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經過1,028天的引渡程序,加拿大法官免除了孟晚舟的所有保釋條件,允許孟自由離開加拿大。孟晚舟隨即搭上中國民航班機,於9月25日傍晚抵達深圳。
「押人取供」是政治事件
2018年12月1日,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溫哥華機場轉機時,被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官員拘留審問,審問持續了三個小時。加拿大皇家騎警隨後根據美國的臨時引渡請求逮捕了孟晚舟,罪名是詐欺和陰謀實施詐欺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12月10日,中國政府逮捕了兩名加拿大人康明凱和斯帕弗;加拿大政府指控這是中國政府對孟晚舟事件的報復。12月11日,孟晚舟獲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准許保釋,但不得離境。
2019年1月28日,美國檢察長、商務部、國土安全部及聯邦調查局共同宣布正式要求引渡孟晚舟,並以23項罪名起訴華為。2020年5月27日,加拿大法院判決引渡案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將繼續審理。2021年8月18日,加拿大方面進行了司法聽證會,美國檢方代表仍沒就滙豐知道華為會與伊朗交易的情況提供辯解,法官確定最終宣判延期至10月21日。
孟晚舟對多項指控不認罪
2021年9月24日(北京時間9月25日凌晨),美國司法部與孟晚舟達成延期起訴協議。根據美國司法部公布的協議聲明,孟晚舟承認曾就華為在伊朗的業務誤導銀行,但視頻庭審中,遠在加拿大的孟晚舟對多項詐欺指控表示不認罪。加拿大司法部隨後發布正式聲明,鑑於美方已撤銷對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加方無理由繼續引渡程序,就此結束了1,028天的引渡程序,法官允許孟晚舟自由離開加拿大。中國隨後釋放了兩名加拿大人。
「緩起訴協議」(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 DPA)指的是一種近似「不起訴協議」(Non-Prosecution Agreement, NPA)的暫緩裁決(adjudication withheld),以被告同意滿足某些條件來換取檢察官的赦免。在緩起訴協議和不起訴協議的期間,執法機關或監管機構通常會指派一位獨立的監察員,隨時監督和審查涉案企業遵守協議、改變經營方式及制定或完善合規機制的情況,並向執法機關或監管機構做出定期匯報。就孟晚舟事件而言,孟已回到大陸,在2022年底前根本沒有被監督的可能,緩起訴其實就等於不起訴,美國只是為保留面子而不說不起訴。
9月27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莎琪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撤銷對孟晚舟的訴訟是美國司法部做出的決定,這是一個法律問題,對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沒有影響。莎琪還堅稱中國釋放康明凱、斯帕弗,與加拿大釋放孟晚舟無關,但時機巧合,很難不讓人有聯想。
拜習通話使整起事件落幕
美國華府白宮每次迎來新主人,外界就會開始觀察他與外國領袖通話的先後次序,從中了解新總統的外交政策。9月10日上午,習近平應拜登之邀與他通電話。據報導,習近平在電話裡說,中美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看法,關鍵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建設性方式妥善管控和處理問題。二人談到孟晚舟事件及兩個加拿大人案,同意和平解決這個問題,但沒有就此問題做進一步的談判。
其實,中美雙方官員曾就孟晚舟事件接觸過,但一直「沒有成果」,據說拜登對此深表不滿。在習、拜通話後,中美雙方官員討價還價,最後談出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公民不會成為犧牲品
總之,孟晚舟事件是中美兩國的博弈。美國將華為視為中國崛起的縮影,拘押孟晚舟主要是為了打壓華為,打擊中國高科技產業,甚至還威脅其他國家配合,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當然最後也必須以政治方式解決。不過,釋放孟晚舟並不等於美國會放過華為。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在必要時,將對華為採取進一步行動。而且,華為於2019年5月已被列入美國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該名單是美國號稱要用來保護其國家安全的工具。
加拿大法院從頭到尾都沒有審理孟晚舟案的實體爭議,而是看孟是否適用美、加之間的引渡協議。這是美國濫用司法手段,想逼使中國坐上談判桌。川普總統當時就說過,若北京願意進行貿易談判,他就可以撤銷對孟晚舟的起訴。
不過,孟晚舟事件的結果證明,中國政府絕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脅迫和濫用司法手段,也絕不會允許中國公民成為別國政治迫害的犧牲品。
(作者係本刊主筆、國防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