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普丁在中東的新外交攻勢|姜書益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最近美國從敘利亞撤軍,以及土耳其入侵庫德族的行動,使中東的政治情勢發生劇變。俄國不僅填補了美國的空缺,更鞏固了其在地中海東岸的戰略基礎,使莫斯科再度成為中東問題的權力中心。

 

拉攏與利雅德的關係

1014日,普丁飛往回教遜尼派大本營沙烏地阿拉伯,進行為期兩天訪問。儘管兩國在國際問題上的看法不同,但俄沙兩國領袖每年仍維持定期互訪。沙國王儲穆罕默德近年曾多次訪俄,2017年極少出國的沙國國王薩爾曼更親率龐大代表團訪問莫斯科。普丁則是2007年以來首度訪問利雅德。在中東戰雲密布的關鍵時刻,俄國總統突然造訪,自然受到國際極大關注。

普丁此行與沙國實際掌權的王儲穆罕默德親王,就兩國經濟合作及中東情勢等問題進行會談。經濟合作方面雙方簽署了30個合作項目,總價值達20億美元。俄國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俄沙兩國元首簽署一項與石油生產合作組織(OPEC)長期的合作協議,根據這項協議,非OPEC國家應與OPEC相互配合,避免引發國際石油價格暴跌。201812OPEC10個石油生產國同意,每日減產120萬噸,以提升國際石油價格。今年7OPEC國家在維也納開會,同意延長減產時間到2020年。普丁訪沙前夕表示,石油必須減產以維持其價格,顯示莫斯科支持OPEC的決定(俄羅斯是世界石油主要出口大國,但並非OPEC成員)

最近12年來,俄羅斯與什葉派的敘利亞、伊朗關係友好,但沙國則與它們勢同水火,特別是最近利雅德與德黑蘭的關係降到冰點。1012日,沙國同意美國在沙國增加軍事部署,主要就是因為最近沙國煉油廠疑似遭到伊朗無人機的攻擊。不過,普丁在回答記者時卻表示,根據俄國國防部及情報單位的資訊,均無法證實是伊朗所為,顯示俄方對該次攻擊報導採取保留態度。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中東問題專家巴爾明認為,沙烏地亟盼與俄國關係加速正常化,因為美國急速從中東撤退,使得伊朗在本地區的影響力快速增加,沙王積極拉攏莫斯科以接替華府,俄沙關係改善讓中東戰略情勢改變。

俄加強與阿聯酋合作

普丁在結束沙國訪問後,15日飛往阿聯酋。普丁與阿聯酋實際領導人,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親王會晤。俄阿領袖簽署了一系列文件,俄國營核能企業公司與阿聯酋核能企業公司簽署備忘錄,在阿布達比修建第一座核能電廠,由俄方提供技術及核燃料棒。此外,阿布達比國營石油公司與俄羅斯最大的私營盧克石油公司,共同開發阿聯酋加沙地區的天然氣。此後阿聯酋將不必再從卡達進口天然氣。

俄科學院東方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薩耶夫表示,俄羅斯與阿聯酋的對話與合作,可協助莫斯科解決許多複雜的中東問題,因為阿聯酋既與沙烏地關係密切,與伊朗關係也非常友好,所以阿聯酋可以成為伊朗與波斯灣國家合作的橋梁。

阿聯酋與沙烏地兩國是2011年最早與敘利亞斷交的阿拉伯國家。根據目前中東情勢的發展來看,如果無法得到沙、阿兩國的支持,敘利亞在阿拉伯世界的孤立很難突破。伊薩耶夫指出,普丁此行曾與穆罕默德王儲深入討論敘利亞、伊朗及葉門的問題;葉門問題必須解決,否則不符合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利益。

根據報導,阿聯酋並不支持美國煽動與伊朗的衝突行為。分析認為,阿聯酋恐怕是美國在中東最不可靠的盟友,但由於它的地理位置突出,美伊若發生衝突,它將成為第一線國家。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曾以「小斯巴達」稱讚阿聯酋,因為它曾勇敢地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但近年由於川普加強對伊朗施壓,並且不斷增加波斯灣兵力,而阿聯酋卻與伊朗頻繁接觸,最近更派遣海岸巡防隊代表團訪問德黑蘭,討論安全問題,顯示美國孤立伊朗的政策失敗。美國波斯灣問題研究中心專家卡拉西克(Theodr Karasik)表示,阿聯酋是川普伊朗政策的「軟肋」,最近它不斷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更在華府展開支持伊朗的遊說活動。

尋求與厄爾多安的妥協

1022日,普丁與土耳其總統厄爾多安在南俄渡假勝地索赤見面。普丁表示,這次有關敘利亞問題的對話成功,主要是由於敘利亞制憲委員會有效運作之故。該委員會是2018年在索赤成立的,共有150位成員,採取閉門會議及2/3多數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這個制憲委員會可成為敘利亞對話和解決敘國8年來武裝衝突的起點。

普丁表示,俄土雙方有關敘利亞問題已達成妥協,土耳其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業已停止。雖然安卡拉並未占領緩衝區,但已成功地將庫德族武裝力量逐出土耳其邊界,大馬士革亦能重新取得邊界地區的控制權。莫斯科與安卡拉重申1998年「阿丹納協定」(Adana Agreement 1998)的有效性。根據該協定,土耳其武裝部隊可以進入敘國境內5公里,而非目前安卡拉主張的30公里。

西方觀察家認為,未來敘、土邊界地區將由俄、敘實際控制。由最近電視實況報導,當美軍車隊撤出時,遭到當地民眾以腐敗的食物和石塊投擲,充分顯示美軍是在極不光彩的情況下離開本地區。另根據伊拉克官方報導,該國已同意5,000名美軍撤離,並且不希望美軍繼續駐留。

美國與阿拉伯媒體均認為,這次俄土索赤會議象徵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俄羅斯現已儼然成為中東的決定性力量。其次,土耳其雖然仍是美國和北約的盟友,但土國最近不僅購買了俄羅斯C-400防空導彈系統,並攻擊敘利亞庫德族地區,迫使美國放棄對庫德族的支持,充分顯示莫斯科已成功破壞了北約的團結。

擴大與德黑蘭的軍事聯繫

最近波斯灣情勢不斷惡化,在敘利亞戰場上灰頭土臉的美國,為轉移國際目光,試圖糾集各國建立一個反伊朗的海軍聯盟,並準備從1125日起在本地區進行一項「IMX19」的大規模海軍演習,向德黑蘭示威。事實上,在川普宣布退出「伊核協定」後,為對抗美國的「極限施壓」,伊朗外長札里夫8月便飛往莫斯科尋求支持。俄國同意支持伊朗遵守該協定的主要條款,並認為解決此問題的最佳途徑是由主要大國與波斯灣國家共同對話。

729日俄國海軍司令耶梅諾夫與伊朗海軍司令漢札底簽署一項「擴大雙邊軍事合作」備忘錄。伊朗媒體報導,俄伊兩國年底前,將在印度洋北部舉行聯合軍演,漢扎底表示,這項軍演將在印度洋北部地區,包括荷莫茲海峽及波斯灣進行。

最近俄國外長拉夫諾夫堅決反對美國組建海軍聯盟、保護「航行自由」的措施,並向聯合國提出「波斯灣安全概念」草案,以防止波斯灣武裝衝突的發生。據俄國駐聯合國副代表薩伏龍科夫表示,該草案的目的在於「建立維護及管控波斯灣地區安全與合作的機制」。

最近俄國國防部宣稱,黑海艦隊的救援船正在伊朗港口停泊,準備參加國際潛水技術比賽(Depth-2019),而伊朗軍方代表團也前往俄羅斯,出席國際軍事項目競賽(АрМИ-2019)。觀察家分析認為,俄羅斯與伊朗積極發展軍事聯繫,主要是由於莫斯科在中東的利益所致。此外,為對抗美國的導彈威脅,莫斯科極可能向德黑蘭出售C-400防空導彈系統。

結語

報導指出,近年俄羅斯的靈活外交手腕,已使其在中東的政治地位屢創新高,並成為能為各方接受的大國,所以在美軍撤離後,普丁既能迅速地走訪「阿拉伯聯盟」的主要國家沙烏地、阿聯酋,也能與厄爾多安就敘利亞問題達成妥協,使俄羅斯及其盟友阿塞德政府軍能重返敘北庫德族地區,完全取代了美軍的地位。現在俄羅斯不僅成為敘利亞內戰的最大贏家,更成為中東地區權力平衡的仲裁者。俄國中東問題專家認為,俄羅斯在中東的成功,完全是由於美國在本地區政策和戰略錯誤所致,不過,俄羅斯並不能完全取代美國的地位,因為它缺乏後者那麼龐大的政經實力。最近在中東灰頭土臉的川普不顧各方反對,又糾集各方成立國際海軍聯盟,在波斯灣進行大規模軍演向伊朗示威,假如沒有真正成效,恐怕又將為普丁的外交加分。

 

(作者係前駐俄羅斯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