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以色列、約旦遊省思|吳國禎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中東地區是人類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亙古的文化和宗教的衝突遺留至今,當下的利害爭奪及外部勢力的介入,更使百萬難民流離失所。期盼「一帶一路」發展思維,能給當地結束惡性循環的戰亂歷史一些啟示。

 

        位於今日伊拉克的兩河流域文明,以及古埃及的文明是公認的人類歷史文明的先河。它們均早於發端於黃河(有說法,不能排除長江)的中華古文明。王朝的興替本見諸歷史的長河中,然而,兩河流域文明與古埃及文明的最終消亡,則讓人們不免探尋它們為何不如中華文明,雖然幾經興廢,然終能否極泰來,而延續至今。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抵是歷史上中東位於亞洲通往非洲、歐洲的要道上,其間固然有著沙漠的阻隔,但並沒有高山的阻絕,這樣,從北方、東方、西方而來的後起民族便能長驅直入,進而破壞乃至取代消滅了原先固有的文明。這和東方的中華大地確有所不同。

在中華大地上,中華文明獨領風騷,遠勝於它的四方其他民族,而南方和東方的大海,還有西方的高原無疑起了沒有長城,卻宛如長城的保護作用。唯獨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侵,對於中華文明便不是個致命的歷史因素。

 

糾葛的宗教衝突

 

確實如此,古埃及不敵馬其頓亞歷山大帝,以及羅馬帝國的勢力,以後就逐漸消亡了。且不言遠古的兩河文明,古波斯帝國盛極一時,位於今日伊朗的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古城也早在西元前4世紀,就為亞歷山大帝所毀。中東自古以來就是來自各方的民族、勢力,接續登場的地方。我來你走,各種文明,各種民族固然有互相影響的因素,也不乏殘酷的戰爭,都在這塊地方留下了足跡。

猶太人在羅馬時期就被鎮壓了,從此流落世界各地。作為猶太文化宗教象徵的聖殿也被毀。以後到了7世紀阿拉伯人興起,穆斯林的勢力便在中東地區占據了統治地位,這也引發了羅馬教皇要求基督教軍隊出征,以解放耶路撒冷聖城的十字軍東征。對於穆斯林而言,基督徒號召的這場戰爭是對其宗教的攻擊,是對其帝國的征服。今天耶路撒冷著名的阿克薩清真寺和岩石圓頂清真寺,據說是建在原先猶太人的聖殿遺址上,是穆斯林文化宗教的象徵。

不論是聖經,還是可蘭經中關於宗教的說法,我們只能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角度,結合考古的發掘,而不能單從神學來理解這些歷史的進程。不論是猶太教、基督教,還是穆斯林宗教中「先知」人物的共有,都反映出中東各民族在同一塊土地上,共有歷史的事實。以後,奧斯曼帝國統治中東400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後的中東就成為英、法兩國的勢力範圍。到了20世紀,原先統一的中東地區四分五裂為各種教派的國家(從這些國家的邊界線不少是直線的,可以瞭解此事實)。

中東地區對文化,特別是宗教的執著,恐怕是局外人難以理解的。就穆斯林言,1,000多年後,對其過往神學的經典奉為社會各方面不二法門的指導。猶太人2,000多年在世界各地漂泊,但其文化宗教仍能保持存續下來。希特勒法西斯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是對人類歷史的罪行。

 

以色列景點多和宗教有關

 

20世紀初期開始,大量的猶太人在英國的支持下,從世界各地移居巴勒斯坦(地區)。1947年英國將猶太人建國問題移交給聯合國。聯合國決定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個國家。但是阿拉伯人對此反對。猶太、穆斯林或還包括基督教,三方勢力各自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亙古的文化和宗教的衝突遺留至今,當下的利害爭奪及外部勢力的介入,使得這個地區至今沒有寧日。百萬難民流離失所,歎為人間悲劇。

以色列畢竟是擁有現代西方資本和技術的國家。耶路撒冷(Jerusalem)西城及特拉維夫(Tel Aviv)的建設,處處顯現著現代的社會風貌。眾所周知,猶太人控制著紐約華爾街的金融,而特拉維夫則掌握著世界的鑽石市場。以色列擁有相對於巴勒斯坦,乃至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優勢,不言可喻。

今日以色列的旅遊點多為和猶太、基督教有關的歷史遺存(不必然就是考古確切的歷史遺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不過0.9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古城內,就擁擠居住著眾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有猶太區、穆斯林區、基督教區和亞美尼亞區。 

哭牆是建於2000年前耶路撒冷古城的一段城牆,位於聖殿的下方。猶太的聖殿雖然兩度修建,兩度被毀,但支撐的城牆保存了下來,猶太人因此以為神靈之光從未遺棄這裡。今日仍然可見眾多的猶太教信徒,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進行感人肺腑的膜拜。

耶穌被羅馬人處死前,在耶路撒冷古城內所走過的路徑,是旅遊者必經的體驗之路。此路的終點是耶穌墳墓的所在─聖墓教堂。此寺院宏大,且富古意。平日即可見眾多的基督徒在此舉行儀式。令人驚歎的是,在特拉維夫的雅法(Jaffa)古城,竟然出土了西元前13世紀,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時期的遺物。遺物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說明了久遠的歷史。

 

約旦的古文明引人遐思

 

約旦引遊人遐思的古文明非傑拉什(Jarash)和佩特拉(Petra)古城莫屬。傑拉什古城建於亞歷山大統治時期,之後羅馬人修建了至今保存可觀的遺址:廣場、列柱、競技場、神廟等。其中的廣場開闊有餘,直到今天,每年的音樂節還在此舉行。以後,隨著貿易路線的轉移,此城逐漸衰落。到了5世紀中期,基督教快速傳播,在各地大興教堂,取代了一些羅馬時期的建築。穆斯林勢力終於在7世紀征服此地,但在747年大地震後,此城逐漸衰敗。

佩特拉古城是阿拉伯的遊牧民族納巴泰人歷經500多年所建設成的。在西元元年前後,佩特拉古城依仗著香料貿易,進入全盛時期。優秀的水利專家構建了水池和水渠,以供應這座近3萬人的城市。古城的建築多為從山壁中鑿挖出來的,規模宏大,令人歎為觀止。以後,4世紀和6世紀的地震毀掉了這座古城,而逐漸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世紀初才又為人所發現,並在此進行了考古探索。從地理位置來看,很顯然,佩特拉位於古絲綢之路的西陲,聯繫著東方通往埃及和土耳其的交通要道上。

約旦另一處足以說明這個地區是古絲綢之路交匯點的是,在位於馬代巴(Madaba)的一所建於拜占庭時期(4世紀至7世紀初)教堂遺址的馬賽克地板上,所發現現今最古老的巴勒斯坦地圖,該地圖提供了當時巴勒斯坦眾多城市的歷史資訊。

 

結束苦難的路在何方?

 

誠然,中東地區自古為東西方交通的要道,它的千年歷史和絲綢之路的興衰關係密切。沉重的歷史負荷和恩怨,今天固然一時還很難化解,但歷史必然要走出此戰亂的怪圈才有未來。中國大陸所倡議的「一帶一路」發展思維,似乎可給當地一種啟示:只有共存才能共榮。極端的排他性只會導致戰亂的惡性循環,永無寧日。

就此,我們慶幸地看到,在中華大地的歷史上,固然不乏有入侵者,也不乏有戰亂,但最終多能找到一條融合的大道,新的融合不僅煥發了新的生命力,並且造就了新的發展和輝煌。佛教在中土的傳播是如此,少數民族的入侵歷史也多莫不如此。作為對比,在今天,人們應不難認識到,維護我們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團結統一的局面,是國家得以長治久安的根本基礎。

 

(作者係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