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大陸新常態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林建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全世界貿易驟然大收縮,對亞太區域為主的新興市場經濟,帶來莫大衝擊;而中國經濟新常態放緩及股匯市崩塌,則造成了全球經濟成長引擎大故障。2015年,甚至2016年全球經濟情勢,顯然不樂觀。

 

全球成長引擎故障

 

根據荷蘭政府在8月下旬發布的世界貿易監察(World Trade Monitor)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的第二季全球貿易總額減少了0.5%,與2014年同期比較,也僅僅成長1.1%,而第一季全世界貿易統計更被向下修訂為負成長1.5%,因此,2015年上半年世界貿易出現了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以來最大幅度的減縮。

報告分析指稱,2015年全世界貿易情勢,只有6月份出現一個實際彈升2%的例外,但是,這種單一月份的正向波動,根本無法翻轉世界貿易活動整體趨於淡弱的大方向。

2015年全世界貿易的放緩,大部分是因歐洲經濟復甦停步,以及中國經濟減慢所致。

2015年上半年歐盟國家主要港口的貨櫃輸送量,出現了平均下跌6.8%左右的嚴重放緩現象,最主要原因出在,整個歐盟地區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量,上半年巨幅下滑了10.9%。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2015年8月8日公布的首7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資料顯示,進出口總值13.63兆元人民幣,比2014年同期下降7.3%。其中,出口7.75兆元,微降0.9%;進口5.88兆元,下降14.6%。但是對外貿易順差1.87兆元,則擴大了1倍之多。

中國2015年7月對外貿易表現不佳,出口年率低落8.3%,進口年率下降8.1%。中國對外貿易情勢發展似乎比原先預期的狀況更加嚴峻。

 

大陸要擺脫外貿依存度

 

國際機構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新常態,對外貿易對於中國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力正在結構性地減弱。

中國產業科技水準在最近十年間不斷提升,出口產業部門對於「進口零部件」的依賴水準,已經從1992年的75%,減半下降至今天的35%比重份額;而在政府部門的國家產業經濟政策上,也正在積極推動經濟結構轉型,重點在促使中國整體經濟能有效擺脫對重工業及批量生產製造業的過度依賴,進而轉向「由更成熟的服務型經濟拉動」的新經濟結構型態。

依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一般服務型主導的經濟社會對外貿易的依存度通常比較低,也就是說,對外貿易部門的起落變化,對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情勢的衝擊影響較小。中國政府當然也希望如此一來,可以改變對世界大市場的過度依賴。

尤其,過去六、七年期間,整體亞洲區域經濟社會的人力成本升,致使美國和歐洲國家政府與民間,都在致力於促進「製造業回流」運動,也就是要求各該國家的製造業工廠企業,從中國回流母國投資營運,這一運動的發展,也相當程度逆轉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另外,習李體制也正積極推動將中國的「出口主導經濟」,轉向更多由內部消費帶動的「內需主導經濟」,對全世界貿易大格局,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儘管近年來若干國際研究機構認為全球化運動已經見頂,但整體而言,全球化運動尚未出現真正大逆轉的新趨勢,算不得真正的「失速」或「失常」。

 

克強指數回暖帶來新指望

 

中國經濟放緩情勢最近有了新轉機,被外界認為最能準確表現經濟真實情境狀況的「克強指數」,包括新增貸款數據和全社會用電量數據在內的部分指標,在2015年第二季出現回暖跡象。

根據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8月1日至28日,全國發用電4,633.49億千瓦時,年率成長2.97%,成長速率較2014年同期回升6.54%,比7月成長速率回升4.97%;同時,8月1日至27日,全國鐵路日均裝車數較7月份日均調度水準也增加了1.2%。

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是「克強指數」三大指標中的兩大重要指標。這兩大指標的回暖,不啻說明,中國經濟出現回暖的希望已然大增。而伴隨著的區域分化現象顯示,廣東、江蘇兩大經濟重鎮,8月份的用電量出現更明顯成長,而與廣東、江蘇經濟關係密切的安徽、江西等地用電量指標也出現明顯上升。

「克強指數」的回暖,應該能夠推動整個中國經濟的回暖,只要中國經濟可以具體見到復甦,則全球經濟的振作或許就為時不遠了。

 

(作者係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