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賴清德「恐中牌」邊際效用遞減|柳金財 在 Facebook 上分享!

 

318日,賴清德登記民進黨2020總統初選,引發政壇震撼。賴清德曾稱「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也呼籲過「制憲時刻已到來」,比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更接近台獨。

 

賴清德在台南第二選區立委補選中,公開批評習近平發表「九二共識沒一中各表空間」談話,是因為民進黨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大敗;並表明「若台南選舉再輸掉,中國將更大膽對台進行各種併吞策略」。更直指:「習近平認為民進黨在選舉後已倒下,台灣只有一國兩制選擇」,「希望全國民眾,尤其台南鄉親,一定肩負捍衛這塊土地使命」。

 

立委補選民進黨並未贏

 

賴清德在立委補選動用「兩岸牌」,將選戰拉至總統選舉層次。對照之後宣布參選總統,顯然是把立委補選作他選總統的前哨戰及熱身賽,檢證其卸任行政院長後的政治影響力。

316日立委補選結果揭曉,民進黨守住2席;國民黨只守住1席;但金門縣無黨籍陳玉珍已表明會回到國民黨黨團運作。這表示國、民兩黨在席次獲取及政治實力上勢均力敵。儘管賴清德積極輔選郭國文獲勝,但只贏謝龍介3,664票、得票率差距為2.7%;對比2016年立委選舉,國、民兩黨在此區得票差距從57.8%驟降至2.7%,顯示韓流依然發酵,賴清德的政治影響卻有「邊際效用遞減」的趨勢。

 

賴兩岸論述「倒果為因」

 

賴清德提出,由於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大陸當局對台政策更緊縮、強硬;如民進黨補選失利,台灣只能接受「一國兩制」。但這種「恐中」、「反中」及「兩岸危機」的說法,根本是「倒果為因」。

首先,賴清德說,習近平提出「九二共識」並無「一中各表」空間,並以「一國兩制」設定台灣前途,是因為民進黨在「九合一」失利。但事實恰恰相反。

大陸當局將「九二共識」轉化成「一中原則」,其實是源自2016年民進黨取得完全執政後,拒絕接受「九二共識」,才激化了大陸對台的強硬路線抬頭。包括終止兩岸兩會協商、取消兩岸事務執行機構首長晤談與熱線、台灣與五個邦交國斷交、六個辦事處被改成「台北辦事處」;同時加強軍機、軍艦及航母繞島巡航及增加軍事演習頻率。換言之,「九二共識」轉化成「一中原則」,不是民進黨在2018年地方選舉慘敗之後發生的,而是因2016年民進黨總統大選獲勝,卻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所致。

其次,賴清德表述「九二共識並無一中各表的空間」,也是對大陸的對台政策缺乏了解。大陸認為,1949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完全繼承了中華民國,故在公開場合不會表示同意或接受「一中各表」,甚至質疑該說法有「兩國論」之嫌。但在實務上,大陸在馬英九執政時期並未公開否認「一中各表」,顯然是基於尊重而表示「緘默」。

大陸當局在泛藍九合一勝選後表示,歡迎對兩岸關係性質具有「正確認知」的縣市進行兩岸城市交流。當韓國瑜提出認同與熱愛「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時,陸方也未公開批判。可見大陸當局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存在「名與實」分離的彈性作法。

 

賴兩岸主張前後矛盾

 

最後,賴清德曾於20176月兩度提及「親中愛台論」,之後卻操作「反中論」、「恐中論」,前後立場矛盾。

「親中愛台論」跳脫了民進黨封閉保守的兩岸政策觀,也可以此發展出「民共關係」,避免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一再「被邊緣化」,可惜賴後來就不講了。

賴清德也曾表示:「廢除民進黨黨綱也不是問題,下一個問題是你接不接受九二共識,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不過,事實上,「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一國兩制」則是兩岸統一後的安排,兩者並不一樣。

賴清德說,民進黨若輸掉台南立委補選,就會導致大陸提出更多併吞策略,且國民黨無法招架「一國兩制」。這一論述的邏輯實在過於跳躍,因為國民黨雖認同「九二共識」,卻未接受「一國兩制」。

先前賴清德曾提出台灣制憲有其困難,是因為政黨之間欠缺互信,然過度抨擊反對黨,不利於建立良性互動的政黨政治。

總之,賴清德兩度在選舉中藉由建構「危機意識」、挑起「反中恐懼」,達成政治動員目標,這不僅有違他之前的「親中愛台論」主張,邊際效益也遞減。他若被民進黨提名參選2020總統,應避免用同樣策略。

 

(作者係佛光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