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至14日,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前往南京、上海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活動,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舉行會談。這是繼當年海基、海協兩會負責人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會談,雙方以白手套的方式進行互動之後,兩岸分治65年來主管兩岸事務官方機構首長的首度正式會談,其政治意義不容低估。對此,有人稱之為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有人將其視為重要的里程碑,不論如何這確實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重要的一頁,有其歷史性的正面意義。
整體看來,這次王、張會晤雙方可以說是都守住了立場,表達了看法,其中沒有任何意外、但卻有不少亮點,台灣除了少數有特定意識形態的媒體、政黨和政治人物的惡意批評外,多數人都對兩岸關係這種健康、積極的發展給予肯定,並且期望,從今而後,雙方關係要能進入一個更成熟、更穩定、更理性的階段,形成一種不可逆轉、不受人為操縱、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的深層穩定結構。這種制度性的互動一旦確定,將不但是台灣之福,兩岸之福,也對區域安全與穩定有極大的助益,應為眾人所樂見。
客觀來看,這次兩岸當局彼此配合、相互協調,排除萬難,盡力促成王、張二人的會晤,討論了一些彼此關切的重要議題,雙方都展現了誠意與善意。持平而論,雙方都有各自的立場與難處,台灣有內政的重大壓力,大陸有原則的考量顧慮,台灣客人有話得講,但並沒有蓄意,或至少儘量避免讓主人感到過分尷尬,北京主人也低調的對某些用語採取冷處理的方式,避免公開批駁台灣的說法。這樣的善意與體諒只會帶來更多的正面回應,這對增加兩岸互信絕對會有助益。
一如所知,兩岸互動20多年來,雙方一直本著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方式,先處理事務再談政策,最後才面對政治問題,循序漸進的往前發展,這完全符合國統綱領的精神。兩岸學者、智庫間的往來可以視為二軌互動,而海基、海協兩會則屬於準官方機構之間的一軌半互動,官方往來則是一軌接觸,前者基本上是思想觀念的交流,兩會則處理雙方交往過程中所衍生的日常性業務,未來角色與職能即或有所調整,但短期內不必然就會淡出。兩岸之間二軌與一軌半的互動、往來與交流仍有存在的必要,甚至可備不時之需。
這次王、張會晤代表兩岸已經進入官方的一軌接觸,在兩岸能夠進一步建立互信、機制性往來的前提下,未來顯然有必要和兩會的工作有所區隔,將來重點應該放在處理政策性的議題上,此由這次王、張會晤討論的都是一些較為重大的議題可以得到佐證。至於最後的高階政治問題就應該是到最高層級,由大家所期望的馬、習會面加以處理,如果馬英九與習近平二人真能在今年11月的亞太經合會成功見面,這才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高潮,雖然大陸對此已經表示並不適合,但是否仍有其他可能仍然值得各界嘗試與努力。
從戰略上來看,一如王郁琦所說,兩岸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也是國民政府及馬英九歷來一貫的主張,既然兩岸並非兩國關係,台獨當然就不是選項,統一更不是問題,兩岸之間應該只有統一或融合的時機、方式與條件的問題。我們堅信,一個文明理性、富強康樂的中國是所有炎黃子孫共同的願望,兩岸可以共同為振興中華,為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夢的早日實現一起努力,讓中國由和平崛起進一步成為文明崛起,這是台北必須堅持的立場與努力的方向。對大陸來說,只要與國家統一目標一致的所有可能都應加以嘗試。
再從技術面討論,這次上海學者在與王郁琦對話的過程中有人提到,台北不妨考慮恢復國統會與國統綱領,過去兩岸學者在許多場合都有類似的看法,甚至還有人主張成立兩岸共同智庫、建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馬英九應該調整其不統、不獨、不武策略中的不統立場等等,這些確實都是不錯的主張,值得嚴肅思考。畢竟這既合乎中華民國的憲法,也與馬政府的主張若合符節,更能展現台北的善意,有助於增加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然後又可帶來更多的可能,應該促其早日實現。
當然,眼前台北可做的事就是對服貿、貨貿協議、兩岸兩會辦事機構等事加速予以推動,修改陸生、陸配的待遇,以及現行法律中對大陸的各種歧視性條款,也是刻不容緩的事。這對兩岸關係的正常化、雙邊經濟一體化或經濟統一有其正面的效果。至於大陸也有應做、能做之事,除不再阻擾台灣參與和主權無涉的國際活動、區域經濟整合之外,北京甚至可以主動提出其有助台灣經濟發展,改善台灣民眾生活的相關規劃,爭取台灣民心不是口號,而是要靠持之以恆、具體有效的行動。
最後,筆者還是要提出呼籲,兩岸雙方都要把握方向、堅持理想,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少些本位主義,多點想像力及同理心,以更高的戰略眼光來看待問題,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既不要揠苗助長,但也不要迴避困難。行百里者半九十,兩岸關係如今既然有了良好的進展,我們期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合情、合理的安排下,經由政治對話而政治談判,早日實現追求人民幸福、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目標。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