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論「中華共同體意識」|鄭海麟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在兩岸分治長達60多年後如何統一,兩岸政府至今尚未達成共識。筆者提出,兩岸統一的基礎在於兩岸人民共同建構「中華共同體意識」,首先要將排斥統一的台獨意識化解。

 

兩岸目前的台海分治是一種客觀事實,由於60多年的分隔,兩岸人民在觀念及意識形態方面難免產生差異,這也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不過,把這種政治上的分治和意識上的差異固定化、永久化,並不合乎兩岸人民的願望和歷史發展的理性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地找出一個共同點,作為兩岸統一的基礎,依筆者見,「中華共同體意識」是最有可能成為兩岸同胞都能接受的統一基礎。

一、關於「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內涵

 

所謂「中華共同體意識」,也即是「一個中國的意識」,它是世界所有炎黃子孫都認同的一種中國情結。因此,從廣義來說,它應包括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同胞的中國情結、台灣中華民國同胞的中國情結、海外華人的中國情結。至於從狹義來說,這種中國情結又是建立在文化認知、民族情感、政治意願、經濟需求、強國慾望等因素基礎上的,這是就它的內涵而言。

(一)文化認知

海峽兩岸乃至世界各地的華人,都認同於儒家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文化,並承認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是同文同種。

(二)民族情感

兩岸同樣屬中華民族,從血統上講都是炎黃子孫,即源自共同的祖先,這種民族情感建立在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民族觀念基礎上,兩岸同胞應在這個基礎上走向統一。

(三)鄉土感情

從歷史認知角度出發,台灣為中國人開拓的疆土,居民絕大部分來自大陸。因此,大陸是台灣同胞的祖宗之國,絕大部分的台灣同胞對大陸都存有一份鄉土感情。「中國人應該幫助中國人」很大程度上是從這種鄉土感情派生出來的,這也是促進兩岸走向統一的有利因素。

(四)政治意願

從社會發展及兩岸同胞的福祉出發,未來兩岸應該和平統一在一個現代性國家的基礎上,這個現代性新中國的主要特徵是:民主、法治、自由、平等、誠信、富強、繁榮。其中,民主法治是最根本的,而民主政治的根本在於法治,具體表現為統治者要根據被統治者的同意來統治,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要受社會的公權力,亦即法律的拘束。

民主政治強調的「主權屬於全體人民」原則,就是現代性國家最基本的要求,這一要求是兩岸同胞民生福祉的有效保障。

(五)經濟需求

從建設現代性國家的角度來看,有兩個基本因素是至關重要的,即經濟的成長和社會的平等。前者是現代性國家的硬體,後者則屬軟體,而社會的平等又寓於民主政治之中。至於經濟的成長,更是能促成兩岸和平統一的重要因素。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大陸消費市場大,人才市場也大,台、港、澳經濟均以大陸為腹地,出路在大陸。目前世界經濟均走向區域經濟,中、台、港、澳可藉經濟上的互相依存,利用兩岸四地強勁的經濟成長趨勢,首先建立中華經濟共同體,互惠互利,爭取在21世紀上半葉發行中華經濟共同體貨幣,從而擺脫近一個世紀的美元殖民統治,經過經濟上的聯合、貨幣上的統一,進而促成兩岸的和平統一,使大中國成為亞洲的主體、世界的巨龍,到時才可以說:中國人站起來了。

(六)強國慾望

渴望成為泱泱大國之民,這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願望,也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目標。

就現實狀況而言,台灣如果脫離中國獨立,非但毫無國際地位可言,生存也會成問題;相對來說,大陸如陷入內戰,目前正在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將毀於一旦。因此說,兩岸如兵戎相見,將令中華民族萬劫不復,近兩個世紀以來的強國慾望也將成泡影。所以,兩岸領導人應以中華民族昌盛繁榮為重,精誠合作,促進中國和平統一。

二、關於「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外延

 

「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外延,理應包括台灣的中華民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海外華人的中國意識,但由於本文著重討論兩岸統一問題,因此文中所涉「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外延,只限於中華民國意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識。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識

這種意識可用北京曾經強調的舊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來蓋括。

這個表述凸顯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識是唯一的、也是正統的意識。這種意識的依據,即是辯證法中對立統一規律的思維模式,從而將大陸本身視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台灣則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必須服從矛盾的主要方面。據此,北京制定了「一國兩制」作為兩岸統一的方針。

從這種「中國意識」出發,北京政府不只視台北政府的存在為其完成統一大業的消極因素,也是中國崛起亞洲,走向海洋發展戰略的巨大障礙。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日本─菲律賓這條美國圍堵共產主義勢力(主要是中國和北朝鮮)的防線上。

另外,台灣內部台獨意識高漲成為北京政府的隱憂,這些因素促使北京有非「拿下」不可的緊迫感。因此,北京容忍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是暫時的、有限度的,對台獨則是絕對不能容忍的,這也是北京要制定統一時間表的原因。

另方面,從國際社會來看,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作為中國的代表已被絕大多數國家承認。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識成為正統的中國意識(最少也是中國的主體意識),也就順理成章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北京政府一再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涵蓋台灣。

而台灣的中華民國則提出其反駁的理由:即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國以來,一直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1949年遷台後,作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政權,而獨立存在又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中共從未占領過和統治過台灣,沒有在台灣行使過主權,其對外代表台灣的主權從何而來?據此,台灣對中共所代表的中國主體意識採取排斥的態度,因而在自己的有效統治地區產生出台灣的中華民國意識,與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識相互並存。

(二)中華民國的意識

作為有效統治權僅及於台灣的中華民國意識是一種複雜的多元意識複合體。它包括以正統中國自居的傳統中華民國意識,也包含「本土化」的,也即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意識,同時還包括承認「中華民國是台灣」的意識。

(1)以正統中國自居的傳統中華民國意識。

有此意識的人認為,中華民國自1912年成立以來,繼承了清朝以降的政統和法統,同時也繼承了文武周公孔孟程朱以來的道統,即從領土繼承、法統繼承和文化繼承方面強調自己是唯一可代表中國的正統政府。但是,中華民國自1949年退守台澎金馬後,有效統治的國土大幅縮小,國際法所需要的領土、人民、政府有效管治權及外交能力這四大要件亦隨之縮小,特別是1971年後失去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其代表中國「正統」的合法性也逐漸消失。因此,在台灣,這種以正統中國自居的傳統中華民國意識已式微,退居非主流意識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建基於台灣本土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意識。

(2)建基於台灣本土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意識。

有此意識的人既不希望統一於大陸中共制度(或「一國兩制」)之下,又不想獨立於中華民族之外的不統不獨意識。這種流派強調,目前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僅僅建基於台澎金馬的政府,其政權的合法性也僅來自於台灣2300萬人民的授予,它從經濟上的發展、政治上的民主化、自由化及社會結構方面的本土化著手,建構其政權的合法性基礎,以便維持中華民國的法統於不墜,這種努力確實使國民黨得以從「外來政權」成功地演變為「內在政權」,長期維持了執政黨的地位。

如從兩岸關係角度看,這種中華民國意識是指中華民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如從國際關係角度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兩者結合起來很容易得出「獨台」的結論。這種獨台意識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操弄,便很容易與台獨合流,加上李登輝提出兩岸定位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陳水扁提出兩岸是「一邊一國」,更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結論。

如此而來,獨台的中華民國意識又發生了分化。

(ⅰ)不以台灣為滿足的獨台。早先獨台派認為,中華民國暫時只有台灣,但不以現狀為滿足,而且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其領土範圍包括整個大陸中國,憲法增修條文和1991年制訂的《國統綱領》也規定以實現中國統一為目標,雖然不一定能以武力統一中國,但可以建設自由、民主、均富的新中國為指歸,這一目標不放棄,無論如何都不會走上台獨的道路。

(ⅱ)認為兩岸兩國的獨台派。新進的獨台派則認為,既然中華民國政權僅僅建基於台灣,同時與中共政權又互不隸屬,兩岸兩國已是事實,與其不統不獨,倒不如將兩岸兩國的關係公開挑明,這將有利於台灣中華民國在未來的發展。這一派的理路,實際上是在中華民國的名號下,以強調主權分裂而為台灣獨立鋪路。

李登輝推行的「精省修憲」、「務實外交」,便是朝這個方向努力的。可見,獨台的中華民國意識,其中包含著兩種發展的可能性,進可攻(走向台獨)、退可守(不放棄統一),因而它最為李登輝等執政國民黨人所樂取,即使在後李登輝時代,執政的國民黨人仍然堅持這種意識,繼續走李登輝的路線。

馬英九強調「不統不獨不武」;一方面強調不會搞台獨,另一方面又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走的正好是李登輝路線中退可守(不放棄統一)的一面,不然,台獨的勢力不可能在馬執政的八年中獲得長足的發展。

相信民進黨籍的蔡英文上台後,雖不至於明目張膽搞台獨,但將會執行李登輝路線中的另一面,即進可攻(走向台獨)和堅持強調「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台灣主體」意識。

三、「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建構

 

就目前的兩岸關係而言,如欲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從「國族認同」的統一著手,亦即將兩岸人民中存在的多種意識,統一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這一「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基礎上。這種統一,既非統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識」,也非統一於「中華民國意識」,而是統一在兩岸人民所共同締造的中華民族的國家意識中。這種具現代性的中華民族國家意識,即是建立在國族認同基礎上的「中華共同體意識」。因此,兩岸統一的過程,既是「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建構過程,也是中華民族現代性國家的建造過程。正確的方向,應該是兩岸都圍繞著建造現代化的新中國這一目標而統一。

今天中國的統一,不是兩岸政府誰消滅誰,誰吃掉誰,而是在雙方政府同意,兩岸人民自願的基礎上謀求再結合(台灣與大陸曾於1945年至1949年實現短暫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互信對稱的「中華共同體意識」是未來統一的關鍵所在。

在建構「中華共同體意識」的過程中,最為困難的是如何將排斥統一的台獨意識化解,並納入中華共同體意識之中。

筆者認為,對台獨意識的疏導是兩岸統一中最艱鉅的任務。為此,作為承載主體中國意識的大陸政府,首先必須正視台獨意識的產生及其根源,從而以積極的方法化解之,並將其納入「中華共同體意識」中,成為中華意識的一種落空。

對於台獨意識,如仔細加以分析,可將其分為「本土化意識」與「抗爭意識」兩部分。

所謂「本土化意識」,就是台灣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的一份感情,這種鄉土感情並不構成與中華意識的對抗,如能善加疏導,這種鄉土感情(也即是「本土化意識」)可以是中華意識的落實,成為其中的組成部分。

至於「抗爭意識」,則往往是在壓力下形成的,或說是對壓迫的一種反彈,壓迫愈甚,反彈愈強,由「抗爭意識」轉化為「反判意識」也即是分離主義的意識,這是必須用智慧加以化解的。

嚴格說來,台獨意識實際上是由「本土化意識」與「抗爭意識」相結合所產生的一種「分離意識」,而台獨意識的發展是由於國民黨的政策出了問題,這一議題有深入探討之必要,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故從略。

 

(作者係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