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保釣運動興起50周年。撫今思昔,對它的最好紀念,也許是通過展示當年前輩們未曾發現的證據,進一步確認釣魚島確屬中國台灣的事實。
50年後我們面對的現實
釣魚島列島無疑屬於中國,是台灣的附屬島嶼,但中國海峽兩岸與日本之間圍繞釣魚島主權歸屬認知的爭議並未解決。2012年9月日本的野田佳彥政府「購島」後,中國大陸公務船在釣魚島領海實現了執法巡航常態化。目前並不存在所謂日本實際控制這些島嶼的事實。
然而,由於日本朝野和民眾大多認為這些島嶼屬於日本,因而對中方強烈不滿。日本政府也開始把軍事防衛的重點轉向釣魚島方向,針對釣魚島大搞美日聯合奪島演習,從而可能對中國海峽兩岸構成軍事威脅。釣魚島雖是無人島,但現已成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略焦點。
今年9月16日安倍晉三因病辭職,原官房長官菅義偉接班組閣。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方強硬立場不僅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動作頻頻。9月17日,以日本前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為首的自民黨國會議員成立了「尖閣諸島(釣魚島列島)調查開發推進會」,謀劃登島調查。同一天,「自民黨國防議員聯盟」制定了「旨在更有效強化尖閣諸島統治」的建議,提交菅義偉內閣。在此之前,石垣市議會於今年6月22日通過釣魚島所在地的改名議案,從10月1日起將釣魚島行政地名由石垣市的「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並首次宣布了其郵編號碼為「〒907-0004」,以顯示對這些島嶼的虛擬管轄。9月18日,石垣市議會又通過了所謂「登陸尖閣諸島並勘察修建支持漁業活動設施」的決議。
10月15日,石垣市議員團到訪東京,提出登島調查和建立設施的要求,分別受到菅義偉內閣五位大臣會見。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表示,今年11月將開始利用人造衛星對釣魚島進行動植物調查。與此同時,日本竭力對中國海峽兩岸分而治之。一方面,台灣蘇澳的漁船在釣魚島海域捕魚作業遭到日方無理干擾。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對中方公務船在釣魚島領海驅逐日本「漁船」表示抗議。
日方虛張聲勢實底氣不足
日本政府關於這些島嶼屬於日本的所謂「依據」是,1885年日本政府通過沖繩縣政府等方式再三實地調查, 慎重確認這些島嶼不僅是無人島,而且沒有清朝人統治的痕跡,便於1895年1月14日決定在島上建立標樁,劃歸沖繩縣管轄,納入日本領土。日方強調,這在國際法上符合正當獲取領土的「先占原則」。這些島嶼不包括在根據1895年5月生效的《馬關條約》第二條清政府割讓給日本的台灣及澎湖之內。言外之意是,儘管《馬關條約》作廢,但釣魚島仍歸日本。
然而,這些謬論根本站不住腳。首先,日本戰敗投降時接受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必須把從中國竊占的一切領土歸還中國。這當然包括《馬關條約》之前日本從中國竊占的領土。日本未經《馬關條約》談判,就先行竊占台灣附屬島嶼釣魚島,無疑是貪婪、蠻橫的侵略行為。
其次,日本政府竊占釣魚島依據的所謂國際法「先占原則」本身,是為殖民主義擴張服務的。即便如此,所謂「先占」的前提亦為占有的物件必須是「無主地」,占領的方式應為和平的、公開的。而伊藤博文內閣則是在甲午戰爭中,秘而不宣地決定占有覬覦已久的中國無人島,況且無人島絕不等於「無主地」,所以,無論日方如何詭辯,其當年竊占釣魚島都完全是非法的、無效的,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不僅海峽兩岸有諸多證據可證明釣魚島在甲午戰爭前已屬於中國台灣,而絕非「無主地」,日本政府也在甲午戰爭前約20年,認定釣魚島列島屬於中國台灣東北島嶼。
2014年安倍內閣制定的日本中小學《教科書指導綱要》規定,必須按日本政府的觀點,把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寫入中小學教科書,並建立起常設的展覽館,宣傳錯誤的歷史與法理記述。這已遭到日本有識之士的質疑,要求改正。
然而,今年10月3日,中國海洋局相關網站的「釣魚島數字博物館」開展後,菅義偉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卻提出抗議,要求撤銷。這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外交發言人的駁斥。
日本當局缺乏關於釣魚島歸屬應有的正確知識,或對此充耳不聞,故還可能進一步做出荒唐之舉。為避免由於無知和任性而導致無可挽回的悲劇發生,有必要重新認識釣魚島,在世人面前澄清事實真相。
日本早承認釣島屬於中國
1872年日本開始吞併琉球國,將其改稱「琉球藩」,繼而又染指中國的台灣。1874年日軍首次入侵台灣前後,曾詳細調查了台灣及其附屬島嶼並繪製了軍用地圖。日本從1874年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的海軍省相關文獻,一直認定釣魚島是台灣東北島嶼。
經確認,1873年日本海軍省最早刊印的《台灣水路志》中的「甫亞賓斯」島,其實是中國閩南話花瓶嶼的日語音譯漢字,被誤用於釣魚島,因此長期以來未被人們識別和發現。據書裡記載,所謂「甫亞賓斯」島的位置與釣魚島相同,海拔高度相仿。該書裡的所謂「地亞烏斯」島則是閩南話釣魚嶼的日語音譯漢字,但卻被誤用於黃尾嶼,也難以被人辨認。從書中列出的經緯度看,書中出現的「尖閣」是指花瓶嶼,源自英國海圖中的「Pinnacle I」;在「甫亞賓斯」島和「地亞烏斯」島之間記載的「尖閣島」則是指釣魚島附屬島嶼南小島、北小島,源自英國海圖中的「Pinnacle Is」(見圖1)。
書中的「刺列字島」即赤尾嶼,也記載在台灣島嶼的範圍之內,並附有地理經緯度記載為證(見圖2)。
又如,1874年日本海軍省水路部編纂的《南島水路志》並未把釣魚島列入琉球群島,而是列入中國香港至琉球的航路中。其中明確寫道:「從所謂明人(中國明朝人)之稱為花瓶、彭家山、釣魚台、黃尾、赤尾等諸小嶼以北航行後,取久米島,轉舵向東,經該島北或南,再經慶良間諸島北或南,便可到那霸。」(見圖3)這是日本官方文獻首次明提及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是中國明朝命名,並與花瓶嶼、彭佳嶼等島嶼一併作為中方島嶼記載。
再如,1874年日本海軍省水路部(日本海上保安廳前身)繪製、1895年外務省官員確認無誤的《清國沿海諸省》圖也證明,日本官方已認定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為台灣附屬島嶼。值得注意的是,該圖並未使用日本後來篡改的島名「魚釣島」、「久場島」、「久米赤島」或「大正島」,也無「尖閣諸島」統稱,而使用了中國的固有島名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並標注在中國版圖內(見圖4、圖5 )。
日本海軍水路部首任負責人、「日本海路測繪之父」柳楢悅在圖上所附說明指出,該圖是日本海軍省根據英國《中國沿海圖志》和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的《大清一統輿圖》等繪製的,圖中的地名係援引中國地圖。這說明,日本海軍當時不僅認識到釣魚島列島屬於中國,而且在繪製中國沿海島嶼時還引用了中方的島名。
此外還有,甲午戰爭前兩年的1892年,日本海軍省水路部再版的《支那海水路志》,是在國際法認定的中日兩國最初發生領土爭議的「關鍵日期」(critical date)之前,日本官方仍承認釣魚島屬於中國的有力證據。在該書所附島表《台灣島及台灣東北諸島》中,記載著中國閩南話發音的「ホウピンスHoa-pin-suisland」,即釣魚島,地處北緯25°47.7'(北側)、東經123°28';「ラレー岩Raleighrock」,即赤尾嶼,地處北緯25°55'、東經124°33'(見圖6)。
必須留意的是,台灣東北島嶼棉花嶼、花瓶嶼、彭佳嶼等島嶼沒有被列入這張島表,而無人小島赤尾嶼卻被標注出來。這只能理解為,截至1892年,日方仍認定赤尾嶼為台灣最東端島嶼,具有和琉球群島劃界的標誌意義。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出版的《沖繩縣管內全圖 》仍不包括釣魚島,並附有說明稱,日本疆域為「與那國系極西」。根據判定國家間領土爭議的國際法「關鍵日期」的定義,中日關於釣魚島最初發生爭議的「關鍵日期」是甲午戰爭,在「關鍵日期」之前釣魚島歸誰就是誰的,在「關鍵日期」之後的所有行為均屬無效。
認清釣魚島歸屬至為重要
上述日本官方史料足以證明,早在甲午戰爭前約20年,日本政府部門一直認定釣魚島列島屬於中國台灣東北島嶼,而非「無主地」。據此可以認為,1895年1月伊藤博文內閣在甲午戰爭勝局已定時,將釣魚島、黃尾嶼劃歸沖繩縣管轄的秘密決定,是地地道道的帝國主義非法竊占行為。二戰後,這些島嶼根據《波茨坦公告》、《開羅宣言》等規定必須歸還中國。現在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島領海執法巡航是理所當然的。如今,日方若圖謀以實力並借助美國再度霸占釣魚島,或將成為未來50年日本的禍機。
日本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但不應忘記,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民族曾經被軍國主義與國家神道洗腦及精神控制,而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今天時代不同了,日本在《日本國憲法》下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是,如果日本民族長期被所謂「尖閣諸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的謊言所欺騙,而自以為是或盲目從眾,也有走上與鄰為敵危險道路的可能。這從根本上有損於日本的國家利益。日本人民該覺醒啦,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釣魚島,追求未來真正的世代友好。
(作者係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