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兩國因邊界爭議再度爆發軍事衝突,巴基斯坦派出大陸研製的「梟龍戰機」(JF-17)前往戰區,擊落了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機,「梟龍戰機」因此一戰成名,成功打開未來國際軍武大門的市場。
梟龍戰機研製背景
「梟龍戰機」是巴基斯坦與大陸兩國合作的產品,主要為成都飛機製造商與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共同努力的成果,大陸軍方稱為FC-1,巴基斯坦則稱為JF-17雷電戰機。
巴基斯坦為達成空軍建軍的目的,曾多次向美歐等國洽談購買下一代的戰機,無奈因1980年代遭受經濟禁運的影響,礙於政治現實,西方軍火商普遍無法正式對巴國銷售新一代的戰機。大陸軍方熱情地向巴國招手,也意外牽起雙方合作研製戰機的契機。
原型機於2003年出廠,2004年進行首飛任務,2008年巴基斯坦正式對外表示採購120架「梟龍戰機」,成為梟龍戰機的使用大戶,因價格相對較低廉,同時獲得奈及利亞與緬甸的青睞。
根據國際軍武售價標示,一架梟龍戰機的平均售價落在500-800萬美元,其最大飛行速度為1.6馬赫,作戰半徑700公里,發動機用的是俄製的RD-93,或大陸的渦扇-13發動機。
梟龍戰機具有多重特色
為使操作與成本能相互兼顧,梟龍戰機採用機械液壓式操縱系統,配備簡單自動駕駛儀,座艙採用圓弧風擋、水泡形座艙蓋和穿蓋彈射救生系統,不但讓飛行員的視野獲得保障,彈射逃生設備也較為可靠。
梟龍戰機的內載燃料分布在主翼及機身內,共能裝載2300公升的燃油,機翼與機腹更能掛載副油箱來增加航程,同時為延伸作戰半徑,「梟龍戰機」更配有空中加油管,有能力執行航程較遠的作戰任務。
為了滿足「梟龍戰機」的作戰需求,大陸與巴基斯坦特別提升了綜合化的航空電子和武器系統,同時為達成聯合作戰的需求,「梟龍戰機」配備了數據傳輸通訊系統,來增強與空中、地面的資訊傳輸,加上機上掛載的中長程空對空飛彈、對地飛彈等,「梟龍戰機」且能針對敵方地面目標進行攻擊,提供友軍更多的空中保障。
現代戰機最重要的目的在於制空作戰,「梟龍戰機」配有KLJ-7型脈衝都卜勒雷達,最大的搜索範圍為130公里,在對空搜索雷達的協助下,能針對10個目標進行鎖定攻擊,以「梟龍戰機」的電戰功能來論,在垂直尾翼上裝有雷達預警接收器、飛彈預警器等,使飛行員在執行任務中能獲得即時的敵軍狀態,透過箔條/熱焰彈給予反制。
武裝配備最新改良版
「梟龍戰機」除有一挺固定的23公厘機砲外,全機上下共有7個武器掛點,能攜帶空對空飛彈包括:霹靂-9、霹靂-5與霹靂-12。
在空對艦的飛彈配備上,鷹擊12與鷹擊83為制式配備,除能有效執行制空作戰任務外,制海作戰上「梟龍戰機」也能勝任,不輸給美軍的F-16、F-18戰機。
由於「梟龍戰機」至今已出廠十餘年,客觀來說也是該戰機需執行性能提升之際,根據大陸鳳凰網軍事的消息,「梟龍」未來將與大陸的殲-10B戰機換裝向量推力的發動機。
所謂的向量推力發動機亦簡稱「向量噴嘴」,換裝向量推力發動機的戰機能夠透過噴嘴的偏轉方向來使部分推力的方向改變,達到控制飛機的姿勢,這對於現代空戰來說有重大意義,透過高複雜的運動,戰機在飛行時便能獲得額外的推力與升力,增加攔截與脫離戰場的能力。
為成都飛機公司打響名號
一戰成名的「梟龍戰機」除讓巴國空軍臉上有光彩外,該款戰機的誕生,更標誌著大陸與巴國首次軍機合作成為一大典範。
過去大陸的軍機發展受制於技術、資金,往往在戰機的研製上遭遇挫折,所幸軍機研製技術逐漸進步,輔以外交政策的斡旋,「梟龍戰機」如願以償的研發成功,並順利的配發部隊成為巴國空軍的一大主力。
這次印巴衝突雖未釀成全面性的軍事衝突,但已為巴國空軍與成都飛機製造商打響名號。相信「梟龍戰機」在未來的國際軍火市場上必會出現更多買家。
(作者係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