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2萬公尺,錶落雪地。您家人拾來還我。那錶永遠在我心中,滴答的走著。今天我拿隻錶來還願。」2015年9月5日,張立義到包頭董姓人家送了隻錶,謝謝他們在寒冷的早上給他開了門。6月12號早上,滴答聲停止了。
在一張機尾掉地的照片上,張立義寫著:「兴华老弟:从1965.1.10以后,我就开始新的人生,至今又过了五十年。」
1964年那天,他駕駛U-2偵察機飛往包頭,他只知道照相,不知道下面是什麼。突然一陣強光,飛機全黑,被薩姆飛彈擊中,他立刻彈射出去,掉落了20公里,然後傘開了,他震醒過來,抹了抹護鏡的冰屑,看到一輪明月,下面一片雪地。他看了看錶,停在9點鐘。
這隻軍用錶,是張立義在美國受訓時得到的,有兩隻,一隻給了妻子張家淇,這隻掉落在董家,大陸派來照顧他的空軍軍官葛棣拿來還他,張立義說誰撿到就送給誰吧,葛棣說要物歸原主。但錶壞了,張拿去北京錶店修,店家一看美軍錶,是敵貨,拒修,五年後到南京才得修好。
葛棣來包頭把他接到北京,叫他安心,說依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政策,會「善待俘虜。」葛棣說:「你沒罪,帳算在蔣介石身上。」他與張一起生活了三個月,同吃同睡。
葛棣後來升到高職、退休,2015年他知道張要來參加93抗戰勝利70年閱兵,很高興,帶著三位舊屬在軍事博物館旁迎接張,還激動地在後面抹淚。他們送了張一套當年被「監管放封」的照片,張一看到U-2機的照片就開懷笑。
他們說:「當時我們執行上面的政策,與國民黨這些空軍人員相處。真可謂相逢一笑泯恩仇,歷盡劫波兄弟在。大家本是一家人,就是內戰打成了敵我,但拋開那些政治爭議,我們還都做了好朋友。大家非常懷念、關心老友張立義,所以這次能再見到他十分高興。我們都老了。那段相處與友情是一生中的重要一章。特別是他這次應邀參加閱兵典禮,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不忘歷史,包容仇恨』,盼兩岸邁出和解大步,真正表達了一代老兵的心聲和風範。」
當天早上軍博館把飛機棚清場,讓張立義單獨看他的3512號機。這是四架U-2拼湊而成,分屬陳懷生、葉常棣、李南屏。李南屏開的那架飛機1964年7月7日在漳州被擊落,那天張立義剛到35中隊報到,聽到美國人員氣得摔杯子。
王錫爵是張立義的同隊,他出的第一趟任務就是偵照廣州白雲機場。1985年5月3日,王駕駛華航747貨機降落在這裡,打破了國府不接觸的堅持。
上次看到這架U-2機是50年前,當年這4架機骸展示在軍博的廣場上,張立義由人陪同,夾在群眾中,來看看自己的飛機。
他在北京住空軍招待所,生活優遇,有4個兵陪他,張還在天安門廣場教他們騎腳踏車,好讓他們「伴遊」。平時就打打乒乓球。
1970年,周恩來批示他回到南京老家的公社,見了27年前在重慶分開就未再見面的母親,陪她12年直到她過逝,這也算是因俘得福。
張立義的父親1937年回南京去看他家的店鋪,12月13日日軍進城,他父親就失蹤了。2015年看完閱兵,張立義來到南京的大屠殺紀念館,在牆上,找到父親的名字─張少峰。
張立義後來在農村、工廠工作,任勞任怨,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廠裡的領導還向工作散漫的知青誇他說:「你看張立義,比共產黨員還共產黨。」後來他被安排到「南京航空學院」,擔任教學副組長,一切都很好。但1981年被告知可以回台灣,他又到北京休息了三個月,唯一使他心情低落的是,葛棣告訴他「你妻子改嫁了」,然後葛棣一路送葉常棣和他到羅湖出境。
張立義在閱兵席上說:「我是中國人,抗戰勝利對我有很大的意義。我父親在南京大屠殺中犧牲。我來參加閱兵是應該的,中國人就是中國人,難得有這70年的大典。」
1990年9月,他終於和葉常棣拿到中華民國護照,兩人連袂回台。空軍幼校同學歡迎會上掛出「蹩起,我們擁抱你。」這是張在學校的綽號,形容他老是皺個眉,不講話。
張立義說他與葉常棣「死後」,碧潭空軍公墓給他們立了衣冠塚,後來他們活了,就把墓碑移去了。他們倆看了那坏黃土說:「這大概是要保留著給我們,做最終安息之所吧?」
7月1日,張立義的墓碑將在碧潭重立。
大陸空軍的人這樣說:「張立義這人忠厚誠實、富感情好。坦白說,撇開意識形態的對立不談,國民黨軍人確實本質都不差,真才實學,做什麼會什麼,水準都好。」
張立義那封還願的信最後寫著:「漢翔萬里,錦繡河山;故國雨露,存歿兩沐。」
(作者係歷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