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臺灣日日新報》對孫中山的報導|劉碧蓉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孫中山之名從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亡命後,因《臺灣日日新報》等報紙的陸續報導,就廣為台灣抗日志士及民間所知,本文特就幾則具代表性的篇章,為讀者勾勒出孫中山在該報中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形象。

 

報紙具有宣傳及塑造人物的功能,日本據台以來,深怕報紙成為鼓吹台灣抗日運動的工具,遂嚴禁台灣民眾發行報刊,但卻扶植日本人辦報紙。18985月,守屋善兵衛併購《臺灣新報》、《臺灣日報》,改名《臺灣日日新報》,曾為台灣第一大報,至19444月與另五份報紙合併為《臺灣新報》。

孫中山曾是廣東逸犯

孫中山出身廣東香山縣,1879年隨母親到夏威夷,入教會中學讀書,1883年返國至香港求學。畢業後懸壺於澳門、廣州時,秘密聯絡同志,進行顛覆滿清,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亡命海外,聲名始為世人知曉。

189610月,「倫敦蒙難」事件後,《臺灣新報》出現轉載自倫敦的「清國使署逮捕違法」一文,報導孫中山在倫敦被拘禁的訊息,這是孫首度以「廣東叛徒」形象出現在台灣報紙上。18979月,該報又指孫是「逆黨批猖」,領導興中會意圖不軌,捐資加入興中會者不可勝數,日本將這位「逸犯」升格為有三、五百萬黨羽的「頭目」。

孫中山是革命理論家

1897年孫中山赴日後,康有為、梁啟超等保皇黨因戊戌政變,也逃亡日本。這段時間,日本為革命黨、保皇黨等亡命之徒的舞台。甫創刊的《臺灣日日新報》出現「清國事變彙編」欄,專報革命黨與保皇黨的消息。一則「清國革命の計畫者」(1898.2.23)的報導中,指孫中山所領導的「興中會」,有別於哥老會、白蓮會等秘密結社,是一個以革命手段組織共和,行總統制及憲政議會的現代化組織。

革命黨與保皇黨的爭論,在「中國同盟會」成立後達到高峰,兩派筆戰也由各派理論,提升到個人論述。《臺灣日日新報》主筆田原禎次郎,將孫中山在《民報》周年的演說,以「孫逸仙」為名,發表在19076月上旬的日文版及漢文版上,指孫是一位能募到數萬經費的募款高手,稱讚孫獨創的五權分立體制,是各國未曾有的政體。

報紙持續關注孫中山

1911年武昌起義推翻滿清、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等消息,頻頻在《臺灣日日新報》出現。之後孫辭職,將總統一職讓位給袁世凱,翌年2月,孫赴日訪問,該報也向台灣讀者闡述日本政府對中國是親善的。19166月,洪憲帝制落幕,黎元洪出任大總統。孫中山為維護法統,南下廣州建「護法」軍政府,對抗北京政權。但孫至粵並不順遂,19185月離開廣州,在他赴滬的路上他先到了日本,該報稱日本仍以「南方之雄」歡迎他。

之後,孫中山在上海潛心著述,希望革命再起,台灣報紙經常刊載《實業計畫》的要點,意在鼓勵台灣的資本家能赴粵投資。不過,持續關注孫中山的《臺灣日日新報》一度出現「孫文下野」、「擁護陳炯明」、「商團問題」等不利於孫的新聞。直至192310月孫被邀請北上,共商國是,報上才轉而出現對他有利的報導。

孫中山影響台灣知識分子

遲至1921年,台灣殖民當局才允許台人組成「台灣文化協會」,發行《臺灣民報》,該報非常關注中國軍閥之間的爭權奪利,對孫中山北上所主張的「廢除不平等條約」與「召開國民會議」,最為在意。

台灣知識分子紛紛呼應孫中山的「廢除不平等條約」宣言,關注「日華親善」、「亞洲民族聯合」等議題。《臺灣民報》呼籲,日本若要團結亞洲各民族,對抗歐美列強,就應「日華親善」,提升台人的地位,蔣渭水更在〈我的主張〉認為,唯有台人能扮演大亞細亞聯盟媒介的角色,因為日本治台如果失敗,就沒資格高唱日華親善。

「國民會議」引起在上海大學讀書、開始左傾的蔡孝乾、翁澤生等人關注。他們注意到孫中山北上,要召開以農、公、商等各界代表為主體的國民會議,不同於北京臨時執政要軍閥分贓的「善後會議」。蔡孝乾還在該報撰寫了一篇〈國民會議與中國之前局觀〉,力陳實現國民會議才能擺脫列強控制,作為呼應。

孫中山死後被高調追思

1925312日,孫中山逝世消息傳到台灣,從1925年至19296月奉安大典為止,《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每年都報導台人為孫舉行追思大會。蔣渭水在「哭望天涯弔偉人」中,指孫是「自由的化身」、「正義的化身」;張我軍在「常使英雄淚滿襟」文中,稱孫是「弱小民族之父」;翁澤生在「哀弔中山先生」文中,稱孫是「中國平民的導師」;蔡孝乾則認為孫雖死,但他的精神未死,有四萬萬民眾繼續推動他未完成遺願等,形塑孫中山的形象。

經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的傳播,日據時期連左傾的台人也認同孫的形象及主張。國民政府成立後,在國民黨內部及「台灣文化協會」都分裂為左右兩派。文化協會雖遭殖民當局取締而沉寂,但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擁護三民主義、為孫中山的繼承人等訊息,隨著北伐的腳步,不斷出現在《臺灣日日新報》,日後影響著台人投向蔣所領導的抗日民族運動。

 

(作者係國父紀念館退休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