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兩岸經濟彼此依賴的爭論與解讀|戴肇洋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面對全球各國經濟無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而陷入衰退,台灣經濟卻能呈現令人驚艷的表現,堪稱是在疫情狂流中的「璀璨明珠」。尤其不久前英國《經濟學人》認為,除了疫情衍生遠距數位產品需求,引發電子資訊通信相關產品出口暢旺外,其關鍵是在中國大陸台商回流投資,活絡產業動能,讓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40年來首次超越中國大陸,重返亞太經濟小龍榮光。

 

此一訊息公布之後,或許過去數年台灣經濟低迷,2020年瞬間亮麗的表現,再度引發台灣朝野政黨針對經濟是否「依賴」中國大陸進行激烈辯論;甚至部分較主觀的學者轉發南韓媒體指稱:「台灣經濟沒有依賴中國大陸,卻又可以自行成長」論述認為,台灣經濟沒有接軌大陸市場不致造成脆弱化,而且沒有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更不至於導致邊緣化。

市場小難創經濟成長模式

然而,在興奮樂觀的同時,卻讓我們無法忽略台灣經濟所存在的隱憂。畢竟,台灣先天自然資源不足,大陸台商回流不太可能無限加碼;尤其是在市場規模狹小的限制下,根本難以創新經濟成長模式,更加不易擺脫大陸經濟磁吸循環,甚至妄想再造台灣經濟高峰願景。這些是既有的現實,卻又是無法否認的命運。

依據財政部關務署的資料,台灣對中國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貿易金額,從1992年的僅有155.1億美元、2000358.7億美元、2008999.8億美元,快速成長至2020年的1,514.5億美元、年增14.6%,占台灣出口貿易額的43.8%。若以產品來看,2020年出口陸港第一大為電子零組件產品,占比55.4%,金額839.2億美元、年增24.5%;第二大為資通訊視聽產品,金額146.1億美元、年增21.6%;第三大為光學器材產品,金額92.01億美元、年增3.7%。前揭2020年出口陸港快速成長的原因,除了2019年對大陸出口衰退4.1%,基期較低之外,因中國大陸在中美貿易衝突、美國制裁下轉而向台灣採購,使得台灣出口大陸高端科技產品呈現明顯成長。

再者,此一期間台灣貿易順差,從1992年的129.6億美元、2000274.1億美元、2008670.6億美元,大幅成長至2020年的913.1億美元。顯示,中國大陸不但是台灣的最大出口地區,而且台灣單方長期享有貿易順差,亦即如果沒有中國大陸的市場需求,台灣對外貿易勢必呈現巨額逆差,此一期間台灣經濟恐難以持續成長。

兩岸經濟關係有四項特徵

雖許多學者專家認為,出口大陸超過四成占比是陷入「數字」迷失,應該以貿易細分產品來觀察;但無法否認的是,兩岸經濟從1979年大陸實施改革開放後開始接觸,迄今40餘年以來,雖歷經台灣多次政權輪替與中國大陸換代接班,但兩岸互動之頻繁、往來之密切、交流之廣泛、合作之深化,形塑彼此「依賴」為各自拉抬經濟成長,與促進產業發展不可忽略的一環。在此同時,或許我們可以將此一期間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加以歸納解讀,包括:

其一,兩岸經濟在區域整合潮流的共同作用下,透過中國大陸經濟的吸力和台灣經濟的推力,共同作用進行兩岸之間生產要素流動,進而帶動投資與貿易成長。不過,其動力並非兩岸政府協調,而是利用市場開放推動,尤其是在兩岸ECFA之下所建立的制度化與常態化,進行構築雙方的經濟關係。

其二,兩岸經濟在國際產業分工上,不但形成互補、競爭格局,而且存在不對稱和不均衡現象。亦即40餘年以來,兩岸投資與貿易金額同步成長,台灣在投資上大量流向大陸,相對在貿易中則是享受著巨額順差,使得台灣經濟不斷提高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其三,兩岸因在進、出口彈性和市場規模上的條件相異,而造成在經濟成長及產業發展上的效益不同。對台灣而言,兩岸貿易蓬勃發展,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條件,同時隨著兩岸貿易的增加,間接拉抬台灣投資成長;對中國大陸而言,兩岸之間貿易日益密切,雖對其經濟成長的促進貢獻較小,但間接對促進產業結構轉型的牽引貢獻,則是不容忽視。

其四,兩岸經濟關係因雙方相互拓展而獲得明顯促進效益,同時卻又因資源配置不當而付出一些代價。若以台灣來說,因應市場擴大開放,其對相關產業造成衝擊或產業升級轉型的壓力較大;相對就中國大陸而言,雖存在顯著貿易逆差失衡,但可藉此加速促進產業升級與拓展市場行銷網路。

兩岸是供應鏈上下游關係

整體而言,近年隨著中國大陸加速產業升級,兩岸已逐漸從產業內分工,朝向產業內產品分工發展。這種供應鏈上下游關係,並非誰依賴誰較多,若要比較,則是台灣高度依賴中國市場、中國大陸需要依賴台灣科技電子產品。換句話說,與其陷入彼此「依賴」的爭論,不如從兩岸貿易產品的趨勢進行分析,亦即台灣部分產業短期內,雖具有領先優勢,但卻又出現警訊,必須超前部署,否則難以因應近年中國大陸實現科技自主,以及其所衍生的進口替代競爭。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