)年的3%,將是2009年(-2.46%)金融海嘯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惠譽於9月6日宣布,將香港的信貸評等從AA+調降至AA,展望亦為「負面」,係惠譽自1995年來首次調低香港的信貸評等;香港經濟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成長有衰退隱憂,應是不容置疑的。
香港應盡速恢復社會秩序
美中貿易戰及抗爭高燒不退,確實已對香港政治、社會、金融及經濟造成衝擊,讓東方明珠光環逐漸暗淡。然而,羅馬非一天造成,香港歷經多次金融危機、「97回歸初期的失落」,2003年SARS衝擊等重大事件,均能重新站起來。眾所周知,香港無外匯管制,一直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及亞洲的主要資本市場。2018年香港是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亞洲排名第一,也是全球第8大商品輸出地及第15大服務輸出地。
另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於2018年吸納的直接外來投資達1,157億美元,全球排第3位,亞洲排名僅次於中國大陸的1,390億美元。而國際結算銀行三年一度的調查結果顯示,香港是亞洲第2大和全球第4大外匯市場;亦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占全球人民幣支付交易約79%。今年由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及世界經濟論壇(WEF)所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分別為第2名(僅次於新加坡)、第3名(僅次於新加坡及美國)。
綜合而言,香港目前的國際競爭力仍強勁,金融中心地位短期尚可保住,但貿易戰及抗爭活動對香港轉口貿易造成了重大影響,導致消費萎縮及投資信心低迷,也抑制了經濟增長,經濟儼然已呈明顯衰退。一旦政治及經濟社會危機未解,復行資本管制,勢必造成外資恐慌性大撤資及流動性風險,則不僅僅是經濟,連金融中心地位都將岌岌可危。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