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馬英九選後三事|歐陽健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國民黨慘敗的第五天,馬英九說:「我的字典裡沒有看守,沒有懈怠這個詞,一定會全力以赴做到5月20日為止。」

從那以後,馬英九做了三件大事,都算得上可圈可點。

第一件是視察太平島。

1月28日,馬英九乘專機往南沙太平島視察,闡述登島目的有四:1、春節到來前慰問駐島人員;2、發表「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3、說明推動太平島和平用途;4、澄清太平島法律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平島的國際法地位,表示太平島有足以「維持人類居住及其本身經濟生活」,絕非岩礁,而是島嶼,完全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第121條的「島嶼」定義,因而除「領海」之外,有權提出專屬經濟區與大陸礁層主張。至於國際社會有人質疑,可能是因為從未到實地瞭解,歡迎他們到太平島瞭解事實真相。

馬英九之登太平島,宣示主權意味濃厚,與不以南海為中國固有領土的台獨勢力判然有,故在贏得多數民眾贊許的同時,也受到綠營人士的抨擊。《自由時報》社論挖苦「屬形式大於實質,容或有作秀的短暫效應,卻未必足以帶來長久而有利台灣的實質績效,反而由於馬英九與中國的唱和,最終導致傷害台灣」,但也不得不承認此行有「向國際社會傳達,我國事實上領有這一南沙最大的島礁,包括美國及海牙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等相關各方,在尋求解決南海爭端的對話過程,不能對台灣的權益及主張充耳不聞」的效果,唯擔心會招來美國政府的「失望」。

第二件是台南救災。

2月6日3時57分,高雄發生6.7級地震,馬英九清晨6時親赴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瞭解災害情況,8時左右搭空軍一號南下,赴台南災害應變中心聽取災情簡報,並至成大醫院探視震災傷者,並安排1,200個床位,來協助救出的災民;馬英九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是救人,中央與地方絕對會全力合作。

馬英九第一時間南下之舉,固然也遭到質疑,有人甚至批評「擾民」、「妨害救災」,而台南市長賴清德卻在臉書上表示:「0206大地震發生後的當天上午,馬英九總統搭乘專機抵達台南,並在台南的災害應變衷心瞭解災情。之後又再度南下,關心台南搶救進度,並對台南鄉親表達慰問。在此,我謹代表台南市民,感謝馬總統在地震當天即指示中央各部會,全力投入救災,強化了災區的搜救能量。」許多賴清德粉絲也紛紛留言,多數表示肯定馬英九。

第三件是授予「保台英雄紀念章」。

1月27日,馬英九向48名國軍將士代表頒贈「中華民國保衛台灣紀念章」,有資格獲頒者超過1.2萬人。馬英九在致詞中表示,國軍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光復台灣、保衛台灣,「沒有光復台灣,我們沒有今天;同樣地,沒有保衛台灣,我們也沒有今天」。繼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章後,軍方又向參與1949年之後與解放軍作戰的官兵發放「保衛台灣紀念章」。所謂「保衛台灣」,指的是1949年「古寧頭大捷」以來,「讓共軍不敢再輕易嘗試大型渡海作戰,為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地區的生存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有人認為,馬英九「保衛台灣」這種不友善的說法,凸顯了對抗大陸的意味,展示出台灣當局的冷戰思維,不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氣氛。殊不知「馬習會」時,馬英九致辭中就有「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的提法,以為「兩岸目前已不再處於過去的衝突對立,雙方應持續降低敵對狀態,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那麼,為何又有重獎「內戰英雄」之舉呢?

從消極方面,可以理解成要洗刷綠營加的「賣台」惡名;而從積極方面,則是宣示兩岸仍處於內戰狀態。大陸方面一直以國民黨為和平統一的談判對象,但很少有人想到《國民黨黨章》總綱的第二條,依舊赫然寫著:「本黨結合全國及海外信仰三民主義之同胞為黨員,恪遵總理總裁與蔣故主席經國先生之遺教,團結全民,復興中華文化,實行民主憲政,反對共產主義,反對分裂國土,共同為中華民族之整體利益而奮鬥。」國共兩黨既為宿敵,又要捍衛國家統一,就必須為至今尚未宣布結束的內戰做好善後。

67年前的古寧頭戰役,難道真的是老英雄熊震球一枚砲彈的緣故?若不是毛澤東與蔣介石心照不宣,挫敗美國「劃峽而治」的陰謀,區區金門還會掌握在國軍手裡?如今民進黨雖將全面執政,但它不是內戰的一方,幾乎不可能承擔善後的重任,這就為國民黨尋到用武之地埋下伏筆。國民黨固然2016大選敗得很慘,但在最後關口確保了對「九二共識」的遵守,突出了與民進黨的不同。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馬英九選後三事,一對外,二對內,三對兩岸,皆有深意存焉,在在證明他非庸凡之輩。

 

(作者係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