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顧頡剛率先斷言秦皇陵中藏有兵馬俑|石文傑 在 Facebook 上分享!

   1974年3月29日陝西省西楊村,因鑿井而意外地發現秦皇陵兵馬俑,村長楊培彥因此聞名中外。然而,以《古史辨》揚名的史學家顧頡剛,卻早在1947年出版的《秦始皇》(南京勝利出版公司出版)一書中,就斷言墓葬裡藏有兵馬俑,不知是巧合?還是顧頡剛具有預言功力?

《秦始皇》一書第五章第二節「阿房宮與陵墓」中,顧頡剛寫道:「始皇的陵墓在驪山,在初併天下的那年,始皇就已開始了這個工程。他派人在驪山下,掘穿了三個墓道,做了ㄧ個極大的墓穴。裡邊建築得有宮室,宮室裏裝滿了奇怪的貴重的東西。史書裡還說墓裡有『百官』,這也許是早已預備好了百官俑,也許是說墓裡有百官治事的地方。墓的上頂,用天文做裝飾,墓的下層,也作成了山川地理的形勢,百川江河大海差不多都有了模型,用水銀灌在裡邊,作為永不涸乾的水。另外,他又用人魚的膏,作成龐大的燭,可以燃燒很長的時候不息。始皇是希望長生不死的。但他如果萬一死了,他還希望可以在這裡享受宮室之美,百官之奉,和奇異珍寶的占有。而且這裡上有天文,下具地理,他雖在墓裡,也好像還作著皇帝ㄧ樣。他又在墓道的通口,都設著機弩。如果有人想穿越墓道,機弩的矢就發了,可以把這人射死。這樣,可以保證,在他死後,沒有人能夠進墓裡對他或他的東西有所損害。」

這段文字是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改寫的:「(秦始皇)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太子胡亥襲位,爲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驪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宫觀百官竒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己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西漢史家司馬遷在《史記》裡,並未提及秦皇陵中藏有成千上萬的兵馬俑,而顧頡剛可是早在兵馬俑被發現之前27年出版《秦始皇》一書時,就斷言兵馬俑的存在,可惜該書1971年由台北勝利出版公司重新再版不久,就因顧頡剛身陷「匪區」而進了《查禁圖書目錄》,因此,在台灣流傳不廣,也鮮為人知。顧頡剛稱之為「百官俑」而不叫「兵馬俑」,只有這點不同罷了。

西楊村村長楊培彥有發現功勞,顧頡剛卻有預言功力。這些似乎印證了一句話:「真正通達的歷史家,具有預測人類未來的能力!」

 

(作者係退休中學教師、曾任教師人權促進會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