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農曆年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度在大陸(南京)舉行「王張會」,標誌著兩岸直接對話又邁前一步,也讓人對2014年充滿期待。不料,一個月後,太陽花學運占據立法院長達24天,而其訴求從反黑箱審查,到反國民黨,到「反中」,不僅讓已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至今無法生效,也卡住了ECFA的後續談判。
儘管張志軍仍於6月排除萬難來台,踏出65年歷史的一大步,展現大陸穩固深化兩岸關係的決心,但不論是8月張顯耀去職風波,或是馬英九堅持在APEC峰會時舉行「馬習會」,都顯示,馬團隊在處理兩岸事務上有欠周全,導致兩岸政治互信受損。
10月10日,已因食安連環爆民意跌入谷底的馬英九,竟呼籲大陸應走向「民主憲政」,並對香港「占中」行動表示支持,被解讀為「馬態度轉強硬,兩岸嚴重缺乏互信」。11月底九合一選舉,藍綠政治版圖一夕變天,更為兩岸帶來不利的變數。
被視為2016年總統候選人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前聲稱「台獨已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在綠營大勝後,可能暫時不打算走完「最後一哩路」,而人氣王柯文哲則否認「九二共識」,這些都讓人對綠營的轉向,不敢抱持一絲樂觀。
馬英九已辭去國民黨主席,但仍可在任期內盡其所能,完成兩岸互設辦事處、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政策。當然,更令人關注的是國民黨新任主席朱立倫及有意參選總統的吳敦義,他們二人對兩岸的立場,將直接影響國民黨前途及兩岸前景。
朱立倫在2014年5月核四停建風波中,表示「公投門檻有下修的空間」,12月中旬又拋出要修憲改成內閣制,這兩次表態都有個人算計,但也透露出,他對公投及修憲設置高門檻缺乏認識及敏感度。
2005年第七次修憲廢除國民大會後,修憲案從此需經四分之一立委提案,四分之三出席,出席委員四分之三決議通過,再經公民複決,超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同意。這樣的高門檻阻止了陳水扁的「正名制憲」。朱立倫若為個人政治前途,藉各有盤算的藍綠立委發動修憲,恐將造成社會動盪、統獨對立。且不論修憲內容及結果如何,修憲程序中的「公民複決」就可能被島內外有心人士詮釋為「住民自決」,這不僅會讓台獨激進派聲勢大振,也會讓國民黨的存在價值徹底被消滅。
2014年從年頭的形勢大好,走到年底令人擔憂的局面,反應出台海問題一天不解決,兩岸關係就脫不了起伏轉折的命運。不過,大陸既把現階段和平發展,最終實現統一作為基本國策,而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有增無減,兩岸交流又深化至密不可分的程度,任何政黨及政治人物,不管其主觀意願如何,都不能不務實地面對兩岸關係。吾人不必過分悲觀,勇敢迎接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