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肩負改革重任|劉海潮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大陸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來統籌協調未來的各項改革。其實,單看改革二字並無新意,但大陸在改革之前冠以「全面深化」,並且還成立一個新機構來推進改革,就頗具深意。大陸為何要成立該機構,該機構有哪些基本職權,未來又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這些問題不應只是熱點時政新聞報導,而是值得我們去認真探討。


成立新機構勢在必行

  自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就先後成立過不少領導小組來推進改革,諸如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領導小組、中央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等。根據「歸口管理」原則,這些改革領導小組分別由所在「口」的負責人加以管理,採取「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管理方式。誠然,這對於防止各「口」越權錯位具有積極作用,但也導致這些領導小組只能侷限某單一領域,缺乏全局性的統籌協調能力。可見,這種「歸口管理」下的改革領導小組已經難以滿足大陸全面深化推進改革的現實需要。

  目前,大陸的經濟和社會改革進入了關鍵時期,行政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金融體制改革以及住房、醫療、教育、戶籍等民生領域的改革都面臨前所未有的阻力。在現實中,這些阻力主要包括:以權貴利益群體、壟斷利益群體和地產資源利益群體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對改革的阻礙明顯加大;官員腐敗、公款消費等體制機制性問題越加突出;一些改革互相不關聯、不配套,缺乏系統性和協調性;某些改革的具體措施還存在社會分歧等。事實上,上述阻力無一不是改革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在原有改革領導小組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的情況下,就必須要成立一個涉及面更廣、統籌層次更高、權力許可權更大的領導小組來推進各項改革事業。在2013年「兩會」前後,吳敬璉等學者就直言,應該建立一個中央直接領導的工作班子專司推進改革。


領導小組具有特殊性

  以「全面深化改革」命名領導小組極具特殊性,不僅說明大陸的各項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階段,也體現了中共對社會各界期待改革的積極回應。根據會議公報的具體表述,結合目前媒體和學界對該領導小組基本架構、組成人員、主要職能等方面的分析,該領導小組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需要對改革的全面展開負責。首先,改革內容具有全面性。該領導小組則不僅要統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五位一體』改革」,而且還要涉及黨建、軍隊等領域的改革,這意味著該領導小組將要統籌負責多個領域改革設計。會議公報提到的17個方面的改革中,有14項屬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且大多數與經濟體制改革有關,可見該領導小組所需負責的改革領域之廣。其次,人員組成具有廣泛性。該領導小組的組成人員將來自於各主要改革領域,而不再侷限某一具體部門。基於不同改革任務的需要,將會主要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黨政領導機構。再次,機構設置具有層次性。該領導小組將是一個實體性部門,涉及縱橫兩個層面的機構設置。從中央層面看,該領導小組將包括領導機構及其秘書處,領導機構將隸屬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主要負責重大改革事項的統籌協調和方案設計;而秘書處則需維持該機構的日常運作,並推動「頂層設計」的政策真正落實。

  從地方層面看,會議公報要求「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這意味著各級地方黨委也將成立相應級別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例如北京市在會議公報發布後不久就表示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抓好本市重大改革措施的組織實施。

  其二,需要對改革的深入推進負責。面對各類阻礙改革的「硬骨頭」,該領導小組只有下大功夫才可能解決。首先,級別高。該領導小組組長很可能由中共最高領導人擔任,或者至少由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排名靠前的成員擔任。而副組長也將由負責經濟領域改革的官員擔任,如部分中共政治局常委成員和國務院副總理等,其他組成人員級別至少應屬於正部級,否則就難以統籌協調不同領域的重大改革事項。

  其次,存在久。改革非一朝一夕之事,越是阻力大就越需要打持久戰。面對各項改革難題,該領導小組將會長期存在,起碼將會存續到2020年,也就是「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之前是不會被撤銷的。再次,權力大。一方面,該領導小組應有直接協調溝通中央各黨政機關的許可權,如基於某一特定改革任務,該領導小組可以召集國務院各部委的相關負責人、中共中央主管組織人事、宣傳等方面的人員,在特定時間以集體會議的形式凝聚改革共識。另一方面,該領導小組的權力地位將高於中共此前成立的相關改革領導小組,從而有助於改革的深入發展。


小組將肩負改革重任

  此次三中全會將為大陸勾畫出未來近10年的改革方向和規畫藍圖,這一系列重大戰略布署離不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總體設計、協調推進和監督落實。儘管目前新一輪改革的大幕尚未拉開,但領導小組必將肩負重大的改革責任。

  一是主導重大改革設計。如何設計改革方案?首先,該領導小組不能目光過於狹窄,而是應從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來思考改革事項,這樣就不會因短期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其次,設計改革方案不能僅滿足小集團利益,而是要全面考慮到普通公眾利益需要,比如在教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上,要想真正解決「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就要將改革方案設計與絕大多數的公眾利益聯繫起來,從而才能將改革落到實處。

  二是推進重大改革事項。在改革方案設計形成之後,該領導小組首先要考慮的是此項改革是否需要先進行試點。鑒於重大改革的複雜性,大陸的一貫做法是先在一些地區進行試點改革,總結成功經驗後才會全面鋪開。在此基礎上,該領導小組還要設定改革的進度時間表,要能從宏觀上把握改革的總體進度;同時,還要把具體改革任務分解,並交辦各職能部門按照時間進度予以落實。

  三是協調各方改革力量。在改革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難題,該領導小組首要責任是督促各部門深入推進改革,防止其在改革中出現相互扯皮的現象,更不能讓改革方案流於形式。同時,由於一些重大改革事項具有明顯的關聯性,就要求該領導小組督促各部門形成改革合力,增強改革的協同性,尤其是要防止少數部門拖改革後腿的現象發生。

  四是監督落實改革任務。從中共改革的歷史經驗看,強化監督有助於確保改革實效。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分稅制後,為確保稅制改革的成功,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親自與18個省的負責人分別協調稅制改革情況,最終分稅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面對多個領域和不同層次的改革任務,該領導小組需要強化對改革事項的督促檢查,對此有學者建議可以在該領導小組之下成立一個「督導組」,專門負責到地方督促改革政策的執行工作。

  總之,儘管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尚未正式組建,但鑒於大陸各項改革任務的複雜性和艱鉅性,中共專門成立一個位高權重的領導機構負責各項改革任務,反映了其推進各項改革的魄力和決心。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