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擴展小三通可作兩岸融冰的試劑|李沃牆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適逢兩岸交流30年,也是兩岸小三通啟航第17年。小三通為金門政治、經濟、社會帶來莫大的改變。但值此兩岸僵局,能否擴大小三通,進而作為兩岸融冰的試劑,值得深思。

 

   今年適逢兩岸交流30年,也是自2001年1月1日起實施小三通後第17年。小三通的確對金門政治、經濟、社會產生明顯的變化;政治上,金門由反共的前線過渡到兩岸和平的試金石;經濟上,小三通將走私化暗為明,也就是小額貿易除罪化,到今日金廈生活圈的形成,金門對廈門更加倚賴;社會上,也讓兩地血濃於水的情感更加親密。

筆者於9月30日懷著期待的心情,回家鄉金門參加兩岸小三通會議;然而,原本報名參加的大陸學者及官員全數缺席。由於賴清德於會議前夕在立法院表明自己台獨主張,不免引發揣測。

 

歷年航運班次及人數變化

 

圖1是兩岸小三通金廈往來航運班次情況,由圖可看出,金門至廈門航運班次自2001年的83航運班次逐漸增加,至2011年的6,489班次為最高峰,之後則呈下滑,去年才稍回升;而廈門至金門航運班次,則自2001年的34航運班次逐漸增加至2015年的4,604次高峰,去年則下降至4,194班次。

表2為金門地區歷年小三通入出境人數(不含外國人民),在2001至2008年間累積人數已逾347萬人次,而且在2009年單年度也超過126萬人次,2015年達到172萬高峰,去年則稍降。但蔡政府上任後,兩岸政治氛圍丕變;據統計,不僅直航赴台灣本島的陸客自去年開始大幅減少,也影響透過金門中轉赴台旅遊的陸客人數。另一方面,過境的旅客也多半未到金門消費,導致觀光業叫苦連天。

 

小三通面臨困境

 

大三通自2008年底實施,對小三通造成排擠效應,甚至有人憂心被邊緣化。鑑於此,筆者以為,其一,小三通繼續擔任中轉角色,持續發展觀光。最近,地方民意盼中央推出「小三通升級版」,讓兩岸貨貿、服貿及人員自由交流,在安全無慮下,能夠開放72小時免簽證,同時加速便捷通關;兩岸共享水、電資源。

其二是重新將金門定位:金門若沒有明確的定位,小三通就是小,難以坐大。以定位言,舉凡「金門和平特區」、「金門自由經濟示範區」、「金廈自由貿易區」及「金廈經貿合作創新基地」云云,皆流於樓梯響,必須落實才能發揮其作用。

 

兩岸融冰可由金廈先行

 

開辦小三通,其主要法源基礎在於:(1)「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2)「離島建設條例」第18條,(3)「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5-1條第2項。既然有明確的法源,其實只要賦予「境內關外」精神,則發展自由經貿示範區的複雜性遠低於台灣本島。2009年提出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裡面,本來就已經把金門定位為兩岸的先行示範區;金門在小三通開放後,軟硬體建設已有一定的基礎,只需再加強,條件會更好。

相較於台灣,金廈二地有更強的互信基礎;可擺脫台灣被矮化的疑慮、且雙向對等合作;此外,金廈合作的政治敏感度低,可行性高;亦可作為台灣參與「一帶一路」的試點。

 

融合時機稍縱即逝

 

廈門剛於9月初舉辦「金磚五國峰會」,可謂一舉成名天下聞;廈門也是最早的四大經濟特區之一;2015年4月,福建自貿區(包括福州片區、廈門和平潭片區)正式掛牌成立。同時,福建省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中共主席習近平在福建任職逾17年,又曾任廈門副市長;自然對廈門關愛有加。

而吾人擔心的是,當廈門愈來愈大時,金門就顯得愈來愈小;當對方認為兩岸規模不對等,那合作的機會也愈渺茫;當兩岸政治籬愈趨明顯,兩岸將由「雙贏」到「零和」。但這對金門是危機,也是契機,因為金廈一家親,就如小三通,可以成為融冰的試金石。但融合時機如夕陽餘輝,稍縱即逝,必須好好把握。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