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台灣不必淌此渾水|趙國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伊斯蘭教以《可蘭經》和《聖訓》為依歸,教規繁多,廣大的穆斯林社群都遵奉伊斯蘭教法的基本精神:敬畏真主阿拉(Allah)和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的《聖訓》。

通常,伊斯蘭是指宗教,穆斯林是指信徒,信徒會戴頭巾,必須力行念經、齋戒、天課、朝聖等功德,才能得到基本的救贖。

「聖戰」(Jihad)本來係指個人心中天使和魔鬼的搏鬥,但衍伸為參加對抗美國「聖戰」而死亡的信徒馬上可獲得救贖。

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一開始,在英美傳媒界使用兩種英譯名:一種英譯名是在伊拉克和沙姆伊的斯蘭國(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al-Sham),簡稱ISIS;另一種英譯名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the Levant),簡稱ISIL。兩種不同英譯名的產生是由於對敘利亞及其周邊地區,阿拉伯人稱「沙姆地區」(Sham或Shaam);英語系國家對地中海東岸則使用「黎凡特」(Levant)一詞。

不論是聯合國或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對外發言時,都稱呼伊斯蘭國為ISIL;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對抗伊斯蘭國聯盟」 (Global Coalition to Counter ISIL)也使用ISIL。但美國傳媒美聯社(AP)在2015年8月11日之後,新聞報導統一使用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簡稱IS。

台灣民眾經常以為穆斯林和回教徒不同,其實都一樣;或以為穆斯林就是IS,其實穆斯林不等於IS。對穆斯林的態度,與歐美人士兩相比較,台灣民眾對穆斯林顯得相當友善。

2015年11月24日,IS發布的宣傳影片中,放上60面對抗伊斯蘭國聯盟國家的國旗嗆聲,除了特別點名伊朗、俄羅斯、美國外,還驚見中華民國國旗赫然列在其中。影片配音者對包含台灣在內的美國聯盟國叫囂「放馬過來」,並威脅戰爭的火焰將把他們焚燒在死亡的山丘裡。

BBC立即以「台灣從伊斯蘭國獲得不想要的承認」為題做了報導,指出,退出聯合國使台灣無法獲得國際承認,令台灣民眾感到被排拒在外,但這次被IS點名又讓他們擔心。

台灣之所以被IS點名是因為歐巴馬11月22日公開提起,台灣已被美國納入對抗伊斯蘭國聯盟中,並於美國國務院網站公布,美方相關會議,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會議,都會邀請台灣參加,待遇與其他聯盟夥伴相同。

在IS公布影片後,台灣頓時人心惶恐不安,馬政府下令加強各機場港口的維安。

其實,台灣並沒有派遣或提供任何軍事支援,僅提供了約1,000萬美元,給敘利亞難民的人道援助。而且,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沒有敵人,實在沒有淌此渾水的必要。如美國需要台灣分擔國際責任,台灣或可勉力應命,但美方既未提供任何有利於台灣反恐的情資或訓練,就不應該在這種事上拖台灣下水。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大外交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