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Boris Johnson)走訪日本、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企圖為英國退出歐盟後和亞太地區建立新的貿易關係,其中包括軍工貿易。約翰遜並表示,兩艘新航母將於2018年加入美國前往南海巡航,引起軒然大波。
爭奪軍貿、船艦訂單
英國有雄厚的高科技實力,尖端武器軍火工業在世界上保持著領先地位,連美軍都花費巨額資金採購英式裝備。海軍船艦尤其是英國軍工中的重點項目。英國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建造,包括下水試航航空母艦的四國之一,另外三國為美國、中國和印度。
目前,英國正在和美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國的軍工企業,爭奪未來20年澳大利亞價值約890億澳元(約650億美元)的新一代海軍艦船擴軍計畫中的訂單合同。這些訂單將影響到英國軍工工業的科學研究、設計和製造等大批工作崗位,以及英國的經濟。
英國外相約翰遜和國防大臣法倫(Michael Fallon)一起出席了英國和澳大利亞外交及國防首長年度會議。約翰遜指出,亞太地區經濟高速增長,但也存在著緊張情勢。英澳雙方討論了朝鮮導彈和核試危機,東南亞的恐怖主義威脅,以及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五國情報分享協議。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Julie Bishop)表示,南海是亞太地區最緊迫的挑戰之一。她還說,澳大利亞和英國將加強在國防、安全保障、反恐方面的合作,並在亞太地區舉行聯合軍事行動。
根據歐盟的規定,歐盟成員國不可私自與別國達成貿易協議。英國想在退出歐盟後,能與澳大利亞建立友好的經貿關係,而澳大利亞也希望與英國達成高質量的綜合自由貿易協議。英國也在積極試圖拓展與亞洲地區的經貿關係,其世界首屈一指的軍工企業,自然不會甘於落後這一潮流。
美邀請英加入南海巡航
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商業航路之一,經由那裡的航運貿易額每年高達5兆美元。約翰遜應美國的邀請,對美國承諾:英國最新建成的兩艘新航母將於2018年加入美國前往南中國海進行「自由航行」(Free Navigation)巡航。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號」(HMS Queen Elizabeth, R08)是英國打造的最新航母,全長280公尺、排水量65,000噸,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航母。這艘航母目前正在蘇格蘭海域進行試航。該航母一旦開始服役,將被派往南中國海巡航作為其首航任務。另外一艘航母為「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 R09),目前仍在建造中,預定2020年服役。這兩艘航母也是僅次於美國,世界上最強的航母。它們均採用了滑躍飛行甲板,艦載機主要為36-40架短距垂直起降的F-35B。
約翰遜表示,讓英國的兩艘新航母加入國際例行的海上自由航行,對保障世界貿易航道暢通至關重要。國防大臣法倫也表示,英國戰艦2018年將前往南中國海巡航,行使其「自由航行權」,同時繼英國颱風戰鬥機2016年10月曾經飛越南海地區與日軍進行軍演後,英國還擬增強其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存在。
分析認為,倘若英國航空母艦出現在南海,可能會再度引發南海的緊張局勢,加速中國大陸海軍的增建,並令北京在南海的立場更加堅定鞏固。如果這些「域外國家」誠心支持各國在南海自由航行的權利,那麼英國更應支援中國與東盟(東協)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的框架協議。
域外國不願看到南海穩定
2017年8月7日上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和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三國外長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就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海洋活動「強烈反對片面行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駁斥了美、日、澳就南中國海問題所發表的聯合聲明。王毅表示,這次系列會議有一個最鮮明的對比:一方面,包括中國在內的南海沿岸國家都肯定南海局勢積極向好的變化,肯定通過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南海以外的有些國家不僅把他們的認識停留在過去,看不到南海局勢發生的變化,也不想認同中國和東盟在南海問題上所取得的成果,甚至還在對外釋放非常消極的信號。美、日、澳三國外長在會議以外發表聲明就是一個例證。
這個對比非常鮮明,我們不禁要問:是不是有些國家不願意看到南海穩定?是不是南海局勢進一步穩定,反而不符合這些國家的自身利益?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